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巧借课堂生发助力美术欣赏 |
范文 | 袁冬萍
缘起: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传世名作》欣赏教学进行时,导入新课后,让孩子们自主浏览教材中的图片,初步感知名作。大家正静心欣赏、小声讨论时,王同学嘟囔说:“《墨葡萄图》里哪里有葡萄?一点都不像葡萄!”此言一出,引来一片附和。太出乎意料了,虽说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些小插曲,但学生抛出这样的问题笔者二十几年的美术教学生涯中从未碰到过的。经过慎重思索,决定抛弃原来的教案,给孩子们一堂预设之外的美术欣赏课。 片断1:整体感知·初步体验 师:老师要表扬这位同学,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说《墨葡萄图》里没有葡萄,一点儿也不像葡萄,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板书:墨葡萄图? 像?不像) (学生沉默。我用鼓励的目光环视学生。) 生1:我也没看出有葡萄。 生2:有的!有的!那些小小的点就是。 (学生兴奋起来,都仔细找着画面中的葡萄。) 生3:我觉得还是有点像的,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只是我们买来的葡萄很大串的,它这个有点少。 师:是的,好像跟我们现实中的不大一样。你觉得味道会怎么样? 生1:酸酸甜甜的。 生2:不好吃。 生3:太小了,不能吃。 师:能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吗? 生4:太小了,感觉还没熟。 生5:现在的葡萄都是一大串一大串的,画中稀稀落落的。 师:哦,这是你的感受。 生6:湿漉漉的,有点透明的感觉。 师7: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种水墨淋漓的感觉。那么,这幅画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传世名作之一呢?它的作者是谁呢?他在这幅画里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学生疑惑,摇头,好奇)今天啊,老师就带大家来学习了解《墨葡萄图》画里画外的故事。 片断2:聚焦画面﹒深入探究 师:我们先走进图画,看看这幅画的构图有什么特点。 生1:它是竖构图的,我觉得它是两部分组成的,上面有文字,下面是葡萄。 师:是的,画纵116.4cm、横64.3cm。中国画中的文字我们叫题跋,它在什么位置? 生2:在画面的左上,压着葡萄的枝条。 师:那么葡萄有什么样的走势呢? 生3:是从上面垂下来的。 师:非常好!我们书空感知一下藤条纷披错落,向下低垂。(生书空感知) 师:(小结)此图构图奇特,信笔挥洒,似不经意,却造成了动人的气势。(板书:构图奇特 藤条低垂)再用心体会,画面是以纯水墨画葡萄的,在运笔用墨上有什么特点呢? 生4:感觉很湿。 生5:画得很快的感觉。 生6:有很多点染。 生7:葡萄有疏有密。 生8:淡墨画好后再用浓墨点上去的感觉。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这种方法,叫破墨。(小结)画家用笔似草书之飞动,以饱含水分的泼墨写意法,点画葡萄枝叶,水墨酣畅,葡萄晶莹剔透,如一粒粒珍珠。(板书:水墨淋漓 走笔如飞) 师:同学们,画家以葡萄入画,是因为它好看好吃吗?跟他表达的思想意境有什么关系呢?这秘密呀藏在画中的题跋里。诗云(板书):“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此时的画家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 生1:他已经老了,而且是落魄的。 师:哪里看出来的? 生2:半生落魄已成翁。 师:这里的“半生”通常为五十岁前后,说明《墨葡萄诗》或者《墨葡萄图》创作时间在晚年,也指明了晚年的生活状况,他遗憾地说:“现今五十有余已经变成了老翁。” 生3:很可怜,很孤单。 师:依据是什么? 生4:“独立书斋”。 师: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个孤单的背影。他独立书斋干什么呢? 生5:“啸晚风”。 生6:他发出长长的感叹:“唉,老了,不中用了!” (生笑) 师:你的理解很有道理!一个“啸”字,有抨击社会、蔑视权贵的意味,更有“恃才傲物”和自我感慨之意。那最后两句诗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7:他怀才不遇。 师:体现在哪里? 生8:“笔底明珠无处卖”。 师:你认为“笔底明珠”是什么? 生9:他的画啊! 生10:他画的葡萄! (生笑) 生10:(补充:葡萄像一粒粒明珠)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里的明珠不仅仅是指画中的水墨葡萄,它更喻意了作者自己的才华。“笔底明珠无处卖”,就是说“我的才华没有人赏识啊”,所以就只好“闲抛闲掷野藤中”了,是多么无奈和愤懑啊。(板书:葡萄? ?喻意? 怀才不遇) 同学们,这首诗画家本人非常喜欢,在多幅墨葡萄水墨作品中都以不同的形式来题跋。(网上直接搜索徐渭不同的墨葡萄图供学生浏览) 片断3:跳出画外·走近画家 师:现在我们暂时走出画外。那么,作者徐渭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的一生如果用數字来代替,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认真看视频,好好想一想,这些数字代表了哪些事情? (生看视频:《徐渭的坎坷一生》) 师:同学们,徐渭经历了怎样的人生? (一生坎坷 二兄早亡 三次结婚 四处帮闲 五车学富 六亲皆散 七年牢狱 八次不第 九番自杀) 生1:啊,徐渭他太惨了! 生2:太可怕了。 生3:好可怜。 师:(小结)徐渭,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道人等,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才艺纵横,有人将徐渭和凡高相提并论,都富有才华却精神失常。