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
范文 | 摘 要: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亟须应用型人才的支撑,而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以及起步较晚等原因,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不足。本文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训实习条件、学生职业素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剖析,并针对现状开展了相应的策略研究,以期使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效对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0 前言 近年来,数字媒体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更急需适销对路的人才来加以支撑。而人才的支撑主要依赖于数字媒体专业的发展,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院校开设的新兴专业,在为行业发展培育大量人才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职业院校办学的鲜明特色。数字媒体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性,因此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必须紧扣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应用型人才。 1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课程体系与产业发展脱节 在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更多地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课程只占课程的小部分,部分课程的设置侧重于基础性操作及美术技能的训练。对于日新月异的数字媒体产业而言,单纯的理论知识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指导,产业的发展和企业所需的创新能力无法在课程体系中体现。 1.2 教学模式与方法相对滞后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仍是众多学校最传统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这种模式与方法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与技術操作,而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往往也只停留在软件操作上,对于数字媒体产业的文化和理念的应用缺乏重视,这与数字媒体行业的动态发展不相符。 1.3 实训实习条件相对不足 作为一个新型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涉及的专业领域较为广泛,尤其是像互动装置研发、网络游戏开发、影视后期制作等,需要学校配置专业的实训实习场所。由于经费、管理等原因,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但却没有配备足够的教学设施设备。另外,企业基于利益与管理的因素考虑,也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实习与实践。 1.4 学生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时使用的依然是虚拟仿真项目,讲授的知识与数字媒体市场的真实需求不相符,课堂教学组织中仍将软件操作作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数字媒体文化底蕴、创意素养、企业文化的培育。因此,学生尽管在校学到了一些技能,却不能将其与企业的工作理念、模式联系起来,导致学生难以胜任实际的工作岗位。 1.5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具有技术性与艺术性,因此对教师既有现代化传媒科技专业的技术要求,也有通晓专业的艺术知识与艺术修养的要求。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兴起时间较短,大部分教师都是跨专业、跨学科转型而来,既没有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也不太熟悉数字媒体行业具体的操作过程,从而导致教学过程理论化和课堂效率低下。 2 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2.1 设置契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鉴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特点,课程体系必须紧密契合地方数字媒体行业对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依据行业面向,与企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培养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能力,同时,应尽早让学生了解专业实际运作模式,在课程运行中实现思维锻炼和素质培养。对课程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即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产业发展需求、学生结构情况,在企业对接的基础上,实现课程体系的改革,让学生能够尽早介入企业的工作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方向的学习,从而在未来的岗位上更好地适应行业对新媒体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2.2 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探索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采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学生能够较好地了解目前数字媒体市场动态与就业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另外,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可以将学生的创意进行有效转化,使新型理念与创意思维融入实际工作中,为学生提供契合企业的学习环境与实践平台,实现“教”“学”“做”的无缝衔接,有效实现实际操作与企业运作之间的对接。 2.3 完善校内外实训实践条件 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实践条件是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首先,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可以通过校企联动,建立与企业运作模式相耦合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以工作坊的形式组织专业实践教学。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工作坊,以项目为载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把理论与技能有效结合,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思维。其次,与专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建立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站,由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专业公司工作或接受培训,在真实的项目和企业岗位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以适应数字媒体市场的需求。 2.4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提升不只是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软件操作能力,还要注重学生诸如工作计划编制与实施、分析与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等素养的培育。同时,现实工作中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社会能力以及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忠于职守的职业操守也非常重要。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交融培养,充分利用校企资源,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式等予以体现。首先,设置人文素养类课程,面向专业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综合素养。其次,对常用的操作软件进行递进式强化训练,对于核心能力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最后,适度引入数字媒体相关的企业文化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运作模式与工作方式。 2.5 优化师资队伍配置与建设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相对于传统媒体专业,更多地体现出技术性与艺术性。因此,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艺术素质、创新思路、市场敏锐性、软硬件应用能力等,通过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掌握数字媒体各个岗位的技能和素养要求,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及时掌握行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在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数字媒体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建立兼职导师队伍,对学生开展技能训练与企业文化熏陶,以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巍,韩坤,曹靖.“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型数字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2018(26):14. [2] 毛烨.产业需求下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1):33-34. [3] 詹峰.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研究——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8(11):118-122. [4] 芦娟.高职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研究[J].戏剧之家,2018(12):172-174. [5] 向文欣,朱龙,田海燕.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讨及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2):243-244. [6] 成启明.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改革的途径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6):144. [7] 徐立萍.校企深度融合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10):32-40. [8] 吴永坚.优化数字媒体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的策略研究[J].文艺生活,2018(6):283-284. [9] 吴冬,汪灵.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8(12):56-57. [10] 吴掬鸥.浅谈校企合作条件下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J].中外企業家,2016(12):223. 作者简介:梅子(1991—),女,湖北黄冈人,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数字媒体。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