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董源《潇湘图》分析其艺术风格
范文

    程淑娟

    摘 要: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宋初的时候已经高度成熟,并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五代的董源是江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以独创的“披麻皴”来表现江南的秀美景色。董源的《潇湘图》在云水、山石、树木、构图、皴法的表现上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从《潇湘图》里可以看出他善于用富有水分的笔墨写出烟云湿润的江南山水,对之后的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山水画;皴法;艺术风格;董源

    一、《潇湘图》总体分析

    (一)《潇湘图》的画面内容分析

    《潇湘图》的景色是来自于南方的山水景象,构图是三远中的平远,以平远的山水取势来构图,可以描绘出南方山水的秀美。根据图中画面上的风景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一部分是水和沙洲、芦苇,荒密有致,画中景致给人营造悠闲的气氛,一条小船从湖面上正面随风缓缓而来, 船上六人,有一个人穿红衣端坐中央,一人擎伞盖,后有一侍者,前面有一个人作奏事状,船头有一个人撑篙,船尾一个人摇橹。远山坡边有小舟六只往来行驶,后有远山茂林,坡边有渔人张网捕鱼。在左边有一小舟,一人摇橹,一人持网,好像在互相答话。在岸上,等候的人们全部都上前挥手致意,画面内容其乐融融,一幅充满诗意的潇湘游乐图。剩余部分所表现的是撒网捕鱼的景象,在岸面上几个渔夫正撒网捕鱼,还有其他的几个渔夫下到水里面,好像是在水下面安装捕鱼网。

    在这两组人物之外,水面上还有几只小船艇,零零散散地点缀在画面中宁静的湖面上,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湖面之上。画卷下端部分,沙洲苇渚都在视野之间,历历可见。而在上端部分的坡岸后面,树林茂密郁郁葱葱,房屋瓦舍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其后山势连绵起伏,树林郁郁葱葱,虚虚实实的对比之间显出山水之间的神秘感。后半部分的画面中,山峦平缓地起伏着,山林之间清朗干净,宁静悠然,林子的深处隐约可以看见几家茅舍,在小沙滩和芦苇之间湖面上荡着几只小舟,江边有人正拉网捕鱼,都描绘出人们安宁闲适的生活景象。

    画面上赋色鲜明,刻画入微,为寂静幽深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生机。此图中沙滩、山坡、近山、远山、近樹、远树、灌木、柳树、芦苇、竹丛的画法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组合有节奏、有变化,又十分和谐,真可以称作一首视觉的“交响曲”,展现了一幅清新雅致的山水景图。

    《潇湘图》画面中主要是以水墨山水的笔墨出现,运用花青墨,没有奇峰峭壁,山脉平缓且长,给人带来最大的感受是温和平静,深切地融入南方山水之间的秀美与恬淡,将南派山水画的平和、恬淡、宁静的典型特点描绘出来。南方的天气景象多烟雾缭绕,远看虚实相接,南方多雨、潮湿、烟雨濛濛的特征在董源的笔下生动地表现出来。画卷中可以看到山峦绵长坡度较小,树木郁郁葱葱,江河开阔,错落有致,星星点点的波纹显示出天气的柔和,山石树木都掩映在空灵朦胧的一种意境之中。所画小树远望是树,其实都是苔点缀而成,并无本干,平远山峰均用淡墨勾勒,用笔有力。

    (二)《潇湘图》的背景分析

    “潇湘”指的是湖南省境内的潇河与湘江,“潇湘”也泛指江南河湖密布的地区,《潇湘图》在山水画上的成功,既依赖于董源个人的努力,同时也有地理环境因素对他的影响,江南山石、江湖的秀美与柔和造就出《潇湘图》的柔和恬静。画面中用了动静呼应的手法,渔夫划船的动势和岸上人物的热情呼应在画面中有了动的热闹,山势平缓绵长,对山石的描绘运用的技法是点子皴法,没有具体的线条,但是轮廓的质感却很坚硬,画中渔船点点、人物栩栩如生,在动与静之间营造出画面的勃勃生机。我国的山水画在五代及北宋时期画渐趋成熟,并开始形成南北两派。

    整幅画从构图、线条、墨色等方面可以看出局部不辨造型,但远视综览却能感受到整体画面营造出的良好的氛围,使得整幅画的艺术形象既完整入目,又和谐入心。观赏者能从董源的画中领略到江南风景的柔和湿润,体会江南烟雨的烟雨朦胧之感。同时,董源的绘画性情与艺术追求在画面的细节处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如米芾所言:董源的绘画“峰峦出没,云雾显晦,不装巧趣,皆得天真,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也正是由于米芾独具慧眼的赏识,才使得董源的画作为许多人重视,乃至推崇。

    (三)《潇湘图》的技法分析

    《潇湘图》中山水相间,山势平缓连绵,水面上有大片的芦苇与沙汀相互接应。画面中以水墨间杂淡色,山坡大多用的是点子皴法,几乎看不见明确的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的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型,使其有虚实结合的山型轮廓。墨点的疏密浓淡,可以表现出山石的起伏凹凸。

