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徐州《从事墓志》书法艺术研究
范文

    李逸帆

    

    摘 要:徐州市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作为标志性的文化底蕴之一,徐州留下了许多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汉画像石。《从事墓志》所具有的浑然天成、雄浑简朴的艺术风格、茂密规整的结字手法、有行无列率意随性的章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画像石;墓志;章法 ;结字

    [项目名称:徐州《从事墓志》书法艺术研究,项目编号:2016YYB119]

    汉画像石产于西汉,兴盛于东汉,在东汉末年衰落,魏晋以后甚少可见。汉画像石主要发现于现江苏苏北和山东等地,人们在画像石上发现了不少文字,且各有特色。画像石艺术是汉代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大量榜题文字为研究汉代的书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汉画像石题记作为刻石文字体例之一,率然纯真、风格多样,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当时书体的风貌及各种书体演进之轨迹。这些刻有文字的汉画像石,具有非常高的文献价值,其内容透露出大量的汉代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的信息,弥补了史载之不足,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而汉画像石文字又主要分为榜题和题记两大类,榜题是介绍具体画像内容,一般两三字,多的可达数十字,而题记则是用来介绍墓主事迹的,一般篇幅比较长,少则十几多的可达几百字,这些文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所想表达的内容,避免我们进入理解的误区。这些文字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是非常珍贵的艺术瑰宝,对这些文字进行全面的认识和研究不单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风情,对于书学史和书法的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我以徐州出土的《从事墓志》为研究对象对其从书法艺术的方面进行一些分析讨论。

    《从事墓志》是专家们在邳县燕子埠乡青龙山南麓清理东汉彭城相缪宇墓时当地的一座石桥上发现完整墓门门楣石一块,门楣镌刻永寿元年墓志,并无画像。墓志镌刻的范围高33厘米、宽38厘米,字径约2厘米,个别字达3厘米。隶书,17行,行字数10至19字不等,共241字。少数字已漫漶不清无法辨认,中段上部磨损较为严重缺字稍多,全志缺34字。这篇墓志并不属于题记的范畴,题记是对某件事情进行的说明,并不是一种文体,不单单是指墓志,其反映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

    这块墓志所记载的内容是名红字季的志主的生平和丧葬,志主的父亲爵位是关内侯,志主本人曾经任徐州从事,从事是州之佐使,亦称从事吏。但因时间紧迫只得仓促入葬,并未归葬,暂厝在徐州,只得旧棺,衣仅可掩身,十年后其夫人去世后才在武原祖莹侧建墓,墓主去世后不葬于任职的地方而是归葬在武原县父祖莹侧,也是遵从了汉代死后归葬的习惯。因时间仓促,所以碑文为急就所出,并无界格,字形大小也比较随意,但也因此出现了了许多率意随性的东西,比起着意型的,工巧规整的风格,我更欣赏这种出于率真,随意、犷野的风格,缺少法度但趣味盎然,令人耳目一新。

    这块墓志的时间比《礼器碑》早一年,字体上比起《礼器碑》更加随意,他并非立于庙堂之上或要津摩崖,书刻较为随意,细浅瘦硬,字型长扁不一随行而异,刻得也细浅,字也都比较小,且波势挑法不显,曲线较少,笔画较为硬挺,长笔画也甚少波折,用笔方折顿挫,横竖笔画转折处转换为方折,书风是四周平满,严正朴茂,字迹大小配合,结体生动自然多率野无矜持之态,意态飞扬。此画像石是东汉早期的作品,当时并无强烈的表现书法美的意识,但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观之,经历了千年斑驳流传下来的这些斑驳残泐的作品自有一种朴茂雄浑的观感,虽刻工简率传到现今也已模糊不清,但他所形成的生拙笔画和古朴的气态与华美的帖学作品形成鲜明对比,我们想要从这种不纯熟的刻法当中追求一种质朴、原始的美感,循古而创新。

