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文化“乡愁”
范文

    刘永健

    许多行内的朋友对我说,你的水彩画面要我们相信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服饰、自然风景、建筑群、静物……在每一种状态下都在思考某一形式的人类情感,这也许就是现在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特别多样化的美学。无论赞美的情感是否由当代艺术表现的感情所引起,或者赞美画家自己的感情由无生命的对象做出了拟人化的描绘,把建筑、静物等无生命的体块改造成生气勃勃躯体中的诸多躯干,一种亲身体验的内在紧张使我们又回复到自身。这种提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相同的,有生命的东西(即人的精神)任何时候都称得上“美”。于是艺术就显而易见地扮演了一个形而上的角色,它代表着事物科学观点对立面的万物有灵论,展示了事物的含义是有别于它们本身面貌的。将作品本身的描述被认为是技术性的而置之不顾,美学再也不特别地光顾艺术作品了。这样,理论便能证实一件作品的含义是这一回事而不是另一回事了。因为一件作品的含义将依赖于它对某一个特定观众的启示,(在这里指同语言习惯的规则一致的东西)我在作品中的情感觉悟是所有此类主张中唯一诚实的结论。《趟过清水河》、《吉祥》要比《透过岁月的目光》更完美地表现了觉醍的意识。《沐浴阳光》、《残荷系列》更富有宗教感情色彩一这些事物有关的争论是荒唐的,这就像在一个严格的比较条件下,一个人认为星期一是忧郁的一天,另一个人则认为是快乐的一天一样。如果考虑到艺术是与个人有关的话,肯定不存在什么争端了。于是人们继续进行一般的美学讨论,就文学谈文学,就音乐评论音乐,询问什么是艺术作品,而不谈及艺术作品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他们所关心的,完全像在科学领域一样,都是特殊事实的各种问题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评论、教育和辩论将成为不可能的事。

    无法证实好的艺术作品没有可供区别的一般特征(特征就是在坏的作品中或者在做得好的东西中,不管它是否一件艺术品也找不到),人们可以只注意到美学家试图提出这些特征时所发生的事。有时候美学家以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例如,用艺术理论来代替创作。对某种艺术来说(不论好坏)可能被看作是社会设立的,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它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社会效果?在什么情况下更显得繁荣?有一种现象,即艺术可以用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以作技术的研究。美学家经常提到的特征、统一、结构、和谐,是一般类别而不是什么艺术作品特殊的东西。我们已经指出,美学家可能不知不觉地一直保持着那种思路。但提到的绝不是什么美学特征,有时候(也可能是受到启发)试图把适用于某种艺术的评论方式扩大到适合一切艺术中来。这样,如果好的艺术作品被说成“发展了主题”,我们知道在绘画中是这样,我们也许会感到能否在评论作品时创造出一些有意义的词汇来。尽管我们早已认为我们确指的是些完全不同的东西,但是我们怎么可以把这个方法用到创作上去呢?同样,“平衡”在绘画艺术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它们是否能具体地使用到创作上去呢?美学家多半不这样做,只是在谈论忧郁和自负的废话。

    我认为自己的水彩画创作中情感选择不是主观的,而恰恰是不同艺术深入的专门研究,以正当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及与更多艺术作品本身的真正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就是艺术本身。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在想、说和做,不管公开宣称的理论观点是什么,情感因素已经包含在我们的文化中。当然谈到这个问题,画家试图强调道德(以前的那个道德),但更重要的是,以前的道德在较大程度上现在已经消失了——这标志着一种衰退,一个严重的文化损失。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3: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