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佛光寺东大殿彩塑艺术特色探究
范文

    郭静

    摘要: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寺东大殿彩塑,是唐代以泥胎彩塑的经典作品,其题材独特、历史悠久、布局合理、疏密有致、绘塑结合、技法精湛、刻画入微。通过精湛的技法来体现绘塑一体的艺术特色,了解其意蕴与风格,彰显了唐代彩塑的悠久文化。

    关键词:佛光寺;东大殿彩塑;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011-01

    一、佛光寺彩塑概述

    纵观佛教东传的历史足迹,西汉末年,佛教最先开始传入中国南部,后北传,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迅速传播,因此中国出现大肆兴修佛教寺院,唐代则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成因取决于唐代的经济繁荣、当朝帝王的大力推崇和世俗崇佛信教的趋势,由依山而凿转为众民筹资新建寺庙,壁画、彩塑等佛教艺术得到发展,风格趋于世俗化、平民化、民族化。佛光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周边环山而闻名,旧称清凉山,创建于公元478年,为典型的木质结构佛教遗存。

    唐代彩塑在中国寺庙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因此佛光寺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当地人求佛拜佛的心理之需,而且展现了在唐代的彩塑中独特民间艺术的内涵和特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佛光寺东大殿彩塑的艺术特色

    佛光寺主要以东大殿内的塑像为主要建筑,尤以菩萨彩塑为出彩,人物造像内容丰富、精致.写实,不仅布局疏密有致,并且运用绘塑结合的着色方法,采用的步骤为立、贴、穿、装的技法。

    佛光寺之著名,乃为中国现存较大的唐大木结构的庙宇建筑,具有晚唐的大气和端庄,被称为“中国建筑第一国宝”。位于殿内中央位置者为释迦摩尼尊者等七尊彩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菩萨,古代工匠采取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法,对塑像进行烘托突出,恰到好处突出唐代菩萨彩塑的丰富生动、雍容华贵。

    (一)写实传神

    梁思成等人曾夸赞佛光寺东大殿菩萨彩塑为“唐代最有特色的是菩萨造像”,确实,在佛光寺中对于菩萨塑像的塑造具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在佛教等级中,菩萨”位于佛国的次高等级,仅次于佛的第二果位,作用就是作为佛的陪伴者,向众生传教,帮助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正经受苦难和挫折的民众,使他们得到救赎和慰藉。最早是男身像,后经改变,其像身着天衣、罗裙与莲花座结合,坦胸露背,佩戴颈饰、璎珞等饰品,鹅蛋脸型、柳叶细眉、鼻梁高挺、嘴角微扬,头顶高高的发髻,形象逐渐与生活中的贵族女性形象接近,表现出塑像的神态逼真,极具生活化、世俗化,具有写实性特点。佛光寺东大殿共有塑像34尊,其中11尊男身像,23尊女身像,胁侍菩萨与供养菩萨均有表现,其形象皆具有生活化特点,极具写实传神。

    (二)色彩艳丽

    色彩的运用是彩塑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些雕塑通常不另,上颜色,中国古代的工匠所完成的塑像大多是加以彩绘的,说明了古代敷彩技术已达到成熟地步。彩塑应满足当地民众的色彩喜好,例如民间泥塑、佛教塑像,都采用绘塑结合的手法,工笔重彩的绘画传统,根据塑像的不同结构赋上华美富丽之色。

    文殊菩萨彩塑则是塑像和着色技法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衣服的装饰是根据人物形体结构来做处理,凹凸有致,冷暖搭配,突出其特点。人物腹部的肉感比较丰满,采用暖色调,在其周围则是布满偏冷色调,暖色向上凸起,冷色凹陷。加之,细长、深色的彩带悬挂在服饰边缘,柔丽轻软,凸显繁复艳丽的瓔珞图案。

    再如菩萨塑像着色的头部和手的刻画,冷暖分明且到位,着色的依据是通过头部骨骼以及肌肉的脉络走向,凸显人物表情的立体和夸张,红脸、黑发、白牙、怒眉等着色技法恰到好处,深刻还原生气愤怒的神情,又不显过分夸张做作,手部的刻画也是点睛之笔,那青筋凸起的筋络,人物的内部情绪波澜不惊。

    (三)技艺巧妙

    东大殿菩萨彩塑的技艺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璎珞、彩带等翻、卷、穿、插的瞬间动态效果,追求人物塑像的柔滑细嫩的皮肤质感,强化了直立或蹲坐的态势。如胁侍菩萨彩塑服饰的局部,流水般的衣边线条,随风飘逸,轻快又灵动,尽管女性服饰繁复、花纹稠密、重复交叠,但是工匠巧妙的用线将其层次化、分组化、动态化,进而展现出了一種女性的柔和之韵,通过凹凸不平的服饰塑像勾勒出坚韧、鬼斧神工的线条,可见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以及彩塑的精致至极。

    通过对佛光寺东大殿彩塑的造像特征分析,主要体现在写实传神、色彩艳丽、技艺巧妙三部分内容进行论述;其次在其思想观念的表达上,不仅符合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的大众审美感觉,而且体现所处时代的艺术风貌和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柴泽俊,柴玉梅.山西古代彩塑[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2]徐建融.菩萨造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3]魏小杰.晋南唐宋元寺观彩塑样式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3.

    [4]崔元和.五台山佛光寺唐代彩塑的人文内涵及遗产价值[J].五台山研究,2010(0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