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 |
范文 | 杨田甜 【摘 要】《911事件簿》是一部由11个不同国家的导演执导的思想深刻、视角多元的集锦电影,其中波黑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的短片叙事平缓婉转,感情细腻动人,本文将从人物设定和视听语言两个方面对短片文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911事件簿;波黑;丹尼斯·塔诺维奇;人物设定;视听语言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2-0070-02 2001年9月11日9时59分,纽约世贸大厦在遭受了被劫客机的撞击后开始崩塌,随之崩塌的还有无数的人心,全世界似乎从这一天起都笼罩在了恐怖主义的阴霾之下。“法国制片人亚伦·布勒冈第二天便敏感地意识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遂萌生出拍摄一部反映这一事件影片的想法” [1]。于是他邀请了11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导演,请他们分别拍摄了时长为11分09秒01帧的短片抒发自己对911事件的看法,并“很少对影片的内容进行过问和删减”[2],最终使得《911事件簿》这场世界电影圈的民主对话得以诞生。笔者将重点分析波黑导演丹尼斯·塔诺维奇的短片,这部短片叙事平缓婉转,感情细腻動人,是一部优秀的短片。 短片的背景设立在斯雷布雷尼察惨案过去6年后的9月11日,这一天既是主人公亲人的遇难纪念日,又是911惨案的发生日,世界上的悲剧仿佛并没有停止。从1991年开始,苏联解体,南斯拉夫解体,波黑是南斯拉夫的成员国之一,国内的三个民族——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简称塞族)、信仰天主教的克罗地亚族(简称克族)和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族(简称穆族)——就“是否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于是从1992年4月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波黑内战。导演塔诺维奇也因战争的爆发被迫停止了学业,并亲历了战争的残酷。1995年7月11日,当战争已接近尾声时,在联合国规定的 “安全区”斯雷布雷尼察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塞族士兵无视联合国的规定,在维和部队的眼皮底下枪杀了8000多名穆族男子。波黑内战结束后,波黑穆斯林失踪人口委员会在斯雷布雷尼察发现许多埋尸坑,并掘出数千具尸体,但波黑政府一直否认大屠杀的发生,直到2004年6月才首次承认。 与肯·洛奇导演用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结合真实而具有视觉冲击的历史影像为观众直观地呈现智利911惨案的不同,导演塔诺维奇将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灾难过后留下的满目疮痍,大屠杀虽过去了6年,但留在人们心中的伤口却没有结痂。导演为短片设置了两个主人公,女主塞尔玛和男主奈迪姆。塞尔玛在大屠杀中失去了兄弟和父母,她的形象如同一个战士,礼堂的广播里播着911的报道,一个妇女对塞尔玛说:“坐下,今天不去了。”她站起来坚定地回答:“就是这样才要去,为了我们,也为了他们。”而她坚持游行抗议的不是塞族,而是暴力本身,她不光为了哀悼自己逝去的亲人,也为了其他受难的人们;奈迪姆是一个乐于助人、幽默乐观的男性形象,他虽双腿截肢只能靠轮椅行走,但仍然热心助人,也是他在塞尔玛犹豫不决时支持引领她去游行,两个主要角色的设定似乎是导演为了有力回击女主室友的悲观抱怨——“男人们都不能上战场了,女人能干什么呢?什么也干不了”,导演想要告诉人们,这里的男人就算失去双腿,女人就算失去了男人,他们的勇气还在,信念还在,这是任何苦难都磨灭不了的,如导演在采访中所说“触动我的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然后才是同情,悲伤的感觉。”[3] 短片按剧情发展可以被分为三个段落——失眠、游行前的准备、集会与游行,下面笔者将从场面调度与剪辑、光与色、音响与配乐三个方面对短片进行简要分析。 一、场面调度与剪辑 短片中多采用了中近景和特写等较小的景别,使观众与片中人物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影片的剪辑节奏较慢,这种慢节奏从开篇的“失眠”段落开始就有很明显的体现。导演重复对钟表、女人的面部与半身和照片之间进行重复蒙太奇,并且使每个镜头停留的时间都较长,在这样的小景别和缓慢节奏之下使观众能够看清钟表上的时间,观察到女人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使观众就如和女人一同亲身感受着失眠的痛苦一般。 在这个段落中,闹钟的特写镜头一共出现了四次,导演通过闹钟为观众着重展示了四个清晰的时间点——10日11:37、10日11:59、11日0:00、11日5:20,四个时间点的间隔分别是几十分钟、几十秒和几小时,这使得这一段落包涵了一种内在的节奏,也将失眠的过程分成了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感情和情绪也是层层递进的,由女人看天花板的倒影到看照片,再到看红色头巾,随着叠化转场,情绪在凌晨达到高潮。女人起床后来到室外的镜头是一个大全景,女人的形单影只与空旷无人的山林、奔流不止的瀑布形成对比,更加凸显了女人的孤独。第一个段落很好地为之后的剧情展开积累了哀伤的情绪并设置了悬念——女人的身份是什么?她为什么失眠?照片上的人怎么了?插入镜头中出现的男人是谁?和她是什么关系? 短片的第二个段落主要由三人相互之间的对话组成,逐步对第一段落提出的疑问做出解答。在男主纳迪姆与塞尔玛室友的对话场景中,画面是从特写逐步过渡到全景的,双腿残疾的奈迪姆的形象是渐渐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这样的安排使得男主乐于助人、幽默乐观的话语形象的建立先于他身体残疾的视觉形象的建立,二者对比更凸显了他的坚强。