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美术教学灵感的重要作用 |
范文 | 谢 雾 周 瑶 摘要:目前我国基础美术教学研究中有关探讨美术教学灵感作用的文章还鲜为人见,本文根据基础美术教学活动的一般过程,阐述了美术教学灵感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激发与生成这种重要而特殊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基础美术教学美术教学灵感作用 一 灵感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基础美术教学创新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研方法。 关于灵感,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当数陆机的“感应”说:“感应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在西方最有影响的当推柏拉图的“迷狂”说:“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科里班特巫师们在舞蹈时,心里都受一种迷狂支配;抒情诗人在做诗时也是如此。”。这种“感应”或“迷狂”的灵感,在艺术创作中就犹如闪电突然把想象的大地照得通明透亮。原来是混乱的图景,突然变得井然有序;原来是阻塞的思路,突然变得条条畅通;原来是陈旧的意象,突然变得新意迭出;原来是乏味的线条。突然变得趣味盎然;原来是片断的旋律,突然连成了一个整体……可见灵感在复杂的艺术创作活动中瞬间便能把艺术家的审美想象提升到了一个深刻而动人的境界,它对艺术家的创新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学也是一种审美的艺术活动。在那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一样离不开教学灵感。而且这种教学灵感是师生间在教学过程中最具创造力的动态展示,是师生、尤其是教师用整个生命与教学活动相撞击而产生的创新火花。因而其教学灵感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审美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事物或因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某个教学难题得到很好解决的精神活动。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阐明的,教学是指“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所以在美术课程中,如何遵从美术教学规律展开师生活动,如何开发审美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在教学中带些“空灵”、有些“悟性”,就涉及到美术教学灵感的命题了。 二 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课前预先设计和安排好的教学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学生、教学方法、课堂情境等的不同而出现难以预料的结果,或者是优质的教学效果或者是完不成预期的教学目标。究其原因很多,如授课形式、上课场地、教学内容、教师水平的不同等,但我们认为美术教师对“教学艺术”的把握,尤其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学灵感”作用的重视与否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美术教学灵感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勿庸质疑,美术教师对教学灵感是难以预测或预先设计的,这是因为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教师的心绪、学生的表现、课堂秩序、教学方法等都会影响其教学灵感可能的激发或缺乏。如湖南省第三期美术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李琼老师的《色彩真有味》示范课,在正式比赛前的试讲和教案设计中,我们根据李老师的个人能力与基本条件,大致估计了其课的基本效果。但是在正式上课中那短短的45分钟里,我们却惊讶地发现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其教态、声音、笑容、演示等随着与学生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自然、和谐、流畅,并最终获得了在场老师的一致高度评价。在课后的研讨会上,老师们就李老师的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她的一番教学感言更是引发了一阵讨论的高潮。她说:一走进这陌生的环境,面对着陌生的学生以及众多的同行时,心理的压力很大,但随着第一个教学环节的实施——“竞猜水果的颜色和味道——探究酸、甜、苦、辣与美术作品的联系”时,课堂上学生们的积极抢答,尤其是回答问题时能用很多优美的句子和时下流行的形象来比喻,不仅给她的教学增添了亮色,也激发了她的教学灵感,从而确立了自己上课的基调,鼓舞了自己成功的信心。会上老师们对其课的成功经验总结道:首先是学生们对美术课的活动有兴趣,对新老师上课充满了期待;其次,李老师的课安排有序,如在课堂上组织同学先用彩笔画脸谱,然后分组PK比赛等,使学生们都沉浸在“寓教于乐”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与智慧;再次,学生们的热情投入与丰富的想象力也感染了教师,这种师生“互动”的良好情绪又撞出了相互间的教学灵感,最终成就了一堂优秀的示范课。从这堂课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一旦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活动撞出了教学灵感。其教学过程就会最优化,教学就能获得它最大的效益。这是其一。 其二,美术教学灵感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和构思创新。我们说,美术教学灵感就像一根串起珍珠的红线,能把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我们仍以李琼老师的示范课为例,根据我们与李老师共同备课、试讲的亲身经历,她在正式上课前一共试讲与修改了五次教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取舍、课件的制作等都一直处于不断修改的过程之中;换句话说。