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经验 |
范文 |
2月29日,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发布《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联合考察报告》,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林江涛教授是“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考察组”中方专家之一。林江涛教授介绍,联合考察组由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等的 25 名中外专家组成,外方组长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布鲁斯·艾尔沃德(Bruce Aylward)博士,中方组长为国家卫健委的梁万年博士。 2020 年2月16日至24日,联合考察组在中国开展了为期9天的考察调研,经内部讨论后形成了最终的报告,报告由病毒、疫情暴发、传播动力学、疾病进程和严重性、中国的应对措施和知识的局限等六个部分组成。报告认为,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这一新发呼吸道病原体的迅速蔓延,改变了疫情快速扩散流行的危险进程,中国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经验。 流行病学特征 林江涛教授介绍,报告披露,2019年12月30日中国学者从武汉金银潭医院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中采集了 3 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对样本进行了泛β-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利用 Illumina 二代测序和 nanopore 三代测序技术获得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新型冠状病毒(nCoV-19)具有冠状病毒家族的典型特征,属于β-冠状病毒。对nCoV-19 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已有的其他β-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一致性比对后显示,该病毒与蝙蝠携带的SARS样冠状病毒 RaTG13 株全基因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 96%。对2019年12月底至2020年2月中旬在不同地点采集的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 104株COVID-19 病毒株,研究人员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具有 99.9%的同源性,无明显基因突变。报告指出,新冠病毒是一种动物源性病毒。目前的全基因组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蝙蝠似乎是该病毒的宿主,但中間宿主尚未查明。 报告认为,新冠肺炎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在感染者和被感染者之间发生传播,尚无新冠肺炎空气传播的报告,且根据现有证据也不认为空气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但在医疗机构中或可存在因医疗操作产生气溶胶而发生空气传播的可能。粪便排毒已在一些患者中得到证实,少数病例粪便中还发现了活病毒,但根据现有证据,粪—口传播似乎并不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其在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仍有待明确。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病例来自武汉或湖北或与之有直接联系,社区传播非常有限,人际传播主要在家庭中发生,联合考察组从聚集性病例调查和一些家庭传播案例研究中获得了一些省份家庭成员间持续传播的详细信息,家庭成员内传播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但广东的初步研究结果估计家庭成员二代续发率为 3%~10%。 联合考察组讨论了所考察的所有地区的院感情况。截至 2020 年2月20日,全国 476家医院共报告2055起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88%来自湖北。尽管存在散在的少数医院暴发,如武汉一家医院有 15 名医务人员感染,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感染并不是新冠肺炎在中国的主要传播特征。联合考察组获悉,大多数医务人员感染发生在武汉疫情暴发早期,当时应对这种新发疾病的物资和经验较为缺乏,医务人员监测数据显示,疫情早期感染风险最高,流调显示,许多医务人员病例可能是在家庭内而非医院感染。 报告认为,中国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措施对新冠肺炎病例和密切接触者进行确认和追踪,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使得确认的密切接触者中绝大多数人都被追踪到并完成了医学观察,1%~5%的密切接触者后来被实验室诊断为新冠肺炎。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医务人员的感染预防,不断修订完善政策,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护能力。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根据目前在中国观察到的流行病学特征,几乎人人易感,尽管可能存在易感性增加的危险因素,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感染后是否具有免疫力。 60 岁以上是高危人群 林江涛教授介绍,截至2月20日在报告的55 92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年龄中位数为51岁(年龄范围2天至100岁;四分位间距39岁至63岁),大多数病例(77.8%)介于 30岁至69 岁之间。其中51.1%为男性,来自湖北的病例占77%,农民或体力劳动者占21.6%。数据表明,18岁及以下人群的罹患率相对较低,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4%。儿童病例似乎很少且病情较轻,19岁以下病例约占总报告病例的 2.4%,极少数19岁以下病例发展为重症(2.5%)或危重症(0.2%)。 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的症状是非特异性的,从无症状到重症肺炎和死亡不等。截至2020 年2月20日55 92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占87.9%,干咳,占67.7%,乏力,占38.1%,咳痰,占33.4%,气短,占18.6%,此外还有咽痛、头痛、肌痛或关节痛、寒战、恶心或呕吐、鼻塞、腹泻、咯血和结膜充血等。新冠肺炎患者通常在感染后平均 5~6 天(平均潜伏期5~6天,范围1~14天)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和发热等症状,多数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患者为轻症并可痊愈,约 80%的实验室确诊病例为轻症和普通型,包括无肺炎或肺炎患者。13.8%的患者为重症,重症患者存在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 次/分钟、血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300和(或)24~48小时内肺部浸润>50%;6.1%的患者为危重型,危重型存在呼吸衰竭、脓毒性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已有无症状感染报告,多数报告时无症状的病例随后会出现症状,但真正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尚不明确,但相对较罕见,也不是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 林江涛教授介绍,报告指出重症和死亡高危人群为年龄60岁以上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癌症等基础性疾病者。截至2月20日,55 924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有2114例死亡,粗病死率为3.8%;疫情暴发早期的粗病死率较高,1月1日至10日间发病的病例,粗病死率为17.3%,随着时间推移,2月1日之后发病病例的粗病死率降至0.7%,这得益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改善。病死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者病死率最高,为21.9%;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分别为 4.7%和 2.8%;退休人员在各职业人群中病死率最高,为 8.9%;无合并症的患者病死率为1.4%,有合并症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其中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3.2%,糖尿病为9.2%,高血压为8.4%,慢性呼吸道疾病为8%,癌症为7.6%。 