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上海美专图案课程内容的探讨(1918~1937) |
范文 | 张君梅 摘 要:1943年开埠以后,上海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迅速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在此背景下,上海美专为了迎合当时工商业的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设置了工艺图案科,为实业救国做出巨大的贡献。通过探讨上海美专图案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分析其课程内容的具体特征;通过对上海美专图案教材的分析,试图还原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的课程内容。 关键词:上海美专;图案教学;课程内容;特征 1943年开埠以后,上海甚至整个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上海设立租界、办工厂、建洋行以及进行资本主义的掠夺,以致形成庞大的经济体系。上海在此背景下,迅速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据资料记载,上海在19世纪70年代“进出口贸易总值占全国的50%以上,上海市内已拥有76家丝栈和丝号、20家茶栈、22家出售洋布呢绒的洋货号、129家山西和南市汇划钱庄及12家供商旅住宿的客栈,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上海的外国洋行有245家,拥有财产达5700万两银子”。[1]优越的商业资源为图案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平台。笔者希望结合商业文化,探讨分析上海美专图案课程内容。 作为私立美术院校,上海美专在图案教学最初之时是仿西方和日本的美术教学模式,竭力创导图案教学,服务工商业。刘海粟在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直接接触到透视学、色彩学、木炭画技法等课程,参观各种日本美术展览,学习其相关知识。回国后,刘海粟将亲身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应用到上海美专的教学上,并且借鉴了日本美术教学的方式,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将自己的切身经历通过讲座的方式跟老师、学生分享,使师生拓展了视野,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1920年,刘海粟根据日本美术教学,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修改了学制和学科方案,建立了工艺图案科。这个创举开创了中国美术院校工艺图案学科之先声。据相关资料记载,这一时期的图案课程与日本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图案课程十分相似,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不仅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且还借鉴了日本图案教育的课程内容。虽然1920年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的课程设置现在还没有考察到,但是1924年的课程设置在相关资料中已有清晰记载(图1)。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当时上海美专图案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四类:一是专业理论课(主要包括色彩学、建筑学、古物学、美学、美术学等课程);二是专业课(主要包括工艺制作法、图案法、图案实习等课程);三是造型基础课(主要包括国画、西洋画、用器画等课程);四是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国文、外国文等课程)。在这四类课程设置中,专业理论课教学时数所占比例是9.3%;专业实践课教学时数所占比例是44.4%;造型基础课教学时数所占比例是33.3%;公共基础课教学时数所占比例是13﹪。从计算的比例来看,专业实践课和造型基础课所占的比重最大,体现上海美专图案教学注重纯美术与图案课程的统一,并从实际出发,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上海美专图案教学从设置之始,就开始不断地探索并做出调整,并使资本主义的教学内容逐渐本土化。到了1934年,上海美专图案科的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图2),图案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课程内容更加具有商业性和务实性,还增设了美术与设计理论课程。1937年,上海美专图案课程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丰富,以基础图案和图案设计为主,并且融入了大量的工艺课程,从而使课程内容本土化。 横向分析现代艺术院校的设计课程设置,就可以找到一个共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对于19世纪20年代初的上海美專图案教学来说,也是同样如此。虽然说图案教学是所有课程的核心,但是理论知识是图案教学的营养,只有不断地积累理论知识,图案才能不断地充实完备。在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工艺理论、艺术概论、美学、美术史、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等基础课在每一年的教学中都占了很大的比重。因为如果想要具备综合的设计能力,首先应该学习工艺美术的历史、实际应用,分析它的造型、色彩、结构、装饰纹样、功能等,了解同种类工艺品具有的共同规律,找到图案设计的共性;其次,美学虽然是一种边缘学科,但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影响图案的发展、带动图案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工艺品形式美的规律,比如对称、平衡、韵律、节奏、分割、比例等;最后,色彩能够激发人们的多种心理反应,使人们能够联想到其他,反映出一个人的习惯、素养、性格等,因此色彩对于造物的装饰、包装、造型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解剖学和透视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设计的原则,注重设计的严谨性,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设计的尺寸及规律。 当然,上海美专图案教学还设有专门的图案课程,虽然此课程的上课情景不能再现,但是当时的一些师资及教程还是能够查阅的。在师资方面,比如陈之佛、刘狮、姜书竹、洪青、龚希芨、俞剑华、郑月波、方炳潮等人都曾在上海美专教授过图案,而且俞剑华在1937年之时出版了《最新立体图案法》。他在书的自序中写道:“十年前愚颇有志于图案之研究,故博搜载籍,编著图案书籍,以期于为吾国幼稚之图案界有所贡献”[2],而俞剑华于1933年9月开始在上海美专图案系任职,直到1939年离开,也就是说在《最新立体图案法》出书之前的10年里,有5年是在图案系任职,因此俞剑华的《最新立体图案法》中的内容应该与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的课程内容相差不大。《最新立体图案法》主要撰述了器物形状组成法、尺度律、制作器物的方式、装饰法及器物各部概述等内容,同时作者还将制作器物的尺寸大小、装饰的内容以及制作器物应该注意的问题等都记载得非常详细。这充实了当时图案课程,虽然有些内容在现代看来有些简单,但是这对于当时的图案界具有非常大的贡献。 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的课程设置除了上述所简述的必修课内容外,在1930年学校还设置了选修课加以丰富课程内容。选修课主要侧重的是中国传统的工艺,这样说明上海美专图案教学不仅仅是注重现代设计,而且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在不懈地努力。由于年代已久,没有太多查阅相关资料的记载,但是找到了1937年图案选修课的设置的课程表(图3)以及相关书籍。例如何明斋与余彤甫编著了《工艺》第二册,何明斋在书中强调青年需要学习工艺,自食其力,并介绍了黏土的特性、用黏土材料制作的“土器”(陶瓷的制作、洋及其他玩具)、烧石膏、水门汀、素烧、釉烧等工艺的制作方法,其材料详细、工具全面且步骤详细。此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并指出了当下社会所出现的问题,这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上海美专图案教学甚至当时艺术院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毋庸置疑,从上海美专图案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民国商业文化对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大部分课程内容迎合了当时商业发展的需要,如广告图案、装饰图案、建筑图案、立体图案、平面图案等。在课程设置中还涉及了洋画实习、国画、古物学、外国文、艺术教育等课程,体现了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多元化,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强化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运用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打破传统美术教学的模式及创新、发展、完善图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发展了图案教育。这对很多近代新兴的艺术院校提供了借鉴意义,对上海的商业设计具有重大的贡献。 注释: [1]张道一.工业设计全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59. [2]俞剑华.最新立体图案法[M].北京:商务印刷馆,1937:2. 参考文献: [1]俞剑华.最新立体图案法[M].北京:商务印刷馆,1937. [2]何明斋,余彤甫.工艺[M],北京:商务印刷馆发行,1934. [3]刘伟东,黄惇,夏燕靖.上海美专研究专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市档案馆编.闳约深美(二)[M].上海:上海图宇印刷公司,2012. [5]张道一.图案与图案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报,1982,(02). [6]胡光华.民国时期上海高校工艺图案学科的建设与结构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04,(33).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