可谓一直到正式赛课,李老师都仍在边教学边修改,这样就使得她对整堂课的把握一直处于构思创新或要求超越现状的态势之中。也正是这种“一触即发”的态势以及她对课堂的整体把握。使她刷新了自己教学的新纪录,提升了自己教学的新境界:从她积极参加赛课挑战自我,到她努力寻找教学的创新机遇,再到整堂课师生间良好的互动配合。直至教学活动的超常发挥,最后便成就了她对教学的整体把握和构思创新的圆满完成。 其三,美术教学灵感能使教学过程达到高效率和高速度。这主要是指美术教学过程中,因教学灵感的爆发作用,使得活动中的师生不仅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更体现了教学信息流通量大且快捷的特点,自然其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成倍地放大了,其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加速了。如山东省有节《环保时装秀》的课就很典型,师生们不仅在课后的几天里仍津津乐道地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更重要的是该课带给学生学习的效率与速度之惊人。如通过该课,学生不仅学习了环保与时装的有关知识,还学习了要如何“秀”以及如何开新闻发布会的有关常识。一堂有着如此多教学内容的课,正常地说。倘若其教学过程中没有师生教学灵感的“摧化剂”作用,要想成功地完成是难以想象的。 三 我们说灵感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引伸到审美活动或美育领域,它也就成为了美术教学中一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因而美术教师能否敏锐地把握与充分利用好这一重要而特殊的教学资源,对于课程活动中师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教学灵感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其“灵感就威了最具决定性的创造力量”。那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应怎样来激发与生成这种重要而特殊的教学资源呢? 第一是美术教师对本职工作的成就感要有执着的追求。这里说的成就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美术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成就感要有执着的追求;二是指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专业的成就感要有执着的追求,只有这两个方 面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和谐发展,才能使自己从“合格”上升为“优秀”的美术教师,才能为目标不懈努力,才能充满自信。正如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也只有这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才能激发美术教师生成更多的创新灵感,取得更大的工作绩效。如湖南省湘潭市有位省级高中美术学科专家,不仅从教20余年桃李满天下,而且每年为其所在学校带美术高考特长班。现已为省内外的许多高等美术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的美术特长生;与此同时,这位美术教师还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坚持艺术创作及教学创新,学识水平不断提升。如他目前正在美术高考特长班试验着的“模糊教学法”。就常常让他不时地生成出诸多的教学灵感,其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我们认为,这就是敬业精神与成就感的体现。 第二是美术教师要热爱、关心、理解学生。这既是一名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也说明美术教师的形象与教学灵感必然是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中生成的。如有位美术教师上《花样》一课,这是一堂民间美术课。此课涵盖了我国南北各地的剪纸、刺绣、蜡染等。学生很感兴趣也很喜欢。这位美术教师便针对学生与学校的实际,要求学生将自己家中收藏的剪纸、蜡染壁挂、湘绣的服饰以及剪纸、湘绣用的工具材料等带进课堂,教师也带来了自己收藏多年的本地的剪纸、湘绣、湘西的蜡染等物品。通过组织学生观赏、触摸、讨论并动手尝试,再加上教师的点评与必要的技法演示。不仅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效果也非常好。这就说明教师如能热爱、关心、理解学生,他就会尊重与灵活利用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实际来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就能创生出新的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生成美术教学灵感,使教学贴近生活、走近学生,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体会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是美术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与随机应变能力。原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教师必须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他能够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原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指出:“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活动都是最细微的表现,都应逃不过教师的眼睛。”这都说明在教学过程的师与生的交流与互动中,面对学生的心理、情绪、表情的变化和波动。教师都应能敏锐地察觉与做到随机应变。如有位美术教师在上泥工课《小小食品店》中,教师首先与小学生简短地聊天,以了解他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引起了小朋友们个个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要求告诉大家。