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影视录音技术与艺术 |
范文 | 【摘 要】影视录音是影片创作与设计中极为重要且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录音并非是影像的附属品,也并非仅仅为了影像而服务,它是对影视作品的听觉呈现,也可以说是在声音的角度上对影片的二次演绎,即依靠单个镜头的空间构成、场景建构,或者利用声音本身音色的明暗、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等手段,实现声音与画面在时空上的同步,从而为观众营造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从某种意义上讲,录音呈现的质量是一部影片成功与否的重要试金石。 【关键词】影视录音;录音技术;声音艺术 中图分类号:J933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02-0077-02 一、影视录音技术的概念 影视录音是录音艺术下的一个类别。影视录音与影视艺术紧密结合,是影片创作与设计中极为重要且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通过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从而创作出更容易调动观众情感,使观众身临其境的作品。除在拍摄现场进行同期收音的方法之外,影视音频还可以通过后期拟音进行制作,并达到声画同步的效果。但影视录音不仅仅是录制同期收录声音、拟音并在后期中将声音与画面相结合而已。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与进步,一位好的录音师不但能够根据影片的画面及镜头特点,高度还原出各种与画面相匹配的声音效果,并且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创作出人们想象中的独特声音效果,通过声音展现效果以及表达情感。由于人耳除了能对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等做出反应,还能对声音的空间特性进行辨别。因此,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除了在声音的真实度上有很高的要求,还对它所设计及呈现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有进一步的要求。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视”与“听”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时空构成关系,它不仅仅可以同步,同时可以“分离”,以“并行”或“对位”的方式进行叙事和表现。这些都深刻体现了有声电影诞生之后的电影、电视及新媒体等“视听艺术”所具有的与无声电影截然不同的“双重叙事”的属性。因此,影视作品中声音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优秀的听觉呈现能够为影片注入新的生命与活力。 二、影视录音塑造人物及剧情的功能 影视录音是与影视艺术紧密结合的,因此不但要求有极高的技术水平,也对艺术审美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影视艺术录音师应当能够通过画面的不断变化以及故事发展来利用声音构造出独特的氛围与意境。可以说,声音是一部优秀影片除画面外的第二叙述者,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能够支撑起一部影视作品,缺失了良好声音的画面,它对剧情的叙述必然是失去灵魂且枯燥的。 正如法国艺术家苏利昂在他的文章《艺术的暗示》中说的那样:即便是人们对声音单纯感觉,也存在着艺术的因素。[1]好的影视声音作品能够起到渲染、烘托气氛,表现角色细腻的内心情感的作用。通过各种声音与画面相结合,可以实现镜头之间的良好转换与过渡,例如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以收音机的声音作为画面切换的背景音,通过实现声音从无源到有源的转换,使镜头的切换更为连贯和流畅,同时这既是情绪、情感的转换,也是时空的转换,还是音乐结构功能的体现。除此之外,声音还可以辅助画面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提升影片的感染力,为观众呈现一场视听盛宴。 在影视画面中,很多情节需要声音的辅助使其表现得生动逼真,正所谓“声音是影片除画面外的第二个支点”。一棵摇曳的树无法表达出更多的信息,但若有狂风、雷电、暴雨的环境音以及树枝断裂的音响效果,便可以渲染出风雨交加的紧张氛围。法国著名导演布莱松曾说:“眼睛肤浅,而耳朵深刻且富于创造力。”通过声音,不但能够增强影片的真实感、空间感,而且能够给予观众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形成影片与人和谐互动的效果。 同时,影视作品中的声音是能够表现出特定的时代、所叙述事件发生的地域特征、民族风格、民俗风情的。这些特征既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也可以通过背景音乐来将这些隐藏信息提供给观众,为观众构建出一个客观的叙事时空。例如改编自作者余华的小说《活着》的电视剧《福贵》,以20世纪40年代作为时间背景,其音乐及环境声音的使用都突出了时代特征及剧中人物所处环境的特点。相似的还有电影《黄土地》,音乐中浓厚的陕北风格将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民俗风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以外,影片中的声音还可以表现影片的“主题”,它们通常会以音乐的方式表现创作者的情感认同、审美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评判等。这类音乐通常会以无源音乐的形式出现,具有纯主观的表现性特质。没有具体的时空特征就是这种主观特质的最有力证明,它表现为对作品的多重情感表现,既包括创作者对情绪氛围的刻意渲染,或是他的主观态度,对人物、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2]——这些是以音乐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情感评判;又能够引起观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引起道德的或审美的价值判断。而提及无源音乐,影视作品的主题音乐也是无源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剧中的主题音乐通常具有鲜明且生动的声音形象、相对完整的曲式结构,在影片中重复、变奏、再现,以音乐的方式表现影片主旨与主题,并与画面构成“并行关系”。例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和《泰坦尼克号》的主题音乐都是具有鲜明形象的,当声音一呈现出来,就会让观众拥有与影片相契合的情感体验,并对情景氛围有很好的渲染效果。 而在后期拟音的过程中,哪怕是一个脚步声也有极高深的学问。通过脚步声的大小可以判断一个人距离的远近,通过声音的效果可以判断来者是穿着高跟鞋的女人或是穿着皮鞋的男人,通过脚步声的频率可以判断对方是走路或是跑步。通过后期创作在同期录音过程中效果不理想或强调作用不够明显的音频,能够使该音频作品更完美的展现。很多时候,声音的表达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能够超越台词,直击观众的心灵。 三、影视录音技术与艺术创作 对于一个好的影视录音师而言,录音的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而后期的修饰便是对声音的二度、三度创作。在电影《芳华》中,由于影片所叙述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军队文工团的故事,时代感便成了影片极为重要的一大特点。因此对于影片的音频制作团队来说,如何用声音真实地还原那个年代便是最主要的工作以及最大的挑战,影片的声音后期总监、混录师涂灏老师说:“我们选取了大量富有时代及地域特征的环境声及群杂素材,剪辑到影片中,Foley道具的选择上也遵循声音造型的原则,营造令人信服的声景和质感,做到得体而不夸张。另外,因为导演也为影片选取了大量的极具年代特征的插曲和有源音乐,这些都是帮助建立可信的年代感的声音元素。[3]因此,在影视录音方面,声音的作用不仅是让观众去听,为观众营造声音环境。声音能够塑造,能够造型,能够表达,能够让观众与演员、编剧以及导演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沟通与互动。要想形成这种良性互动,既需要录音师通过同期拾取尽可能完美的声音,又需要后期通过艺术设计,在原有声音的基础上增添更多的元素,使声音呈现出一种更多元、更真实、更立体的效果。而这种设计创作过程,与大量的艺术工作分不开,更与录音师的艺术素养及艺术欣赏水平分不开,因为技术与艺术相互补充、联系紧密。 四、总结 影视录音是一项技术与艺术相辅相成的技术。通过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将一个无比真实的虚拟世界带到观众面前,让数字化电影的技巧与魅力发挥到极致,让观众在荧幕前享受到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影视录音的表达功能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声音的多变性及多样性,即依赖于录音技术的发展与艺术创新。相信随着录音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及录音师艺术素养的不断提升,影视录音技术与艺术将会不断进步,从而为影视艺术创作奠定良好基础,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听觉享受。 参考文献: [1]国政. 广播剧,声音编织的艺术[M]. 艺海,2004(2). [2]伍建阳. 影视声音创作艺术[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3]陆琦. 用声音还原一个时代,解析《芳华》声音制作全流程[J]. 现代音响技术 2018,(1):65-67. 作者简介:耿伊杨(2001-),女,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录音艺术(录音工程)。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