    《潇湘图》中的云,其采用淡墨晕染的方式,对大面积的云朵进行了晕染,用淡墨、水在远处进行一层一层的渲染,虚无飘渺的白云飘在远处的空中,隐隐约约的视觉效果使得平缓绵长的山体在云雾中隐藏。重墨衬白的表现技法,可以使画面中的黑白分明,使得观赏者能看出山体有一层云雾笼罩的感觉。在画面靠中间的位置,在两座山峰之间的云雾都被淡墨渲染出了似有若无的远山,虚实对比强烈。在画面的上方,我们可以看到山后的远景若隐若现,是运用淡墨一层一层晕染出远方的云雾和远山。

    《潇湘图》中的水,其大面积地使用了留白的技法,展现出水面的平静与清澈。图中用淡墨渲染的技法对岸边、溪边进行了渲染,渲染的技法使大面积留白的水面与岸边有了一个合理的连接。

    《潇湘图》中的树,其运用密而细的苔点绘画出山上树木的郁郁葱葱和植被丰盈的自然风貌。将树干用刚劲有力的笔法绘画出笔直挺拔的走势,湿墨一层一层沉淀,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绵延的山川在画面中浑然一体。

    《潇湘图》中的皴法,其主要用披麻皴和点子皴来表现,这是董源的创造,其用色以墨为主,掺花青一起运用,水分比较多,显得湿润而缥缈。图中的人物则用勾线染色来表现,精细而工整。整幅画的画面山水以花青润墨,并且没有北方的奇峻陡峭的山峰,树木茂密却并无重复,茂林修竹也是各有千秋,造型多样。

    二、從《潇湘图》分析董源风格形成的原因

    董源山水是作为江南自然景观和文人水墨精神的妙契和移写,除了地域风土人情的差异,还有师承关系的不同,董氏风格源自王维、张璪的淡墨渲染法。由此可见,因为地域与师承关系的不同而形成南北山水表现的不同。董源之作“峰峦出没,云雾显晦”,江南云水的湿润感十分显著,另外,“岚色郁苍,枝干劲挺,咸有生意”,亦表现南方地域的特征。

    江南派注重笔墨的发挥,笔法柔润、轻灵且文秀。随笔见墨,以减弱墨色浓淡的技法体现墨韵和形体,上承王维 “渲淡法”,水墨渲染淋漓尽致,自成一格。

    因为江南多为土质山,所以勾勒丘壑的线条平和,骨体隐显,适宜以长短不一而柔性的皴线和润湿的墨点表现山石的凹凸,宜用披麻皴、荷叶皴。南方丘陵地带多有平沙洲汀,杂树灌木丛生也是一大特征。

    在《潇湘图》中无论是从云、石、水,还是皴法,董源都表现出了南方山水的具体特征,我们从中可以分析出董源的 “一片江南”与“平淡天真” 名副其实。“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沈括《梦溪笔谈》),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不为奇峭之笔”为江南的“造化”传神,抒发了画人对于地域特征的深情厚谊。董源的“平淡天真”既符合金陵一带的湖光山色,又吻合士大夫虚澹静穆的审美口味,以长短不一的披麻皴,行笔舒缓,营造意趣高古的意境。伍蠡甫认为董源忠实地表达对江南山水的感情,才使董源能于荆浩、关仝、李成之外另辟蹊径,改革技法,终于取得了艺术的极高造诣。他的“平淡天真”标志着文人山水画风的萌芽。

    三、《潇湘图》对后世的影响

    从《潇湘图》分析来看,董源的创新发展是多方面的。山体的取材取自于江南清润幽深的峰峦,还采用了独特的皴法,披麻皴和点子皴是他在《潇湘图》中使用最多的皴法。从最终结果来看,地理环境和他自身的努力造就他山水画的艺术成就。董源代表作《潇湘图》的绘画技法特点主要运用点子皴和披麻皴。在纹样方法、造型、构图、笔墨、意境等五个方面,我们看到了董源的《潇湘画》中国画笔法的创新,从中国山水画笔法和技法的创新,从地域山水到艺术符号,都进行了整体的分析。在中国画笔法的创新中,有地区对山水画艺术符号的影响与助力。总结董源山水绘画艺术的风格和成因可知:一是有他自身的努力和艺术天赋;二是董源的构图方面是水平的全景构图,水墨具有明确的整体性和地域性;三是董源和主要艺术家的时代背景受到了地区因素和文化氛围的影响。重点论述了董源山水画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成就以及他的绘画技法,详细分析董源山水画的创新性,站在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董源山水画的艺术特征,对《潇湘图》的深远影响进行分析,无论对同一时代的人,还是对后人在绘画风格以及文人山水画的传承方面影响甚远。挖掘董源的艺术精髓,对开创绘画艺术的新境界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

    董源不语,风流尽在其中。《潇湘图》取景于南方山水,却赋予更高层面上的意境,这就是董源要表达的是一种绘画理念和审美观点。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任道斌.画学集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2]潘运告.宋人画论:中国书画论丛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5]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6]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8]卢辅圣.中国文人画通鉴[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9]寿再生.中国山水画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