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刻铜工艺尤称绝响的 几个清代印香炉的考释
范文

    李杰森 刘韵涵

    

    

    

    中国古时候用香炉焚香,多用于宗教祭祀活动,后加盖做成熏香,用于书房闻香。为计时起见,把极考究的芸香材料做成粉,“印”制成图案,放在多层印香炉具中暗燃,既计了时,又香了书房。印香的各类炉具中,有一种颇具趣味的方型印香炉,炉具镂空精美,四壁书画铜刻,被刻铜文房研究专家周继烈先生首次收藏并发表了研究成果。

    周先生的《雅玩掇英》(图1),2004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周先生的论文中,给出了印香炉的构件拆开图(图2)。

    从图2可知,从右边数过来的第一件是炉盖,它由两部分焊接而成:弧型边缘的长方体焊接在直角边缘的长方体之上。前者为了透风把顶部镂空,后者可以严丝合缝的盖在下一层印香炉之上。第二件是炉子,香印在此暗燃。第三件放印模及其他附件。第四件放芸香等香料。第五件压板和第六件铲子都是附件,是制作香印时使用的工具。

    按照规定的层次方位,将以上第一至第四件盖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精美的四层白铜印香炉工艺品。由于层次和附件较多,历经近两百年的变迁,图2所示的这个精美印香炉被完整收藏并拍出照片来,实属不易。所以笔者觉得应对周老师及拍摄者表示衷心的感谢。2008年,笔者在昆明古玩市场,买到类似图2但是方型、缺少第一层和第三层及附件的一个残缺印香炉,因第二层图画上有题跋文字,现在已成为文物,是十年来笔者研究印香炉刻铜艺术的枕边之物,其精美和文物考证价值,不输于任何一个完整的清代印香炉。美学原理中有一则“残缺美”的说法,此说我深信之不疑。

    周继烈先生对他首藏的这只“福禄寿印香炉”作了如下评价:“本文附图之印香炉,做工亦极精细,镂空炉盖、香印、炉身下部、镂空精绝细致,炉身四面之刻铜工艺尤称绝响”。

    这是对印香炉艺术品的综合概括评价:第一,器身要“镂空精绝细致”;第二,炉身四面之刻铜工艺要“尤称绝响”。具备这两个条件,才是高规格的白铜印香炉。笔者试举例论证之,先说周先生首藏的“福禄寿”印香炉,再说笔者十年前收藏的残缺印香炉。

    一、“福禄寿”长方型白铜印香炉

    说来也巧,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偶然得知:周继烈先生首藏的这只印香炉现被润土(网名)先生收藏了。在此之前我只知道第二位收藏者是竹林八贤(网名)先生。如此说来,我首先要祝贺第三位收藏者润土先生,并感谢他为我们提供印香炉的最新信息和最新照片。润土先生说:“他所收藏周继烈老师的旧藏,盖上是‘福禄寿篆书,炉身一面为九才女图,一面为五子登科图,一侧隶书铭60字,一侧小篆铭48字。周老师说它刀刻如书写,画刻尤精。炉高14.8CM,重达1750克。多年来见过不少刻铜印香炉,无论是体量还是刻工竟无出其右者”。我认为此说非常贴切,评价十分中肯。我的文章将进一步补足前人未披露的细微末节,由此揭开这“过眼烟云”的尤物的最后一层面纱。

    先看看盖上的“福禄寿”镂空篆字:(图3 )

    再说镂空工艺,图3是此炉顶部镂空“福禄寿”图案,如与丁月湖(1829 - 1979)印香炉镂空技术进行对比,也不会失色;如与笔者收藏的白铜水烟壶镂空梅花外罩(图4)相比,亦各有千秋。

    由此可见,大约在道光年间,精致的镂空技术已经在水烟壶、印香炉等实用器物上得到广泛应用。代表了镂空技术的最新成就。在当年技术不发达的清代中晚期,用手工和半机械制作此类物品,即使在现代制作也非易事。没有国之工匠是做不出来的。

    再次来看看印香炉四周的刻铜工艺。

    1.篆字文字格言铭(图5)