室友进屋后,与塞尔玛从卧室到厨房进行了两场对话,在连续的三个双人镜头中,塞尔玛始终占据着画面的前景,而室友在画面的后景,这暗示着两人力量的悬殊,这个力量指人物内心对抗现实的力量,因为从对话得知室友对于现实是持悲观态度的,她抱怨“游行是没用的,没有人会听她们的”,而女主虽然不愿打开象征着家的行李,但对于当下的游行是秉持坚定态度的。 在最后一个“集会与游行”段落中,导演先是用了三个礼堂内景的中近景镜头作为情绪铺垫,紧接着切入了一个广角镜头,将屋内的全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这个镜头里,画面右后景的窗户洒入柔和的光线如圣光一般,画面的前景满屋带着头巾的女人们安静地坐着,聆听着广播里传来的911噩耗,画面左后景的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照片和剪报,一个高高在上犹如俯瞰众生的篮球筐孤零零地挂在墙上,整个场景宛如教堂般肃穆,接着导演加快了剪辑的速度,用一系列妇女面部、手部的特写与中近景进行蒙太奇,广播与这些蒙太奇画面形成了声画对立,产生了一种辛酸的讽刺感,今天本来是她们亲人的纪念日,她们的精神与身体本已受尽苦难的折磨不堪重负了,但是命运还要让她们在这一天哀悼他人的不幸,更加衬托出了妇女们命运的悲惨。 当她们来到街上游行后,导演依然是先用三个较小景别的镜头,再用了一个全景镜头来展现游行的神圣肃穆,同时这也是一个几乎固定拍摄的长镜头,长长的游行队伍从左后景,走到右前景,横幅上的名字逐渐清晰,一块横幅代表一条逝去的生命,这无声的游行比任何有声的抗议更加让人感到沉痛,最后画面淡出,短片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中结束了。 二、光与色 短片的色调偏冷,整体光线偏暗,这给整部影片奠定了伤感压抑的阴郁基调。片中唯一鲜艳的颜色是塞尔玛的红色头巾和绿色长裙,红色是暖色,象征着生命的热情,绿色是冷色,象征着忧郁,红绿撞色,也许暗示着在这一天她将要面对的抉择。影片中大部分场景的光线较平,使影片的现实感很强,但在一些场景中导演也积极地运用着光影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在“失眠”的段落中,女主的脸一半被阴影吞噬,一半被月光照亮,黑白对比,暗示着塞尔玛内心的分裂与痛苦;在塞尔玛家人的合影被一道阴影分割的镜头中,暗示着她的家人可能遭遇了不测,她的失眠与家人有关;在纱巾和合影照片的叠化转场中,纱巾的红色笼罩在照片与闹钟之上,合影上的人们和象征着时间的闹钟都浸染在一片血色之中,暗示着生命的逝去与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塞尔玛内心的痛苦;最后“集会与游行”的段落中,当塞尔玛走出礼堂,斜倚在门边犹豫着是否去游行时,她的身体一半在室内的阴影处,一半被室外的光照亮,她再一次置身于黑暗与光明的交界处,内心充满矛盾,对游行产生了动摇,而此时奈迪姆出现在门口的光明处,如光明的使者一般牵引着塞尔玛走一条“正确”的路——坚持游行。 三、音响与配乐 短片的音响效果最出彩的运用是在第一个“失眠”的段落中,這一段落中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是音响是贯穿始终的,场景从室内转换到室外,音响持续发挥着渲染氛围的作用。在室内,声音主要是钟表的滴答声和从室外传入的水声,这两种声音都属于有规律的“白噪音”,是一种有助于睡眠的“噪音”,能以动衬静突出环境的安静,而环境的安静恰恰反衬出了塞尔玛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在室外,隆隆的瀑布声是唯一的声源,塞尔玛来到瀑布边坐下,此时插入了一个奈迪姆望向窗外的特写镜头,这样的剪辑很容易让观众以为纳迪姆是在看着塞尔玛,但从之后奈迪姆与塞尔玛室友的对话中可知,他并不是在看着塞尔玛,也并不在瀑布附近,而这个镜头中瀑布声没有中断甚至是减弱,导演也许是想暗示观众瀑布声是塞尔玛和奈迪姆内心声音的一种外化,他们的内心有如瀑布般奔涌不息的信念。 导演对配乐的运用十分克制,仅在两处场景中运用了配乐。第一处运用在“失眠”段落中纱巾和合影照片的叠化转场时,文章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叠化的暗示意义,再加之凄凉哀婉的配乐响起,代替了闹钟的滴答声和窗外的水声,进一步渲染了塞尔玛低沉忧伤的情绪。第二处运用在最后一个“游行”的长镜头里,当纳迪姆和塞尔玛一起引领着这群失去男性亲人的妇女,排成长队游行时,相同的配乐再次响起,渲染了悲壮的场景氛围,同时也与上一处作呼应,两次音乐的运用都可看作是导演对逝去生命的沉重哀悼。 千年前,《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如同一则寓言警示人类,语言的不通是人类沟通的最大障碍,因语言不通,人类将陷入混乱,永不可能团结起来战胜神。1927年,鲁迅先生写道:“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又似乎在冷漠地告诫我们,即使说着同一种语言的人类也不一定会互通喜乐,沟通理解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语言差异更加大了困难,正是如此,《911事件簿》才显得如此的珍贵,它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机会,让我们的思维能跨越语言和宗教的藩篱,到达那些被忽略,被遗忘的角落,在灾难现场重遇,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每个人都有反对战争与暴力的责任,如波黑短片女主塞尔玛所说 “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 参考文献: [1]车雪莹.从集锦电影《11分9秒01》看全球艺术家对“九一一事件”的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287-293. [2] Astrid Schmetterling. Encounters at the Site of Trauma[J]. Third Text , 2006,Volume 20, Issue 5:561-570. [3]Clémentine Gallot. Interviews from the Cinélycée.com team[EB/OL].http://www.objectif-cinema.com/interviews/161a.php,20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