有个胖男孩自己主动地站起来插嘴,迫不及待地说,他最喜欢吃炸鸡腿和炸鸡翅,他的话音刚落,班上很多小朋友纷纷也说自己很喜欢吃这些油炸食品。这时,坐在前排一位小女孩却自言自语地说“我妈妈说油炸食品吃多了不好!”教师听了以后,为之一震,并引起她的高度重视,这些学生经验不正是接下来教学中可以巧妙利用的教学资源吗?于是,教师请那位小女孩站起来大胆地陈述自己的看法,而且及时肯定了她的观点。此时的美术教师俨然成了一位食品营养学家,她将平时了解的有关饮食营养搭配的知识,以生动、风趣的话语讲给小朋友听,并与小朋友展开讨论:哪些是有益健康成长或对身体有危害的食物?引导小朋友科学地认识绿色食品。随后,她又因势利导地提出本课的学习内容,请全班同学一起用橡皮泥来制作绿色食品。开一家“绿色食品店”接下来教师继续拓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情趣,和学生一起探讨“绿色食品店”产品的营养成分以及造型、颜色的搭配等。学生通过学习搓、团、压、印等方法,以四人一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出了许多诱人的“绿色食品”:黄色的“面包”中夹了绿色的“菜叶”以及黄色的“玉米粒”、动物造型的馒头、水果蛋糕……在本课的活动中,正是由于教师用敏锐的眼光注意到了学生课堂中的动态情境,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活动。又恰到好处地引导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才使得这堂课既生动又精彩。 第四是美术教师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美术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它要求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不断地更新其教学资源,进行艰苦卓越的创造性劳动。这是因为美术教学最终是实践活动。它无论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或者是“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活动,师生只有在积极参与的审美体验中,在不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活动中,才有可能生成教学灵感。著名美术教育家、上海市特级教师陈寿鹏先生,就曾对自己的教书生涯总结为“爱业、敬业、乐业”,并语重心长地指出:一名美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教学创新与改革才能成为专家型的教师。显然,要想成为一位专家型的教师、优秀的美术教师,如果没有长期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其教学灵感的获得与创新成果的取得都是不可能的。 第五是美术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灵感。教学灵感的时效性常常考验着每位美术教师能否适时地捕捉并运用好它。这种能力,应该说同教师的教学经验、学识修养、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密切相联。一般说来,一位经验丰富的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他除了常会有意或无意地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去观察每一个教学动态或教学细节外,更重要的是他还会随时去捕捉那难得的教学灵感与创新机遇。所以,一些有经验的美术教师为了能及时捕捉到这些“来无踪、去无影”的教学灵感,而养成了写教学后记的习惯,以便将课堂上存在的教学难题与可能出现的“转机”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总结,同时也为迎接“转机”中可能出现的教学灵感提前做好捕捉与运用它的心理准备。如《纸盒城堡》一课。美术教科书中设置的活动是用废旧板材制作一条街道或一条商业街的模型。由于农村学生,特别是那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对城市楼房、街道设施的印象主要来源于电视或美术教科书中的图片,因而对这些缺乏相应生活经历的学生来说要制作出这样的作品,显然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从已上过课的情形来看其效果均不理想。而有位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在经过巧妙的构思后,他大胆地将这一课程的内容改换成了《我们的村庄》,仅进行平面设计。由于改换的教学内容融入了学生自我的成分,融入了他们熟悉的生活,结果学生倍感兴趣,思维活跃,积极主动,讨论热烈,设计多样:有的在村庄里设计造型新颖的文化娱乐城,有的在村庄中设计了巨大的影院,有的在村庄里还设计了现代生活的泳池、花坛、摇椅等,房顶及窗户的设计也别出新裁。可见,由于教师的教学灵感来了,将课题改换了,也带来了学生学习的灵感,使得他们兴趣浓厚,而此时的教师又能不失时机地捕捉到它,适时地运用好它,其结果自然是农村的学生一样也能创作出许多有创意又精彩的作品。 第六是美术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绪。心绪指人的心情和情绪,它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它在教学过程中能直接影响师生的教与学活动。比如教师真诚和蔼的微笑是连接师生间教学活动的开始,炯炯有神的亲切目光是打开师生间心扉的钥匙……对于教师来说,面对学生,有时不用开口说话,学生就能够通过教师的眼神和面容猜到教师的心情,机灵的学生还能更进一步猜测教师的内心。所以有教师说:同学生打交道就是在同一群“小鬼头”打交道,他们灵活又滑头,而且他们有时还是一班会“见风使舵”的群体。简言之,教师的言谈举止、说话方式、艺术方法等都会带给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学生们则会紧跟着教师的表现来表现自我。所以我们说,美术教师良好的心绪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顺畅、教学的效率,而且也影响着教学灵感的创生与学生的心灵。试想,一位情绪低落、松懈懒散、甚至无所用心的美术教师在课堂上能带出一群阳光少年吗?他能对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总结与思考吗?无疑,那种能带来辉煌的教学灵感老天是不会馈赠予他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