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水彩艺术的抽象语言意味
范文

    王欣

    摘 要:生活中的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而绘画的语言是画者与观赏者的无声交流。在水彩艺术中的语言是画者情感的传递,艺术家通过有意或无意的画面效果将其情感挥洒于画面中,表达了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和美好的向往。当然,水彩艺术的语言传达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怀斯的春蚕吐丝般的线条,体现了与病魔抗争的顽强精神;王维新用中国式的写意线条,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董喜春用厚重而不失水味的水彩语言,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刘毅用水趣天成的水彩语言描绘了中国式的诗韵意境。抽象水彩语言的特殊性,表现在以水彩本体语言为特色的抽象形态,有意识摒弃了形的存在,以一些无形之形取而代之。这些“无名之状”的语言特点构成了抽象水彩艺术的特殊语言。

    关键词:水彩艺术;抽象语言;绘画

    中图分类号:J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030-01

    一、水彩艺术中留白的运用

    在水彩艺术语言中,留白的处理方法是艺术家在经过多次思考总结中而形成的一种语言特色。可以说,留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它可控性很强。就如在马远的画中就有留白的使用。马远作画十分讲求构图的新颖性,经常在画面中大面积的留白,他喜欢在画面的一角进行作画,世人称之“马一角”。正是这种虚与实的艺术思维,才使得这一角弥足珍贵。正如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样,少之一点,整个画面顿失生机、一片死寂,正是其中一点红,活跃了画面,使原本死气沉沉的画面死复生,赋予了画面新的思索空间,可谓神来之笔、画龙点睛。在抽象水彩艺术中,画面中的留白、飞白不止是水彩艺术中的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情感的内涵。追求的抽象水彩艺术中的留白、飞白赋予水彩艺术的精神,抽象水彩艺术中空白是无中胜有,有中隐去的哲学观。而留白则比色彩更具有丰富的色彩情感与无尽的遐想的空间。

    在高志华的抽象水彩艺术作品《馨梦之二》中,也十分讲求留白的运用,留白处有几条变化不定的线条,使留白更显生动,画面的留白与线条形成对比,画中点、线、面的组合为抽象水彩艺术营造了无限的情趣感。画中的留白将人带入似梦非梦的遐想:“好似梦中的一切都没有颜色,又好似色彩绚烂。只是被这奇幻的留白吸引,忘记了梦的颜色”。抽象水彩艺术中的留白不仅仅是空与色的补充,给受众带来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二、水彩艺术中的水韵特色

    在抽象水彩艺术中,水韵可以说是水彩艺术之灵魂。水韵的产生是水与色相互交融的偶然结果,水彩艺术家平龙将水彩艺术中的水用到了极致,他用生命之源——水,谱写了水彩艺术用水的的新典范。平龙有“点水成金”的评论。无形无象的抽象水彩语言,通过水这一灵物将其表现的生机盎然。水韵的形态完全是由水来决定,水自身的流动性决定了水韵的形与象,而形的诞生是完全不可掌控的。水在画上肆意的流淌,形成千差万别的轨迹就是水韵。水彩艺术的语言里可以将水韵作为其特有的标志,水韵艺术效果是一种特殊的、耐人寻味的效果。李升权的抽象水彩艺术作品《暖冬》,描绘了初冬季节宁静的乡村路上一农夫驾车出行的悠然生活场景。画面暖黄的色调烘托了暖冬的主题。李升权让水在画面上任意流淌,形成了奇特的水韵效果。真是将水在画面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浑然天成,到处可见水韵艺术效果犹如皑皑白雪,在暖暖的阳光普照下即将消融殆尽。蔡其中的首届朱家角国际双年展作品《灯火阑珊》中,通过似有似无的中国式的意境营造,抒发了中华民族对水的独有情怀。画面中随处可见流动的水韵。艺术家将水看作是这幅抽象水彩艺术的灵魂。虽然这幅作品命名为《灯火阑珊》,可画中却未见半点的城市的喧嚣与灯红酒绿,可能也正切合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名利与欲望的淡漠。追求的是内在的中国文人式的情怀。

    三、水彩艺术中肌理效果

    水彩艺术中的肌理本身就是一种抽象性的水彩语言,艺术家将肌理有机的融入水彩画面,既加强了抽象水彩语言的艺术渲染效果,又提高了画面的表现力。水彩艺术中的肌理往往是不可复制的,只能是制作肌理方法的再次复制。抽象水彩肌理的不可复制性表现在:形式、色彩、水味上,看似很简单的肌理想完全复制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每当我们调和水与色时,我们对水与色的比例变化的把握不可能是精准的,再加上运笔、水自由流动的天性(不可控制性),但并不是完全的失控状态,水色在与画面接触的瞬间形成的渗韵效果,还有外界环境的变化(光线、温度、湿度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抽象水彩艺术肌理的不可复制性。艺术自身就存在不可复制性,更不用说这些“无名之状”的抽象肌理元素了。水彩畫中的肌理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则是制作出来的,但都是为了增强整体画面的表达效果服务,如果没有肌理就很难达到艺术家追求的理想效果。朱膺的抽象水彩艺术作品《晚归》,画面上满是肌理效果,层层叠加,形成错综复杂的艺术效果。画面以蓝色调为主,渲染了夕阳西下,夜鸟归林的景象。画面上那最后一抹光亮似乎晚霞也极不耐烦的想要把它带走,画面中凌乱的肌理似乎也正切合了夜鸟晚归的心境。

    四、结语

    通常情况下,任何画作的产生都是在抽象与具象相互影响的情况下而形成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相互各自形成了自己的表达语言,表现语言逐渐形成语言体系,并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在当今的多元格局下,抽象水彩艺术已经打破国界、民族、地域、文化的局限,构成了一个共融的艺术环境,向一个新的艺术时代迈进,抽象水彩语言也有了新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袁振澡.中国水彩画史[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2]陈正雄.抽象艺术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