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剖宫产瘢痕缺损宫腔镜治疗的有效性探讨 |
范文 | 廖忠凤 陈瑞莲
【摘要】目的:探讨剖用宫腔镜治疗宫产瘢痕缺损的有效性。方法:按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5例剖宫产瘢痕缺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33例,常规组32例。实验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1%,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5%,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用宫腔镜治疗宫产瘢痕缺损的有效性高,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可靠性高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瘢痕缺损;宫腔镜;治疗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8-080-01 剖宫产是剖腹,并且切开子宫壁,娩出胎儿,用于解决异常分娩的最为常见的产科手术,但是这类手术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剖宫产瘢痕缺损[1],这种并发症一旦出现,产妇会出现许多不良症状,如经期延长、在经期间阴道会流血等,严重影响到了产妇的身心健康。经医学研究证明,手术治疗法可以治疗剖宫产瘢痕缺损[2],为了探讨剖用宫腔镜治疗宫产瘢痕缺损的有效性,本研究将以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5例剖宫产瘢痕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现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按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5例剖宫产瘢痕缺损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33例,常规组32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25-35岁,平均年龄(30±1.23)岁,剖宫产次数2次的患者15例,剖宫产次数3次的患者10例,剖宫产次数1次的患者8例;常规组患者的年龄在26-37岁,平均年龄(31±2.13)岁,剖宫产次数3次的患者11例,剖宫产次数2次的患者12例,剖宫产1次的患者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剖产次数等临床资料上差异不显著,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验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都是在月经完全干净的五个小时之后进行手术治疗,实验组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如下: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在患者的膀光结石部位进行消毒,接下来要对患者实行铺巾,用宫腔镜观察患者的情况,扩宫颈管辅助放入电切镜,最后一步是根据患者的腹部超声将患者切口下缘的组织进行切除,之后在患者瘢痕缺损处的内膜组织进行电凝,直到患者没有出血以后再将宫腔镜和电切镜拿出。常规组的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如下: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患处进行消毒,之后建一个人工气腹,对患者腹中的情况进行探查,如果出现不良情况,可以进行处理,接下来露出子宫体的下段,找到患者憩室位置,露出病灶,电切患者的内膜组织,患者手术结束之后要对患者的腹腔冲洗以及探查,手术满意后,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最后关腹。 1.3?观察指标 观察本研究中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数据标准是(治愈+好转)/总病例数×100%=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运用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n(%)表示。以p<0.05表示差異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实验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瘢痕缺损是剖宫产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之一,简称PCSD[3],引起原因有很多种,如子宫切口的分布可能过于密、一些感染因素等,都会引起这种症状,一旦出现这种并发症,一定要引起重视,并积极进行治疗。宫腔镜属于妇科疾病手术,是妇科领域的微创伤治疗技术,利用液体使子宫膨大,在特殊的光线和视频系统辅助下,使用微小的器械直接切除宫颈或宫腔的病变组织,使原来不愿切除子宫或不能耐受开放手术的女性,获得治愈宫内良性病变的机会[4]。近年来,随着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宫腔镜技术引入到临床医学中,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经医学研究证明,宫腹腔镜手术虽然可以在临床学上应用,但是相对于宫腔镜的应用效果还是不显著[5],患者进行手术后阴道出血和腹部出现不适的可能性更高,副作用的更明显。宫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有助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子宫内部病变。与传统手术相比有很多的优势,创伤小,痛苦小,安全性高,因而宫腔镜成为当前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案,虽然也会存在副作用,但是相对于传统的手术不显著,临床医学的运用也广泛,满意度也很高[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患者手术后治愈人数为22例,常规组治愈人数为15例,而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常规组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宫腔镜手术治疗可行。 综上所述,剖用宫腔镜治疗宫产瘢痕缺损的有效性高,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可靠性高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大宝,何亚琼,刘慧,等. 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0(112):394-396. [2]?李丽琴,习凤英,龚翠梅,等. B超监测下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瘢痕缺损的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8,27(117):2698-2700. [3]?王莹,杨媛媛. 宫腔镜技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1(115):3166-3168. [4]?刘志玲,梁春燕,付爱民,等.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v.242(210):2204-2206. [5]?佚名. 剖宫产瘢痕缺损宫腔镜治疗的效果初探[J]. 生殖医学杂志,2019,28(8):866-871. [6]?丁宝红. 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探讨[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224(115):117-1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