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刘鹗的养民思想 |
范文 | 孙 旭 摘要:学界历来对刘鹗的评价皆毁誉参半,而他为我们所熟知的也就是他的那部谴责小说《老残游记》。我们所看到的是他作品中对贪官酷吏的痛斥,但殊不知他的爱民养民养天下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理论著作中,他还将这些理论切实的转变为实践,并且毕其一生之功力以实业来救国安民。 关键词:刘鹗 太古学派 养民 中图分类号:I242.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刘鹗(1857—1909),号云抟,也作云臣,又号铁云,以铁云号著称于世。原籍江苏丹徒(即今镇江),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的家庭。“生而敏异,年未逾冠,已能传其先德子恕(刘鹗之父)观察之学,精畴人术,尤长于治河。顾放旷不守绳墨,而不废读书。”对算学医学治河等均有涉猎,一生著述经历颇丰。现将其所著作品简列如下:《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藏印》、《治河五说?续二说》、《历代黄河变迁图考》、《勾股天弦草》(佚)、《弧角三术》(佚)、《药剂分剂补正》、《<十一弦馆琴谱>序》、《铁云诗存》、《老残游记》等。其中尤以“非有意为之”的《老残游记》最为著名。他不仅著述剖丰,他的思想在我国思想史的长廊上亦应占有一席之地。 太古学派是清代嘉庆、道光、咸丰年间流传在苏、鲁等地的一个秘密宗教学派,为安徽石埭(今池州石台县)人周谷所创。该派从太一宇宙观俯察人生, 以“教养天下”为己任。周太谷根据据《周易》 “何以聚人, 日财” , 主张以财成天地之道,讲求实用与入世, 推行功利主义, 旨在度人和救世。后来张积中在山东黄崖所采取的一系列安民的措施就是循着这一思想而来。李龙川对周太谷的思想进一步加以完善。在各地讲学时, 他要求弟子们以立功立言立德为手段, 以希贤希圣希天为进程,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把周太谷“一夫之饥, 犹己饥之,一夫之寒, 犹己寒之”的思想发展为“万物皆我胞与, 即一草一木不得其所, 亦以为由己所致, 天覆地载, 一切有情, 皆我眷属, 无所谓是非, 无所谓爱憎, 以救度全人类为旨归”。刘鹗于弱冠之年拜龙川为师授业,谨尊太谷龙川之教诲,深得太古之精髓,龙川对其亦评价颇高,寄予厚望。 在《老残游记》中,刘鹗借着老残所流露出的爱民情怀可谓俯拾即是,自序中说到:“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首回即借老残的梦来显怜民之心,“船上坐的人口,男男女女,不计其数,却物蓬窗等件遮盖风日,面上有北风吹着,身上有浪花溅着,又湿又寒,又饥又怕。看这船上的人都有民不聊生的气象。”指出时下我泱泱大国的民不聊生之惨状。而这尤以老残的三次落泪为最。第一次因天寒降雪,看见“缩着颈项避寒,不停抖擞翎毛”的老鸦和“躲在屋檐下把头缩着的”麻雀,“其饥寒之状殊觉可悯”,进而联想到曹州府的百姓,“近几年的年岁也就不很好,又有这么一个酷虐的父母官,动不动就捉了去当强盗待,用站笼站杀,吓的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饥寒之外,又多一层惧怕,岂不比这鸟雀还要苦吗?想到这里,不觉落下泪来。”为处于酷吏压迫下不敢怒不敢言的百姓而落泪。第二次是在齐河县,因黄河淌凌,一时无法渡河,便“对着雪月交辉的景致”,信步堤上,想到岁月如梭,如白驹过隙,自己却年华虚度,一事无成,而“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的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国是如此,丈夫何以家为!想到此地,不觉低下泪来”。为自己不能为国为民做实事而焦急落泪。第三次在客店里,闻听翠花翠环因黄河灾患而有家难归,沦为娼妓,想 “这都是好儿女,父母养他的时候,不知废了多少的精神,历了多少的辛苦,淘气碰破了块皮,还要抚摩的。……谁知抚养成人,或因年成饥馑,或因其父吃鸦片烟,或好赌钱,或黑官司拖累,逼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就糊里糊涂将女儿卖到这门户人家,被鸨儿残酷,有不可以言语形容的境界。”于是触动自己的生平所见所闻,“又是愤怒,又是伤心,不觉眼睛角里也自有点潮丝丝的起来了。”