根据现有数据分析,从全国来看从发病到实验室确诊的中位时间从2020 年1月初的12 天(8~18 天),已缩短到2月初的3天(1~7天),在武汉则分别为15天(10~21 天)和5天(3~9 天),这些研究有助于更早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例以及确认和追踪密切接触者。根据可用的初步数据,从发病到临床痊愈的中位时间轻症约为 2 周,重症或危重症为 3~6 周。初步数据表明从起病到进展为出现缺氧等重症的时间为1周,死亡患者中发病到死亡的时间范围为 2~8 周。 采取有力干预措施 林江涛教授介绍,报告认为中国采取了坚定有力的综合性非药物性干预措施,非常有效地切断了病毒传播途径,为全球应对新冠肺炎提供了重要经验。这些措施包括:开展积极主动监测,迅速发现并立即诊断和隔离病例,严格追踪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引导民众理解并接受上述措施等。 报告认为,中国的全国防控工作由前期在武汉等湖北重点地区快速上升到当前对全国疫情的全面控制,期间有两个重要事件,一是 2020 年1月20日,新冠肺炎纳入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和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标志着由前期的局部防控进入到依法全面采取各项控制措施的转变;二是2020年2月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中国防控工作进入疫情防控与全面恢复社会经济正常运行统筹的兼顾阶段。 报告介绍,中国全国防控工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围绕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防输出、全国其他地区防输入的防控目的,以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预防扩散为主要策略,采取启动响应和多部门联防联控,关闭市场,确定病原体等防控措施。1月3日中国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1月10日分享了毒株全基因组序列,制定下发诊疗、监测、流调、密切接触者管理和实验室检测方案,开展了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研发了检测試剂盒,严格了野生动物交易和活禽市场监管等。 第二阶段,围绕降低流行强度,缓疫削峰的防控目的,在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采取了积极救治,减少死亡,外防输出的主要策略,在全国其他地区采取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群防群控的主要策略。第二阶段采取的多项综合性防控措施包括在全国关闭了野生动物市场,隔离了野生动物繁育养殖设施;实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申报制度,采取依法监测与交通场站检疫;1月23日武汉实行严格限制交通的措施;完善诊疗和防控技术方案,强化病例隔离救治。全面落实“四早”“四集中”,确保应治尽治,对密切接触者和重点地区人员隔离医学观察;实施延长春节假期、交通管制、控制运能等措施,减少人员流动,取消人群聚集性活动;动态发布疫情和防控信息,加强公众风险沟通和健康宣教;统筹调配医疗物资,新建医院,启用储备床位和征用相应场所,确保应收尽收;生活物资保供稳价,维护社会平稳运行等。 第三阶段,围绕减少聚集性疫情,彻底控制疾病流行,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全国范围内以统一指挥,分类指导,科学循证,精准施策为主要策略。其中,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突出“救治”和“阻断”,强调继续做实做细上一阶段“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等各项措施,其他地区采取以风险为导向的地域差异化防控措施,强化流行病学调查、病例管理和高危场所聚集性疫情防控。同时,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管理,出台“医保支付、异地结算、财政兜底”的医保政策,全国对口支援武汉等湖北省重点地区,迅速遏制疾病流行,全面开展检测、药物、疫苗、疾病谱、溯源等应急科研攻关,普及防病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和技能,分类分批有序复工复产,逐步全面恢复社会正常运行。 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林江涛教授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立即启动了国家应急响应,成立了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报告认为,面对这种前所未知的病毒,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 疫情之初,基于围堵策略的防控措施是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体温检测、佩戴口罩和洗手消毒等。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对疾病认识的深化,采取了更加科学、基于风险评估的防控措施,各省、市、县甚至社区根据各自特点、机构能力以及新冠病毒传播情况,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在防控策略基本原则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对新冠病毒、新冠肺炎以及防控措施的新认识,不断完善具体措施,尽可能迅速地遏制病毒传播。中国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迅速分离了致病病毒,建立了诊断方法,确定了传播途径和潜伏期等关键传播参数,为中国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为应急响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各省市和军队向湖北省和武汉市派遣了40 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了大量宝贵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医疗器材。面对此次疫情中国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信念,他们接受并坚持了暂停公众集会、长达月余的居家、禁止旅行等最严厉的遏制疫情传播的措施。 报告认为,中国采取的果敢措施有效遏制了新冠病毒这一新的呼吸道病原体的迅速蔓延,改变了疫情快速扩散流行的危险进程。联合考察组比较了各省的粗发病率,估计中国采取的政府主导的全社会防控措施,成功避免或至少预防了全国范围内数十万病例的发生。同时,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下降显著地保护了国际安全,构建起了防止疾病国际传播的强有力的第一道防线。在充分肯定中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成绩的同时,联合考察组也发现中国在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领域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包括消除阻碍及时开展早期预警和快速应对,短时间内大幅扩容隔离和救治能力,优化医疗机构一线医务人员防护,加强关键优先的科研领域协同合作,促进与国际社会共享关键数据等。 林江涛教授介绍,报告最后对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五点建议:一、考虑经济活动恢复、旅行限制逐渐解除、学校重新开学带来的新出现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风险,应继续维持基于各地风险评估程度的适当的应急管理方案;二、密切监测,分阶段有序解除限制措施,先复工和返程然后复学,直至最终取消其他限制措施;三、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协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公共卫生部门、医疗机构和社区联动机制,持续保持警惕,随时遏制疫情反弹;四、重点开展应急响应和风险管理决策相关研究,识别家庭、机构、医院和社区传播的危险因素,组织不同年龄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尽快在武汉开展新冠肺炎动物疫源综合性调查,开展集中研究项目,快速确定最有效的诊断和血清学检测方法,测试现有抗病毒药物和各类疫苗载体,参与多国试验项目;五、中国作为对新冠肺炎了解最多的国家,应持续系统地实时分享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结果与经验,帮助全球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专家简介 林江涛,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长期从事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和人群防治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等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