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
范文 | 张园园 周霞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本文选择我院产科科室2019年出现的50例潜在护理安全事故为分析对象,总结了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制定了针对性防范对策。结果: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医院设施、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程度、护患沟通。结论:针对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可以采取健全医院设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程度、确保护患沟通等防范对策。 【关键词】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 分娩具有复杂性较高、特殊性较高的特点,因此面临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为了避免产妇在妊娠期间受到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预防对策。同时,产科科室也需要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理方式的技巧性,为产妇的顺利分娩和安全生产奠定护理服务基础。为此,本文选择我院产科科室2019年出现的50例潜在护理安全事故为分析对象,分析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1 实验方法 1.1 观察指标 本文选择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为观察指。 1.2 数据处理 本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9.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 2 结果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医院设施、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程度、护患沟通。详见表1。 3 讨论 3.1 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有医院设施、管理制度、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程度、护患沟通。具体分析如下。 医院设施。孕妇的反应能力和行动能力较差,出现意外状况的概率更高,例如,卫生间内缺少扶手和地面湿滑导致的跌倒、新生儿沐浴水温不稳定导致的掌握不好新生儿沐浴的水温、热水瓶没有按照规定放置导致的热水瓶意外事故、夜间光线不足导致的如厕跌倒和新生儿哺乳意外等[1]。这些都属于医院在设施方面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引起医院的重视。 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核心,但是现阶段产科管理制度存在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增加了护理工作中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此外,护理人员分配制度不完善也是产科管理制度不健全的表现,产科护理工作任务量较大、工作压力较大、护理风险较多、加班频率较高,如果没有合理的护理人员分配方式,容易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这也是产科不安全因素之一。 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程度。部分护理人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的问题,导致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病情观察不细致、執行医嘱过于程序化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产科不安全因素。部分护理人员对产科护理方式和技巧的掌握不够全面,但是产科护理工作对于专业程度的要求十分高,一旦护理人员在某项护理操作中出现问题,如接生方式、新生儿处理等,便可能会造成产后出血、新生儿产伤等产科护理安全事故。部分护理人员缺少法律意识,具体表现是护理记录不详细,例如,在护理过程中没有及时准确的记录治疗护理过程和结果、护理记录存在更改问题等,一旦发生护理安全事故和护患纠纷事件,护理人员没有临床依据来维护自身权益,容易陷入到对自己不利的法律纠纷中[2]。 护患沟通。产妇在入院后,由于缺少生产经验、面对陌生环境、担心分娩结局等多种原因,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与从产妇多沟通,对产妇进行加健康指导。但是,部分护理人员与产妇沟通不足,并且没有掌握与产妇沟通的技巧,这不但会影响产妇了解分娩注意事项,还可能会引起产妇及家属的不满。 3.2 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对策分析 针对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可以采取健全医院设施、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程度、确保护患沟通等防范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健全医院设施。妇产科室需要定期对科室环境进行检查,对科室医疗设施进行保养,尤其是需要注重对应急设备和急救物品的检查。确保科室内走廊和病房地板的干净整洁和无障碍物,热水瓶按照规定摆放好,照明设施正常运行正常,以此来保障产妇在科室内的安全。为了避免新生儿在沐浴期间出现安全事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热水器和空调是否运行正常,以此来确保室温在26-28℃之间,沐浴在38-40℃之间,同时提高新生儿沐浴质量[3]。 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产科护理工作安全进行的前提,为此,科室需要针对产科临床护理工作制定严格规范的程序,同时确保每一项制度和程序的有效落实,以此来避免安全事故和护患纠纷。此外,妇产科室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员调配制度,产科护理人员需要完成的护理任务较多,科室需要结合每位产妇的实际情况为护理人员分配患者和护理工作,这样既能确保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又能够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 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程度。医院需要对产科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产科护理责任意识、护理知识、法律意识的培训工作,例如,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急救知识、急救设备操作方式、危重症患者治疗、新生儿紧急处理、护理病史书写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等,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程度。在培训过后,可以采用考核制度,考核护理人员对培训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规定考核合格后才能继续上岗。 确保护患沟通。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产妇和家属的配合,为此,产科科室需要就护患沟通方式和技巧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针对产妇和家属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也需要耐心的解决,来消除产妇的疑惑,这不但能够缓解产妇的不安情绪,还能够增加护理人员和产妇之间的信任程度,形成一种和谐的产房氛围,以此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参考文献: [1] 刘美兰.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27+331. [2] 邱良玉,许明军.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6):155+159. [3] 胡碧莲.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06):77-7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