标题 |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
范文 | 章亚兰 【摘 要】高校艺体类专业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如何提高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分析艺体生的特点和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提高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艺体生;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6-0136-02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批具备条件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逐渐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地方应用型高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为了满足和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学生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知识,还要学好公共文化课,尤其是大学英语显得十分重要。高校艺体类专业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学习能力,却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尤其是英语水平,普遍比较薄弱,因此,如何激发艺体生英语学习的热情,提高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本文在分析艺体生的特点和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提高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高校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兴趣低下,学习动力不足。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对艺体类学生的文化课分数要求不高,中学阶段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艺体专业课的学习和训练上,忽视了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造成多数艺体生高考英语成绩较低。笔者对本校艺体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统计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达到90分以上,多数学生的高考英语分数在50分左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甚至是零基础,音标不会读,单词不会拼,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初中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技能都很薄弱。进入大学后,绝大部分的艺体类学生认为自己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运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忽视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动力不足。此外,多数艺体生学习能力弱、学习习惯差、自控能力差,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打瞌睡、交头接耳、迟到、旷课现象严重。 (二)教材选用不恰当。目前,国内针对艺体生的大学英语教材比较少,大多数高校艺体专业采用的仍然是和其他专业相同的教材,对于基础薄弱的艺体生来说,这些教材内容偏深、容量偏大,让他们无从下手,而且,教材中文章涉及的内容与各艺体类专业内容关联较少,致使艺体生的学习动机不足、兴趣不高。 (三)教學目标不清晰、教学方式单一。由于艺体类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使教学过程显得很艰难,许多教师教学热情受挫,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也没有专门对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更没有找到适合艺体类学生英语教学的好方法。部分教师对艺体生的英语学习认知目标定位过高,导致了英语基础较差的艺体生根本无法完成高要求的知识教学目标。此外,目前,艺体英语教学方法总体上比较单一,据调查,绝大多数的课堂上采取的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不利于激发艺体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体现学生学习的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教学管理不合理。首先,多数高校大学英语的周课时为四个学时,对于艺体生来说,想要弥补中学阶段的英语基础知识,又要掌握大学课堂中的新知识,课时不太够。第二,班级人数过多,很多学校采用大班教学,班级人数在六十人以上,有的班级甚至多达100人,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发言机会以及师生互动的次数,影响教学效果。第三,由于艺体生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其英语水平客观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多数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虽然针对艺体生进行了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分类教学,但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艺体生开设与其英语水平相当的课程,对他们进行分级教学。 二、应用型高校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讨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激发艺体生英语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摒弃传统沉闷单一的教学方法,融入灵活多样、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采用pair work, group discussion, role-play, debate, case study等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和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另外,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音频、视频资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艺体类学生个性活泼、思维灵活、创意新奇、动手能力强,教师课后可布置个性化的作业,如:利用课文内容编排戏剧并在课堂上演出或拍成微电影,利用趣配音等app做英文电影的配音,播报体育新闻、解说体育赛事的某个精彩片段等,以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针对艺体类学生,可以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增加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注重艺体类大学英语的教材建设。《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在选择教材内容时不仅要考虑教育目标的要求,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走向社会后的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职业特点的需要。”[1]目前大部分高校艺体类专业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对艺体生来说,难度偏大,内容和他们专业基本不相关。因此,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应根据艺体生的特点、英语水平和应用需求,加强适合艺体生的大学英语教材的开发和建设,为他们选用恰当的教材,教材内容既要符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又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可涉及美术、设计、动漫、音乐、舞蹈、体育等和艺体相关的素材,课文表达要贴近学生的日常需求,难度要适中,要做到把与专业的结合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三)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语言学家克拉申的“i+1”语言输入假说理论指出,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 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的定义为i+1,只有当语言输入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才能对学习者产生积极作用,习得者才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信心,才可以获得最大量的语言信息和技能;如果语言输入远远高出习得者的现有语言水平时,习得者就会感觉太困难而丧失学习的信心,无法实现语言习得机制的内化,从而失去了意义[2]。艺体生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英语水平层次不齐,高校应在入学时组织摸底考试,并结合他们的高考成绩,实行分级教学,在教材的选用,教学进度的制定,考核标准等方面都有所区别,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学校还应尽量控制班级规模,实现小班教学,使每位同学在课堂上有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这样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的是终结性评价,即以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有的高校即使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形成性评价所占比例较低,造成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很用功,但由于基础太弱,考试成绩依然不是很理想,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热情。针对艺体生,高校应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包含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等,从“教”和“学”的角度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观察和记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此外,评价方式也可多样化,如:口试、开卷、考查等。 (五)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教学。教师在语言、心理和空间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对师生之间心理关系有正确的处理、调节、引导和控制,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愉悦、积极的情感體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融洽的富于情感的教育环境,促进教与学的良性循环。首先,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其次,对于学生的问题回答以及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应尽量多给予正面的评价,使学生逐步恢复英语学习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再则,课堂上要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紧张情绪和减少抵触感,引导他们自愿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3]。最后,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对于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课后要加强和他们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学习动态,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教学相长。 三、结语 艺体类学生的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一个重要体现和指征[4]。随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办学的不断深入,英语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艺体类学生应该重视起英语学习,同时教育者也应当重视起对这类学生的英语教学研究。目前,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通力合作,结合艺体生的鲜明特点,不断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水平艺体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张弓.高校艺体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与教改措施[J].成功(教育版),2013,(20):14-15. [3]房彦.艺体类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探讨[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7):165-166. [4]吴娟.普通高校艺体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初探[J].蚌埠学院学报,2013,(5):85-8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