    此画像石整体茂密规整的字体结构,生拙古朴的线条是我们在追求书法的率性天真的上好资料。像是开头第一个“君”字,横平竖直,将篆书圆转的地方变为方折,不顿挫,在其他字里也有把转折分为两笔进行书写的,此字笔画中段饱满,在撇画的波挑时两端皆有顿按发力,横竖笔画均匀,起笔隐有逆锋之意,收笔时并不回锋而是就势收住,逆入平出。隶书在字体上已经完全脱离了象形形成了方块字,唐以前的笔法质朴率甚少提按变化,笔画中段并不强调提笔运行,中画蓄力,丰而不怯实而不空。从笔画之中可以看到笔法从篆书的单一均匀到隶书的逐渐丰富,这类隶书追求朴茂,不适宜多加提按变化,提按的成分越多笔法就越丰富,字的朴茂之气就会越少。很多人认为虽是有刀法参与不完全按原书来刊刻,已罕见书迹原貌,谈不上所谓笔法,但是去掉那些华美的部分之后,越早的刻石多粗率多单刀直入,也愈加融进了些许圆笔,舍掉了华美秀丽的姿态沉淀下来愈加古拙,气息沉厚。其结体宽博,笔画之间的空间受篆书影响也较为均匀,汉碑的隶书但凡是数笔平行的笔画,一般不会让它们长短层次不齐,或像梯形长短递增,或者干脆就是长短一致,像是第一行最后一个字“事”一般,横与横之间平行且几乎无长短变化,“多”字这种四个撇的字也是如此,撇画之间结实平行,而折画以及“夕”内的短横也是相互平平的;横画平正字心宽绰,在左右结构的字上多为上平齐,像是第一行倒数第二个字“从”,左边的双人旁后右边上缘线就是在一条直线上平齐的。

    在章法方面又分为行列整齐,像是《礼器碑》《西狭颂》;有行无列,像是《苍山城前村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芗他君石祠堂画像石石柱题记》;无行无列像是《刘平国碑》等。《从事墓志》是属于有行无列这种章法布局,这类形式也多见于墓志和画像石题记,字与字之间的间距靠得比较近,行距则稍宽,行行贯气紧凑朴拙茂密。章法对于作品本身的影响是巨大的,拉开字距易显得空灵洒脱,拉近则易显厚重古朴。此画像石因为是急就所出并无界格,多出一些随性率意之笔,字距较紧凑少有几行行距紧凑的在其中也让整块画像石文字增添了苍雄浑厚舒展开阔之感,章法与书法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由此可以看出,汉代的书法家对于章法的功能开始有了较为自觉的认识,并开始精心布局。有的地方字偏小又较为紧凑时,旁边一行就会出现笔画较少又非常舒展的字来进行中和,不会让那一块的文字有挤作一团的感觉,或是笔画过多的字连篇不可避开时便会稍微拉开行距避免阻塞达到贯气。某个字的笔画较多时就会让其舒展一些,并与周围笔画较少的字形成对比,不会让人有字与字皆黏在一起之感,像是第二行倒数第四个字“寿”字一般,上下左右皆比它要小,且“寿”字本身结构拉的较长,差不多有上面“七十一永”这几个字加起来一般长度,下面“元年”二字也与“寿”字相差不多,左右也皆是如此,对比强烈别出心裁,更有天真自然的意趣。

    《从事墓志》质朴的笔锋和简洁的刀法相结合而浑然天成,寓巧于拙的雄浑简朴的艺术风格向我们展现出了汉代人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流露出汉代活泼和富有生命力的审美取向,也为我们今后的书法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汉画像石现在虽然失去了为丧葬礼俗服务的初衷,但它留给了我们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是我们学习书法的重要资料,也是对于古代文字的扩充。对于汉画像石我们无论是历史性、文化性,还是其艺术性都应全面系统地分析与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继承这种率意而为的自然豪爽、粗犷质朴的精神气魄。

    参考文献:

    [1]南京博物院.邳县文化馆.东汉彭城相缪宇墓[J].文物,1984,(08).

    [2]徐州博物馆.徐州发现东汉元和三年画像石[J].文物,1990,(04).

    [3]王中文主編.两汉文化研究(第二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4]王建中.汉代画像石通论[M].北京:紫金出版社,2001.

    [5]李银德,陈永清.东汉永寿元年徐州从事墓志[J].文物,1994,(08).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