    君子胸中所常体,不是人情是天理。

    君子口中所常道,不是人伦是世教 。

    君子身中所常行,不是规矩是准绳。

    (春日节录格言)

    2.隶字文字格言铭(图6)

    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

    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敬守此心,则心定。

    敛抑其气,则气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

    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

    (春日偶录)

    以上两幅格言,均出自清金兰生(字缨)所编述的《格言联璧》。据作者金兰生自序:余自道光丙午岁(1826年,道光二十六年),敬承先志,辑《几希录续刻》。刻工竣后,遍阅先哲语录,遇有警世名言,辄手录之。积久成帙,编为十类,题曰“觉觉录”。惟卷帙繁多,工资艰巨,未能遽(立即)付梓人。因将录内整句,先行刊布,名“格言联璧”,以公同好。至全录之刻,姑俟异日云。咸丰元年辛亥(1851年)仲夏山阴金缨兰生氏谨识。

    由此可以得知:咸丰元年(1851)《格言联璧》刊行后,在“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贫富,家家置之于案,人人背诵习读”的背景下,本印香炉书铜者,在咸丰元年(1851)将这两段格言书入印香炉之中。也就是说,笔者将这个印香炉制成时间初步考订为辛亥咸丰元年(1851)。以后还要论证此件印香爐与其他印香炉的制作年代,在此暂且不论。

    3.五子登科图(图7)

    4.九才女图(图8)

    笔者曾收藏过不少刻铜墨盒,也见过数百千计的刻铜墨盒精品,觉得没有一件精品能比此印香炉更精美,故称之为绝响。因为用具体的字眼赞美它已太苍白无力了,所以也十分同意周继烈先生用“镂空精绝细致,刻铜工艺尤称绝响”来评价这个印香炉。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光赞美货好还不如去比货和识货。正是:深潭羡魚,不如退而结网。于是十年来对此印香炉进行了断断续续的研究,直到今日才将研究成果及心得集结成文,投交《艺术中国》杂志曹。近日两位同事朋友倏忽而逝,我心中暗以此文告慰老友,深感吾生亦垂垂老矣!

    二、庚戌年作于汉皋的方型印香炉

    2013年,笔者在《艺术中国》第6期发表一篇论文,题目叫《铁生书画铜刻四器》。其中第3段提及“庚戍年作于汉皋的残缺印香炉”,摘录如下:“2009年春节刚过,我在昆明古玩城,买到一个残缺印香炉,虽然残缺失了两层,但从遗留部分看,其书画刻艺术价值很髙,更难得的是留有题跋,在题跋中留下了庚戍年(1850)年款,给晚清印香炉研究提供了断代资料。这是已发现的近代铜刻器具中年代较早的一个,这对近代铜刻器的断代,有重要参考价值。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此印香炉的诗、书、画、刻者正是湖北嘉魚通才铁生刘凤山。这种判断有什么根据呢?那就让我们对比一下铁生书刻《爱书歌》上的文字和残缺印香炉上的文字,我们立刻就发现:此残缺印香炉上留下的字和铁生在《爱书歌》铜墨盒上留下字,书风不仅相似,而且同一个字(例如“书”“处”等字)的字体竟是毫厘不差。所以笔者认为:这个残缺印香炉也是铁生的诗、书、画、刻,是研究铁生刘凤山书、画、铜刻作品的第三个标准样本。顺便一提:笔者正组织业内高手,想把此印香炉修复如旧,让铁生的传世作品重放光芒,也彰显当今铜刻高手的铜刻技艺。

    此残缺印香炉原被南京的一位藏友收藏,后来被送给了一位古董摊贩子, 2009年春节初六的早上被带到昆明古玩城出售,竟被我一眼看中,作为残缺珍品收藏起来,避免流出圈外而失去极佳的研究机会。收藏的故事就是这么神奇:铁生传世作品很少,至今也只发现四件,而我却占有了其中的三件,使我的研究具备了必要的实物条件,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这个残缺印香炉是什么样子?看以下图9至图12几张照片,读者就会明白。因为缺少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层件和第三层件,所以拼起来的每张图都显得不完整,第9图称为五子登科图,是因为缺失的第三层中可能画了一个学生,与第二层中的两个学生(露出了头部),第四层中的两个学生(露出脚者和下半身者),加起来是五个学生和一个老师,所以把此画也定名为“五子登科”。如果与图7中的“五子登科”进行画技刻技对比,或许会得出结论:这两幅“五子登科”可能是同一人书画,同一人刻制。这人就是铁生刘凤山!(图9)