因严嵩的倒台和胡宗宪下狱,徐渭怕受牵连,曾一度惊狂,屡次自杀导致误杀续妻张氏,促成了晚年命运的潦倒。晚年时期,他把对社会的不满、反抗社会黑暗、藐视权贵、怀才不遇等都明显地体现在作品中。《墨葡萄图》大约是五十岁左右时的作品,作者将诗画与书法相結合,将水墨葡萄与自己的身世感慨结合为一,饱经患难、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愤恨与抗争,尽情抒泄于笔墨之中。(板书:一生坎坷) 师:同学们,徐渭一生有哪些艺术成就?请同学们看第二个视频《一分钟了解徐渭》 (学生看视频) 生1:他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生2: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 生3:他的花卉画得最好。 生4:他擅长行草。 师:徐渭追求的是怎样一种艺术主张呢?我们能回答王同学关于“葡萄像不像”的问题了吗? 生5:徐渭追求“不求形似求生韵”的艺术主张,他画的葡萄可能不太像葡萄,他画的是自己的思想。 师:你说得很精彩!徐渭他中年学画,深受“心学”思想影响,创立了“意在象外”的重主观、次客观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板书:艺术主张 不拘形似而求生韵)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其画风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及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片断4:二次欣赏﹒小结评述 师: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墨葡萄图》,现在你对这幅画有了哪些新的感受?或者你有了什么感悟呢?可以先简单写一写,再和大家分享。 (学生思考动笔) 生1:画中,一枝垂挂的葡萄藤上,果实挂满了枝头。画家把自己比作葡萄,像明珠一样的才华,却没人赏识。 生2:画家以大块大块的水墨点汇成了葡萄茂密的藤叶,好像漫不经心、随心所欲,却是那么恰如其分、自由洒脱。 生3:徐渭把他的画和他的诗结合到一起,尽情地将心中的郁闷寄托于墨葡萄中。 生4:原来一幅画有那么精彩的故事。 生5:画家并不是画不像,而是他不想画得那么像! 师:同学们,我们感谢王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得以深入地学习了徐渭的《墨葡萄图》,还了解了他的艺术主张及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因为《墨葡萄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如果你还想了解徐渭以及他的作品,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有机会也可以去徐渭故居和博物馆参观学习,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一点思考: 五年级上册第18课《中国传世名作》按原计划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着重欣赏唐代的三幅作品,第二课时欣赏宋以后的佳作。教材教参中提供的背景资料有限,大多是简单的几句文字。对学生而言,这样的名作欣赏显然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来收集大量的图文资料,并进行梳理整合。以往的欣赏课,往往是按着老师预设的脚本走,基本是“讲赏”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不大有共鸣。本课的契机来源于学生的一个疑问:“哪里有葡萄?一点儿也不像葡萄!”教师敏锐地感觉到,这正是徐渭的《墨葡萄图》“不拘形似而求生韵”的艺术特点。于是急中生智,以学生的问题、课堂的生发为本课切入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体验——聚焦画面﹒深入探究——跳出画外﹒走近画家——二次欣赏﹒小结评述,从问题出发,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师生互动频繁,从学生反馈看教学效果比较好。 在“核心素养”时代,美术欣赏不仅需要关注图像,还要关注图像背后的文化的思考。禀持着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名作的欣赏不仅仅停留于画面,更关注名作背后的画家及其时代背景。本课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以问题出发,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美术欣赏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从而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己的美术价值观。我深深感悟到:美术教育不是一个概念、技法、常识的简单传授,而是一个由“什么”到“为什么”洞察和感悟! 不得不承认,“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课对教师的教学机智和知识储备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可以说是真正的“以学促教”“以学定教”。需要说明的是:课堂的生发可能临场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但随机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定不变的,采用的方法和展开的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 (嵊州市三江小学? 浙江绍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