恸哭万民于贪官酷吏统治下,似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痛斥玉贤刚弼二“清官”之恶,想到曹州府百姓的水深火热生活,便“不觉怒发冲冠,恨不得立刻将玉贤杀掉,方出心头之恨。”面对稍具正义良心的庄宫保老残说到:“救民即所以报君”。只要能“救民”那就是“报君”之道,即使对君王“出尔反尔”也“无所谓不可”。闻之齐东村惨案,便凭灯夜谈至深不辍,冒雪夜大寒而手书,以驱刚弼这一“丧门星”。面对贾魏氏即将被刑,遂挺身而出力斥刚弼于公堂之上,为民沉冤昭雪,躬身前往齐东村实地访查,使悬案终得水落石出,不辞劳苦亲身历险讨得奇药救得十几条人命。 然空有爱民怜民之心尚无补于世,眼泪是苍白无力的,须付之诸于行动。刘鹗自小就习得治黄之术,以此期望免百姓于黄患之灾。“光绪戊子(1888),河决郑州。君慨然欲有以自试……河决既塞,河图成,时河患移山东……勤果(时方抚岱方)乃檄君往东河。”不仅如此,还著有《治河五说?续二说》、《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书,为后世治理黄河提供了切实可行之策。在其《致黄葆年》的信中说:“圣功大纲, 不外教养两途, 公以教天下为己任, 弟以养天下为己任……公能知天, 公能信天, 此公学养之至也。弟固未尝知天, 弟固未尝不信天, 意以养天下为己任。”他把圣功大纲归纳为教养两途, 而以养天下为己任, 更为强调养天下。又在信中说到:“今国之大弊, 在民失其养。各国以盘剥为宗, 朝廷以朘削为事, 民不堪矣, 天下殆者岌岌乎。”为此,刘鹗全力投入于洋务运动之中, 时刻为民做实事,力争以实业救国救民,一生兴办实业无数。如上海五层楼商场,徐家汇坤兴蒸汽机织布厂,上海成都北路手工织布厂,在杭州议办机绸厂在株洲与议办碳素炼钢厂,在北京议办自来水公司与电车公司,草拟矿路章程、硝局章程、东三省章程、织布局章程等, 力主借外资筑路、开矿, 来实业救国安民。在《风潮论》中论述山西煤矿和“养天下”之间关系,指出:“如果辗转相资,山西由此分利者不下十余万人矣。我国今日之患,在民失其养一事,而得养十余万人,善政苟有过此者乎?……倘能风气大开,民富国强屈指可计也,而开矿实为之基矣。” 庚子之乱时,面对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慈禧、光绪仓皇西逃,京城一片混乱,粮源断绝,全城乏食,许多官宦之家皆闭门饿死。刘鹗不顾个人安危,奋起北上,罄其所有入京办赈及办理平粜。阿英在《庚子联军战役中的<老残游记>作者刘鹗》载到:“铁云的参加救济工作,并不是由于邀请,或本身是什么发起人,是由于对难民的热情,……他认为‘凡有血气者皆宜感动……由此观之,天恩不可不感,即解囊不可稍缓”。至京城之后,刘鹗就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及和各国使馆熟悉的便利,将太仓之米全部买出充作赈粮及平粜之米。 另外,在刘鹗的遗著之中,还有他手批的《庄子》一部。兹摘录原文如下: 原文卷八《则阳》篇第39页:“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行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改,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途而殊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又有批注:“诵其言自令人悲痛!” 试观《庄子》中所描述的状况和当时中国清末的现实何其相似,怎能不引起刘鹗的悲痛?故当刘鹗“诵其言”时,就“自令人悲痛”了。在努力揭露统治者的虚伪的同时,刘鹗对劳苦大众的同情之心亦溢于言表,也许这就是《老残游记》能立足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林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1](清)刘鹗.老残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2]刘德隆、朱禧、刘德平.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魏绍昌.老残游记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4]蒋逸雪.刘铁云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 [5]朱松龄.刘鹗批注庄子浅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