    第10图称为仕女桐下观书图是因为第一层中可能有许多桐树枝叶,第三层中可能有一个仕女(已露出部分头髪)挨着另一个位仕女在观书。请把这幅画和图8的九才女图进行比较,并说说你内心的感受。笔者就不赘述了。

    第11图称为“江城夜气”七言律诗,是因为第一层从右至左缺失八个字,第三层缺失二十一个字,图11中总共有五十六个字,所以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是流行的名诗,是书铜者所写的诗,笔者已在网上公布,希望高手补正全诗,笔者也曾牵強补正了一首,但总觉狗尾续貂。至于第一个字补作“江”,只是为本诗取名而已,并不作可靠定论,但有怀念原作者铁生刘凤山是“江城”(武汉汉阳)人之意。

    同样道理,把图12称为“却道蓬莱”七言律诗,补正了第一个字“却”,只是为了取名而已,没有任何可靠证据。

    把图5、图6、图11、图12组合在一起,笔者认为铁生刘凤山在展现他的篆书、隶书、行书等书法技艺。所以笔者一直期待他的草书和楷书会在刻铜作品中出现。

    读者如有兴致,请参照图7“五子登科”图中的人物形象把图补画出来,或者直接由当今刻铜高手宋国柱先生将此缺失的两幅画补画补刻出来,那是非闾里之荣、邦家之光了。对弘扬中国传统的铜刻艺术有着重要意义。

    我很珍视这个残缺印香炉,至少有四个原因:第一,它的题跋(见图9右上角)为此印香炉提供了确切年代:庚戍(1850);确切地域:汉皋;确切斋名:新铭馆。第二,它残留的行书字迹,与《爱书歌》中铁生刘凤山的字迹相似,笔意相同,所以推断此印香炉的书画作者均是铁生刘凤山。第三,这个残缺印香炉书画虽不完整,但它是可以与“福禄寿”印香炉对比研究。它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印香炉之刻铜艺术绝响。第四,如果此件不是残缺件,它被南京藏友收藏之后,我也不可能再获得收藏的机会了。因此我把它作为可遇不可求的收藏品。

    下篇将要论证:这两件印香炉及其他两件印香炉都是铁生刘凤山在他的有生之年的书、画、刻铜作品。

    三、来自苏州市拍卖会的清代白铜印香炉花落谁家?

    2011年6月,苏州市吴门拍卖有限公司,推出2011春季艺术品大型拍卖会。有“香云吉金”专场,其中一件“白铜熏炉”,语焉不详,实为清代白铜印香炉。所介绍的文字很简单:“正方形边长75毫米,四层总高105 毫米。内带香具。器身阴刻赏菊饮酒图及诗句”。所给的照片只有一张外形图(图13)。

    2014年,笔者才得知以上拍卖信息,错过参拍机会。求助信息无门,求征照片无果,求知花落谁家。真如李白所言:“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无耐之下只好沉下心来,通过一张照片开始了长途考证。

    1.似曾相识的白铜印香炉

    此印香炉上刻有图画“赏菊饮酒图”。一位老者坐在芭蕉树下饮酒而乐,一个书童把刚摘下的菊花递给老者,菊花之香气还引来一双蝴蝶乱飞,把秋天芭蕉树下赏菊饮酒的场面渲染得淋漓尽致,线刻的图形生动传神。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清代书、画、刻俱佳的刻铜艺术精品,似曾相识的感觉,使我们加大了考证的力度。

    从图13右侧模糊楷书方阵出发,考证出方阵由以下六十三个字组成:

    品诣常看胜如我者,则愧耻自增;

    享用常看不如我者,则怨尤自泯。

    家坐无聊,当思食力担夫,红尘赤日;

