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全手工紫砂壶
范文

    张晔

    摘 要:以紫砂泥为原料进行成型的方式无外乎:全手工成型、借用模型制坯辅以手工成型、注浆成型等。而其中全手工成型又包括了一些陶艺门类中通用的盘泥条、围泥片、辘轳拉坯成型等,但在各器型中最具有生命魅力的却是独特的全手工制壶方式。

    关键词:紫砂壶;全手工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032-01

    一、紫砂

    紫砂泥包括四种原矿紫泥— 产于黃龙山,原料外观呈紫红色、紫色,表体有微细云母银点闪烁,局部隐现浅绿色斑点俗称猫眼。紫泥烧成后外观为紫色、紫棕色或深紫色,这和矿体、加工以及温度有关。第二是绿泥本山绿泥— 产于黄龙山,是紫泥层的夹脂,由于出矿时它呈浅绿色从而叫本山绿泥。烧成后呈米黄色, 该种泥料容易吸色因而一般不单独成陶。第三是红泥— 一般产于嫩泥矿的下层,有嫩红泥和老红泥之分。出矿时呈黄、红色,烧成后外观为暗红色。其中一种形似鸡蛋的矿体俗称石黄,由于量少且含铁量特高,一般作为化妆土用。第四是团泥团山泥— 产于团山矿层, 是紫砂泥与星点式本山绿泥混在一起的天然结合物,烧成后成米黄色、铜黄色。由于天然团泥量少, 现今将紫泥与本山绿泥拼在一起,也叫做团泥。

    二、紫砂工艺陶

    紫砂工艺陶是用“得天独厚”的陶土原料制成的,经过历代艺人的辛苦劳动,细心揣摩研究,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并吸收了中国其它传统艺术的特点,精心设计了各具特色的壶、盆、瓶等造型,真可说是方非一式,圆无一相。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技艺,不断丰富我们造型设计的新内容,对这些历史器皿造型再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作为紫砂壶造型,其工艺手法大致有三种:(1)自然形体造型;(2)几何形体造型;(3)筋纹形体造型。由点、线、面组成的主体与附件嘴、口、底、足、盖、的子等配置关系比例恰好,以及结构上的缓冲过渡、明暗面的技法处理、空间和实体所形成的虚实对比,都是值得悉心研究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优良传统,取其精华,以充实自己的设计构思,创作出更新的佳品。

    三、全手工紫砂壶

    全手工,顾名思义就是指壶的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由艺人亲手完成,没有借助助任何模型。一把制作精良的全手工紫砂壶哪怕不是出自大师手笔依然能够身价百倍,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故把全手工壶称为紫砂壶市场上最耀眼的明星没有任何夸张之处,任何爱壶的人都双之梦寐以求。那为什么全手工壶如此受人追捧如此的厚爱呢?身价如此之高的全手工壶在市场上依旧鲜有其身影,成品甚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全手工成形,是依造型的尺寸或样板塑造形体,利用虚坨,瓤只拍打身筒制作雏形,用泥团搓、捏、塑、琢等手法制作附件的雏形坯体,运用勒只、篾只、刮只、复只、线梗等专用工具,对坯型进行精加工,最后用明针,各种刀具进行细部精细处理来体现造型精神,表达设计意图,这是商品与艺品的标志和分界线其中包含造型的原创性。

    全手工紫砂茶壶是指完全不借助模具或者使用很少量模具制作成型的紫砂壶。全手工紫砂工艺成型上可以分为“拍打成型法”和“镶接成型法”。外观上全手工紫砂茶壶和半手工紫砂茶壶的最大区别是在于茶壶外表面痕迹上。全手工紫砂茶壶表面拍打痕迹明显。

    全手工制作紫砂茶壶,在于全手工制作茶壶的过程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中,作者会随习情和灵感的不同,创意出不同作品,新品新款也就应运而生。也只有这样才奶不断涌现出在传统的基础上传承发展的紫砂艺术作品,紫砂艺术才能繁荣,才能把紫砂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其他,制作茶壶的工艺,都沅法跳出框定的款式和大小,更无法在不经意间创造出出其不意的作品。也只有全手工制作带有随机性的灵感创意,紫砂新品新作才不会不断涌现,原创作品亦不断增加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消费者对紫砂茶壶不断提高的要求。重视全手工制作紫砂茶壶的工艺,鼓励艺人在传承的基础上创作个性化作品,紫砂茶壶造型必将层出不穷,推陈出新。创作者的灵感会随文化水准的不断提高,把优秀的传统经典作品融入到现代创作潮流中,制作的每一把作品都具有个性有特色的,庄重、厚实、古朴的孤品,为紫砂行业注入新的动力,为传统紫砂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全手工制作紫砂茶壶,在于全手工制作茶壶的过程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中,作者会随心情和灵感的不同,创意出不同作品,新品新款也就应运而生。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涌现出在传统的基础上传承发展的紫砂艺术作品,紫砂艺术才能繁荣,才能把紫砂事业进一步向前推进。其他制作茶壶的工艺,都无法跳出框定的款式和大小,更无法在不经意间创造出出其不意的作品。也只有全手工制作模式带有随机性的灵感创意,紫砂新品新作才会不断涌现,原创作品亦不断增加,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收藏者、消费者对紫砂茶壶不断提高的要求。重视全手工制作紫砂茶壶的工艺,鼓励艺人在传承的基础上创做个性化作品,紫砂茶壶造型必将层出不穷,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顾景舟.宜兴紫砂珍赏[M].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出版,1992.

    [2]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