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营养专家阐释“寓医于食”: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
范文 | 赵霖 鲍善芬 中医作为生态医学,认为食物的客观效果与中药相似,食疗与中医同步起源,中医认为食物的食疗效果与天然药物相似。历代中医药典《本草》中,都记载了各种食物的性、味、归经、功能和主治。中医用食物预防和治疗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以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实用可靠而倍受青睐。现代中国药品中曾长期存在“健”字号药,正是上述历史实践的反映。 中华民族有关食疗的艰难探索 《史记·补三皇本记》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尝百草,察酸苦之味,教人食五谷,摆脱饥不择食的状态是为了生存,并非是理性地去寻找药物。人生在世无非要学习两种知识:一种是谋生的知识,另一种则是养生的知识。李时珍称:“轩辕氏出,教以烹饪,制为方剂,而后民始得遂养生之道。”,说明在5000年前,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创立了“食药同源”与“膳药同功”的理念。中医“天生万物,无一而非药石”,“凡膳皆药”的理论,与2001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17届世界营养学大会》的结论“食物是最好的药物”,在认识方向上完全一致。 古籍《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描述了茶叶的解毒功能,说明先人已关注食物的食疗作用。 古人从吃生食到掌握火的运用,过渡到吃熟食,达到“民无腹疾”的效果。正是“食疗”由萌芽开始发展,形成雏形的重要转折点。 以茶叶为例:古代中医典籍记载“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神农食经》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神农本草经》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唐代陆羽著《茶经》后,茶叶成为大众饮用的天然饮品,是居家过日子的“开门七件事”之一。 2005年3月,英国诺利奇约翰·英尼斯中心(JIC)与西班牙穆西亚大学联合研究发现:茶叶中富含的茶多酚衍生物EGCG,能破坏肿瘤细胞中的双氢叶酸还原酶(DHFR),从而杀死癌细胞。每天坚持饮用2~3杯绿茶,就可以摄取足够的茶多酚,血液中富含EGCG,就能保证癌细胞不容易扩散。这是人类首次清楚而又科学地解释了绿茶能阻止癌细胞扩散的原因。 198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联合开展了人类医学史上规模最大、最全面的、有关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关系的“中国健康调查”。在我国24个省的69个县开展了第一次健康调查,包括上万居民的膳食问卷和血、尿样品的生化检测。1989年又完成了第二次调查。两次空前规模的人群调查,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即中国的膳食结构是最健康的。调查发现,中国传统膳食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癌症、糖尿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发生。20世纪80年代,中国居民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西方,与膳食结构密切相关。 英国科学家历时10年的艰苦研究,耗资500万英镑,得出“感冒无良药可治”的结论。感冒病毒超过2,000种,要想找到一种能对各种感冒均有预防作用的药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科学家认为应将重点转移到研究如何预防感冒。人类每天都要接触各种病毒和细菌,它们都在不断地变异,导致许多疾病无药可治。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免疫因子组成的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发挥识别、屏障、吞噬、清除作用,与各种传染病相抗衡。所以,保持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稳定和完整,是预防疾病的根本手段。任何一种必需营养素缺乏或失衡,都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许多人都缺乏植物营养素、抗氧化剂与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营养失调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毒侵袭与感染。保持膳食平衡,实质上就是保持体内“新陈代谢”的平衡与稳定。在抵抗外界致病菌与病毒感染方面,膳食营养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人体免疫系统绝大部分功能依赖于饮食,一旦营养失衡,受影响最大、被严重损害的就是免疫系统。 西方的哲学思想在现代农业上的体现就是化肥的直接补充,农药对病虫害的直接对抗。在现代医学上则是外源性营养素的直接补充,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针对病原体的直接对抗。立足还原论、以营养素为基础的现代营养学,在治疗营养素缺乏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却暴露出严重的局限性,因为食物好比是皮、营养好比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脱离食物的基体去谈营养,就只剩下了几条筋。 国际营养学界对膳食指南的认识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从以营养素为基础转向以食物为基础。营养素的发现依赖于人类的认识水平,而食物中富含的“非必需营养素”,如低聚糖、黄酮类、叶绿素、番茄红素、谷维素、茶多酚、香菇多糖和二十八烷醇等,也发挥着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 20世纪90年代,许多研究都满意地显示:食品可以对机体的一个或多个靶目标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食品被认为是有功能的。1996年欧洲学术界提出了“功能食品”的概念,并界定了有关功能。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能提高或增强已发现的食品的健康功能;二是要求能通过食用功能食品,减少人体患病的危险。 欧洲营养学界认为“功能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是大众消费水平可以承受的。食用“功能食品”,可以预防和减少某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1996年,欧洲界定了功能食品的概念,并发表在英格兰医学杂志,食品功能被确定为如下六大领域: 1.食品和生长、发育和分化功能; 2.食品和被作用机体的代谢功能; 3.食品对活性氧化物质的防御功能; 4.食品和心血管系统功能; 5.食品和胃肠生理与消化功能; 6.食品和行为功能与心理功能。 自此,欧洲出现了“营养医学”等学科。2001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来自世界各国的3000余名营养学家经过热烈地讨论,达成了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唐代名医孙思邈强调“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并提出了“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主张。可见,欧洲功能食品的概念与中医传统食疗理念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1]唐·苏敬.新修本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10 月 [2]唐·孟诜原著.谢海洲等校辑.食疗本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年 [3]元·忽思慧.饮膳正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刻本),1990 年 [4]杨永良.中医食疗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 年 [5]施杞,夏翔.中国食疗大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年 10月 [6]冷方南,王凤岐,刘尚义,吴大真主编. 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修订版)[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7 年 4月 [7]張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 年 4 月,第 26卷第 2 期 [8]Bellisle F, Diplock AT, Hornstra G,Koletzko B, Roberfroid M, Salminen S& Saris WHM (editors) (1998) Functional food science in Europe [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80, Suppl. 1,S1–S193. [9]YOUNG J.A Perspective on functional food[J].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day, 1996; 10(1). [10]Marcel B. Roberfroid. Functional foods: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to inulin and oligofructose[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02), 87, Suppl. 2, S139–S143. [11]S. Arai. Global view on functional foods: Asian perspectives[J]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2002), 88, Suppl. 2, S139–S143. [12]Galland L. Functional Foods:Health Effec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Biomedical Sciences Encyclopedia of HumanNutrition[M]:2013:366-371. 赵霖,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微量元素研究室主任,从事微营养素营养生理研究,后任营养科副主任。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央保健局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部特聘“健康教育首席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顾问,中国烹饪协会首席营养顾问。 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国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8篇,国内专业杂志发表90篇论文。著书8本,译书2本。 2003年中国科协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性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 2007年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联合颁发“先进个人奉献奖”。 2010年荣获“老年保健突出贡献奖”。 2010年底获“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先进个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