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视域下的《都挺好》 |
范文 | 汤雪 【摘 要】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良心力作,《都挺好》以细腻的影像叙事直指现实生活,通过塑造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出创作者为时代立言的创作之思,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本文通过引用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力图从社会性别、童年记忆、男权意识和女性主体建构等方面对电视剧《都挺好》进行探讨,希望对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影像叙事、人物形象塑造和视觉传达提出思考。 【关键词】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影像叙事;人物形象;《都挺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4-0068-02 《都挺好》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以真实的叙事载体和细腻的情感内核再次撬动观众的心弦,引发热议,而剧中几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是获得人们的高度评价,带来极为轰动的传播效应。鉴于此,本文借鉴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对电视剧《都挺好》的影像叙事、视觉传达以及人物形象设置等进行探讨,并从社会性别与文化生成、童年记忆与原生家庭、男权意识的消解和女性主体形象的建构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社会性别与文化生成 除夕夜,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苏大强和满脸泪痕的女儿苏明玉在老宅巷子里的强烈情感释放,为电视剧《都挺好》画上完美的句号,与此同时,引发了人们的深思。这是来自江苏一个普通家庭的编年体故事,刚开始就扣人心弦,远在美国旧金山的大哥苏明哲接到一通电话,让原本平静的开场瞬间暗潮涌动,母亲的突然离世,大哥被召回国,妹妹苏明玉接机时两人谈话的冷淡,回到二哥家,兄妹三人以及苏父关系的冷漠,注定了叙事内容的不平凡。 紧接着,通过倒叙和插叙的讲述方式,以及人物的种种行为动机,这个家庭逐渐爆发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强势的母亲、懦弱的父亲、不断爭吵的兄妹、被亲情绑架的亲戚、父母强大的虚荣心等陆续展现在观众眼前,通过影像叙事和人物关系的串联,以一个原生家庭为原点,暴露出了重男轻女、赡养老人、啃老问题、男女性别意识、社会阶层以及城乡差异性等社会热点议题,并随着一个个人物的精彩登场,将一个支离破碎的原生家庭,逐渐引向矛盾冲突的至高点,从而最终走向和解。而这其中,最直观的便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两大阵营支撑着剧情的进展,由此笔者借用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学说的理论,探析电视剧《都挺好》影像叙事在特定的文化生成环境中独到的社会性别意识。 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又称“心理女性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是新时代女性主义与心理学学科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女性主义主动寻求与精神心理学的调解,一方面以朱丽叶·米切尔与戈尔·卢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流派,另一方面以罗西·丁内斯坦与南西·乔多罗为代表的对象关系流派,在女权运动基础上,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运用,结合女性主义,将精神分析理论和女性主义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社会性别批评理论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学说。 “女性个体是在具体的历史时段中,在某种社会文化支配性观念的作用下,在社会和文学两类文本中被建构而成的。”①诚然,受传统父权制文化的影响,男性权力的绝对性造成女性主体地位和话语的缺失,女权运动大力提倡女性要摆脱束缚,争得权力平等和自由。在社会意识形态的调配下,精神分析女性主义从社会文化的宏观角度,对女性性别建构做出新的阐释。 电视剧《都挺好》中一方是以妹妹苏明玉、大嫂吴非、二嫂朱丽为代表的女性形象,另一方是以父亲苏大强、大哥苏明哲、二哥苏明成为代表的男性形象,比较而言,剧中人物的种种言行举止充分体现着女性阵营对男性阵营的强势碾压,男性一方往往是问题的制造者,而女性一方则承担着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这两种气质人格的描绘,从疏离走向合一,更加凸显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社会性别关系中女性人格的逐步完善。在新型社会契约关系下的性别意识不同从前,《都挺好》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进行讨论,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对父权制文化进行了有力的实践冲击。 二、童年记忆与原生家庭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曾反复提出,童年记忆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力,并从儿童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结合生理结构和意识层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诚如弗洛伊德对儿童心理状态的解析,电视剧《都挺好》一切矛盾的根源皆来自于童年的记忆,以及由此催生出来的原生家庭的创伤。 强势干练的母亲、窝囊懦弱的父亲,一改传统的父权制社会中父母关系“男强女弱”的模式,电视剧《都挺好》中苏父苏母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父母相处模式,如此性别地位的不平衡,再加之社会背景的影响,直接造成苏家原生家庭的扭曲。大哥苏明哲只知道学习,毫不过问家事;二哥苏明成无所事事,成为了啃老巨婴;妹妹苏明玉童年缺乏关爱,造成她极端和决绝的性格,苏家宅院的生活让她不堪重负,对家庭的失望造成母女以及兄妹关系的决裂。如此等等,都归源于童年记忆里那份缺失的关爱,即为原生家庭的创伤。 