    官阶不达,须念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丁酉冬日录格言口口。

    由右自左的前七行楷书,每行九字,共六十三个字。最后一行九个字,由上至下判读为:丁酉冬日录格言口口。

    这一行字太重要了,首先敲定此印香炉刻制于道光十七年(丁酉1837)冬季;其次确定了楷书铭文来自《格言联璧》。

    2.道光年间刻制的白铜水烟壸与白铜印香炉

    白铜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优秀铜合金材料。清嘉庆年间,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谈到云南白铜器作坊的生产情况:“白铜面盆,唯滇制最天下,自四牌坊(今昆明正义路中段)以上皆其店肆。夫铜出于滇,滇匠不能为大锣、小锣,必买自江宁,江宁匠自滇带白铜下,又不能为面盆如滇之佳,水土之故也。白铜制器皿甚多,虽佳亦不为独绝,而独绝者唯面盆,所以为海内贵。称为云白铜。”道光年间,今汉阳、荆州、沙市一带(古称汉皋)有许多打铜作坊,生产许多铜器,使用的白铜材料,洁白如银,在印香炉、水烟壶中广泛使用。例如汉阳汉正街上姚春和所制的镂空水烟壶,由汉阳人铁生刘凤山刻制(图14)。

    还有一个刻制于壬寅年(1842)的白铜水烟壶,见图15,制作地方是汉皋,刻制人是叶名沣(1812-1859),號润臣,汉阳人。

    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是鸦片战争的前夕,中国处在即将经历巨变之前的平静当中。这一年制成的“丁酉春日”白铜印香炉,见图13,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书画刻铜器。笔者把刻制于道光年间的以上三个刻铜器放在一起比较研究,有三个目的:第一,印香炉和水烟壶在道光年间已在汉皋地区制作流通。它们所使用的材料,从成色看是同一种白铜材料。第二,出生在湖北嘉鱼县的铁生刘凤山和出生在汉阳的润臣叶名沣,都以匠人和文人身份参加了道光年间的书画铜刻创作,刻过水烟壶,且有实物及刻名字的证据。第三,后来成为刻铜“泰斗”的陈寅生(1830-1908),在这个时候才十多岁,不可能参与道光时期的刻铜制作。

    3.铁生刘凤山留名的刻铜器举例

    铁生刘凤山缺乏商业广告行为,也不重视用署名标明其原创性,所以他很少在刻铜作品上留名。经过多年求索,笔者才收到铁生签名的四件刻铜器,本文考释的这四件印香炉是没有签名的铁生刘凤山书画刻铜器。现将有铁生签名的一部分刻铜器展示在图16、图17之中。

    铁生刘风山在多功能文具盒及镂空梅花内的白铜水烟壶上分别书刻过《爱书歌》,且留下了姓名(图16)。

    铁生刘凤山还在另一个白铜水烟壶上,书刻赵孟俯天冠山二首诗,并留了名(图十七)。

    升仙台

    仙台高几许,时时覆云气。

    一去三千年,令人每翘企。

    灵湫(上有亭名听雨):

    灵湫不受污,深浅何足计。

    小憩松竹鸣,萧萧山雨至。

    (书于进思之轩,铁生)

    4.丁酉白铜印香炉与庚戍白铜印香炉形制相似

    丁酉白铜印香炉正方形边长75毫米,四层总高105毫米,笔者量了一下所收藏的庚戍白铜印香炉,正方形边长80毫米,两层总高55毫米。如按四层计算,总高度应估计为100毫米左右。考虑到测量误差,可粗略认为二者尺寸相似、体量相同,炉身上下镂空部位图案相同,都是同一尺寸的正方形炉体,是同一模具(如果当年制造时有模具)生产的小批量产品。

    5.丁酉白铜印香炉与庚戍印香炉的画风相似

    从拼图18可以看出,上半幅画的是芭蕉下饮酒赏菊图,下半幅画的是五子登科图,意境不同但人物头像、毛发乃至衣饰的画法相同,而刻工也相同。所以笔者认为此两个印香炉的书画刻都是铁生刘凤山所书画刻作。