众所周知,影视剧中一切人物的行为动机都是有机相连的,或是童年记忆的创伤,或是社会时代的影响,或是文化知识的渗透,都会对人物的心理造成影响。“人性绝不是某种存在于我们所有人的身上只是有待于发现和认识的东西,而是通过选择活动被创造和不断地在创造的东西,它内在的就是多元的多样的,而不是统一的或普遍的。”②电视剧《都挺好》着力打造的苏明玉这个人物形象,其基于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主体生成蕴含着女性个体自由和主体平等,这是该剧的闪光点。而如此的人物设置,其根本无外乎是那些曾经的创伤和记忆的集合点,与此同时,这些所谓的童年记忆和原生家庭之痛,也为主人公的种种行为动机提供了合理性和审美同情。 三、男权意识消解与女性主体形象建构 “在今天,群体不具有任何意义——世界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个体才具有全部意义。但这意义是绝对无意识的。一个人不知道行动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推动他前进。人类心灵的意识区和无意识区之间的联系全部切断,于是我们被分裂成两个人。”③基于无意识的情绪,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人物行动的基础,主我在自我意识的觉醒后,在强大的社会契约下,呈现出社会关系中不同性别模式建构。 电视剧《都挺好》在时代主流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集结了具有男性气质的几位人物形象作为无意识层面上的行为动机均各具特色,同时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人格缺陷。一直以来,父亲在女性主体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父亲角色往往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味。然而,该剧中父亲苏大强自私自利、无理取闹、胆小怕事又极好面子,将目光聚焦到这位特殊的父亲身上,他足以充分代表男权意识的消解。除此之外,大哥苏明哲老好人般的软弱无力,二哥苏明成一味啃老的无能,均为剧中男权意识的表达助力。特别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大哥失业、二哥离婚、父亲被骗,这些男性形象使得传统文化观念中的父权体系土崩瓦解,以全新的影像敘事,将现实生活的悲剧展现出来。可以说,如此的人物形象设置不同程度上消解了一直以来男权社会的内在张力,为剧中女性本位的提升提供了合理性和正义性。 故而,男权意识的消解为女性主体建构让位。苏明玉作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从小就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在家庭生活中她经历着悲惨遭遇。然而,她又是社会上的女强人。这一强一弱的对抗让苏明玉这个人物形象充实饱满,其社会强者的身份力压家庭弱者的功能,辅助以苏父、大哥、二哥懦弱无能人格和石天冬付出型人格的包裹,她无意识行为动机里充满着现实影像内容叙事的动力。所以当她开始复仇时,观众早已窥探到人物内心精神世界的波澜壮阔,从而得到了充分的精神上的快感。 可以说,苏明玉这个人物身份设置是通过男性形象的对比和附庸而获得解放,并得到女性身份的认同。诚然,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进步,原本处于边缘化地位的女性逐渐走向核心,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提到关于女性自我欲望的表达和确认。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就是经历着自我欲望的确认,历尽痛苦,逃避困境,慢慢得到身份认同,最终完成女性主体建构。 “弗洛伊德将艺术看作一种白日梦,如同梦的工作是对潜意识本能欲望的乔装打扮一样,艺术创作也是将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变成可供别人欣赏的艺术作品。”④可以说,艺术创作是造梦,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而影视剧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往往是压抑的内心活动外在无意识的显现。电视剧《都挺好》人物关系设置方面父母关系的畸形,从小缺乏家庭关爱,使苏明玉在性格养成方面存在缺陷,从孩子到成人转变过程中,她自己承担着一切,造成其潜意识层面里已经形成思维定式,而从更深层来说,她已经自觉形成刚烈、决绝而又渴望被爱的形象而存在的无意识。 “只有逐渐认识到在相同中存在差异,自我身份可能包含着多种认同,而他者身份也可能是自我身份的一部分,才有可能超脱僵死的自我与他者、主观与客观的束缚。”⑤可以说,电视剧《都挺好》成功塑造苏明玉这一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在其女性身份认同和女性主体的建构过程中,传递着视觉快感和影像叙事的张力,而这也是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造中最为重要的一面。 总而言之,随着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热情的涌动,《都挺好》突出重围,以原生家庭为情感内核,通过塑造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以细腻的情感处理牵扯出一系列的社会热点议题,同时还裹挟着家庭企业存亡以及个人职业奋斗史,以真实的影像叙事直面惨淡的社会人生和现实矛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通过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电视剧《都挺好》为研究文本,对社会性别关系构建中女性主体地位的确立和重构进行探析,意欲探究现实题材影视创作的女性心理,引发对女性形象关注的思考。 注释: ①王晓路.性属/社会性别[J].外国文学,2005(1). ②约翰·格雷.柏林[M].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21). ③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397. ④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0. ⑤Lila Abu-Lughod. Can There Be a Feminist Ethnography[J]. Women and Performance,1990,vol.5(1):7-27.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3]王保中.欲望际: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