    6.铁生刘凤山多体书法题刻的重要意义

    笔者在上篇中说过,铁生刘凤山在铜器上展现他的书法和刻技是全方位的,包括有篆书、隶书、行书、行草书,现在有了楷书,至于铁生刘凤山在吸烟器及水烟壶上写刻草书的示例已屡见不鲜,笔者在《铁生刻铜四器》(艺术中国》2013第6期)一文中早有披露,无妨在此转发一张照片,以飨读者。见图19,这是王羲之十七帖中的第六《服食帖》:“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汉客次)。这是铁生刘凤山临写并刻王羲之草书之范例。至今所见,在铜噐上刻草书的示例并不多,写好草书不易,刻好草书更不易。在另一个水烟壶上,铁生又题刻了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之《郗司马帖》和《积雪凝食帖》,就不再赘述。

    四、癸丑春月题兰亭序印香炉

    2018-09-13“乐艺会”有一篇刻铜印香炉收藏家润土先生的大作《香篆风雅事妙印香炉》。据说润土先生曾在《收藏与拍卖》杂志上也发表过有关印香炉的文章。笔者来不及找到该杂拜读大作,仅仅从网上查获的这篇文章中,摘录一段文字:

    “(润土)收藏的第一件刻铜作品就是一座白铜印香炉,该炉一面刻《兰亭序集》节录文字,字字珠玑;一面刻山水风光,意境悠远;一面刻喜上眉梢,心存高洁;一面刻秦砖汉瓦,铁笔金石;盒盖为镂空的篆书‘贵寿无极。整件作品秀雅端庄,置于案头,文人气息油然而生。”

    笔者在此借用了润土先生癸丑印香炉的四帧照片(见图20至图23),特此申明并感谢润土先生的大力支持。

    1850年的十二月十日这天,洪秀全等人在广西金田村起义,1852年冬天,接连攻克了湖北的汉阳、汉口和武昌等地,印香炉的生产基地汉皋一带,处在枪林弹雨的战乱之中。次年咸丰三年,即1853年之“癸丑春月”,铁生刘凤山没有忘记1500年前王羲之们“曲水流觞”的那场诗酒雅集,那是发生在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一次修禊活动。于是他刻制了“癸丑春月题”的这个白铜印香炉。在临写并刻《兰亭集序》七行,每行十一个字时,按照他的老惯例,末尾行占用了“癸丑春月题”五个字。可是他并没有发现,也许他已经发现但来不及改正,他在书写“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这段文字时,竟然把第一个“会”字写漏并刻漏了。笔者认为,内乱当头、外辱日重的日子里,由于心情散乱,所以铁生刘凤山所刻的四个白铜印香炉,不可能件件都是精品。

    图21之文字结尾有“癸丑春月题”五个字,这五个题字也很重要,根据这几个题字,笔者确定此印香炉刻制于1853年,并命名为“癸丑(1853)春月印香炉”。

    至此,我们考证了四个清代白铜印香炉,如按年序排列是:

    甲,丁酉冬月印香炉(1837)

    乙,庚戍仲口月印香炉(1850)

    丙,长方形福禄寿印香炉(1851)

    丁,癸丑春月印香炉(1853)

    铁生刘凤山1863年去世,他生前的三十年,基本上是道光年间,刻制了以上四个白铜印香炉(或许还有许多未发现的),既合情又合理。

    如按作品的相似性,证明都是铁生刘凤山所书刻的逻辑关系是:

    1.庚戍仲口月印香炉(1850),李杰森:“鐵生铜刻四器”(2013第6期《艺术中国》丁酉)。首订为铁生刘凤山书画刻。

    2.丁酉冬月印香炉(1837),图18之人物相似画风相同。

    3.长方形福禄寿印香炉(1851),与2炉都有《格言联璧》铭。

    4.癸丑春月印香炉(1853),与1炉、2炉、3炉型制年代同

    以上四个清代印香炉为道光期间(含道光末年和咸丰元年)所作,材料相同,年代几乎在1850-1853年之间(1837者例外),画风相似,型制相同,更有格言多、书体多、尾款同等铁生刘凤山习惯,所以都是铁生刘凤山的作品。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