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性
范文

    郑佳宁

    摘 要:话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主要叙述手段是演员在舞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暗恋桃花源》是话剧中的经典剧作,有着导演将其两剧合一独特表現手法和悲喜冲突相互交错的结构特色。故事线看似杂乱无章却有有着特有的秩序,在简单的故事中将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做到恰到好处。都说是“话剧是语言的艺术”,《暗恋桃花源》中的台词语言也是值得探究,其结构和思想性、语言的艺术性正是这部话剧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结构;悲喜剧;台词艺术;暗恋桃花源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116-01

    《暗恋桃花源》不同于以往的话剧形式,是对传统戏剧的突破。它以庞大的架构和形式上的实验,成为当时台湾小剧场实验的一个创新。

    《暗恋桃花源》给观众呈现的是一个将不同时空的故事糅合在一起的复式结构。是借由两个剧组《暗恋》和《桃花源》在公演前一天抢夺彩排剧场而展开剧情。《暗恋》讲述的是东北流亡学生江滨柳在上海与云之凡的刻骨相恋,最后因为时局的动荡流落台湾,在经过40年之久的相隔,江滨柳病危之时渴望再次见到云之凡的悲剧。

    这部剧从整体上都进行了巧妙的结构安排。在第一幕中,江滨柳和云之凡在黄浦江边互诉衷情,舞台灯光的突然亮起,《暗恋》剧组导演的上台,才让观众意识到原来这只是一部戏,而导演对演员的说戏又让大家突然从故事的幻觉中抽离开来,回到现实中去。这种陌生化的效果目的是引导人们对舞台表现的人物、事件及其社会过程,促使他们从社会角度出发做出有益的判断。让观众去思考,去思考创作者想要你从中去想的问题。在第二个故事《桃花源》剧组的上台,也并不是显得特别刻意突兀。别出心裁的方法,让观众意识到自己看的不单单是独立的两个剧团的戏,而是在排戏看戏的同时,现实中两个剧团为争夺排练场地所发生的故事。这种戏剧化的处理,通过破坏叙述故事的逻辑来打破故事的幻觉。

    在戏中,作者并不是让两个戏剧完全独立的去表现自己,而是从中既有相互冲突又有交叉。在故事的叙述中,总是被不停打断,不断让故事重新或是重新叙述。在《暗恋》中,因为江滨柳和云之凡对戏的理解没有达到导演所要的效果和想法,所以总是被打断,同样,在《桃花源》中,不是因为导演与演员之间的理解,而是因为道具的沟通等问题,总是被迫中断。两部戏就在各种各样的因素中断断续续。反复进行排练,这更加强了故事性和戏剧化的深度,使观众印象深刻。剧情环节设置巧妙的就是寻找刘子骥的时髦女郎。她的出现也是连接两部戏的中间环节,可以说她与整部戏的结构都是脱离的,不断介入两个剧组之间,从而给两个剧组之间的排练造成间隙,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物的设置体现了戏剧结构的双重间隔。这个环节的设计试管中不断的从剧组的排练当中跳离出来,又使整个戏剧结构新鲜化。

    赖声川认为“悲喜是一体的两面,互动消长。”《暗恋桃花源》这部剧实现了悲喜剧相结合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的形式。当时的台湾正值混乱,这出戏便处在混乱与干扰之中,钻出一个秩序来。将不搭调的东西放在一起,时间久了,也就搭调了。在这部话剧中所要探讨的就是永恒的爱情问题。从每个单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寻找到在爱情过程中都会有的情况:暗恋、相恋、结婚、出轨、失望等。其实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大都是后者的,再轰轰烈烈的爱情都要经过平凡岁月的磨练。

    《暗恋》中,江滨柳和云之凡的爱情,在40年江滨柳病重之时,登报寻找云之凡,多年的渴望与思念,在两人相见之时,却都已物是人非,而这一切看来更多的是造化弄人。那么,如果说江滨柳和云之凡没有经过时局的动荡,他们最后走到了一起,那么他们的爱情就会永恒吗,那么他们会不会是不同的结果,这会不会转化成一场喜剧呢?其实,《桃花源》又是《暗恋》的注脚,答案是否定的。赖声川认为喜剧和悲剧并不是相反的,为此竭力将他们放在一起去表达自己悲喜观的思想。两部戏交叉相错,同一时空,不同背景,讲述着毫不相干的故事。却让我们从悲剧《暗恋》中找到一丝温暖,从喜剧《桃花源》中又体会到悲凉的气氛。所以真正的喜剧和悲剧又不是单纯的相分离的,就像《暗恋桃花源》,我们从悲剧中找到喜剧的延伸,从喜剧中能体会到悲剧的升华,让大家在同一舞台上感受这种难以叙说的情感。

    《暗恋桃花源》中台词语言风格大致是通俗中带着内涵,沉重中带着幽默。像《桃花源》中有一段台词:袁老板:“上游有大鱼呀,你怎么不去呀?”老陶:“袁老板,你说这话不就太那个什么了吗!”袁老板:“我这话太那个什么了?”老陶:“上游有大鱼,谁不知道呀!可是我那船就那么点儿大,我去吧,去吧,去了不就回不来了嘛!”春花:“你看看你这个人让你去那个什么,你偏偏坐这儿说那个什么,说了半天你说了那个什么了?”之后的台词都带有一连串的“这个什么,那个什么”到最后老陶:“到最初,我们都不是什么。”这些话中的这个、那个,其实都是有所指,这也符合中国人讲话含蓄的习惯,在通俗的语言表达上,又能让我们领会到其中他想要表达的内涵。

    在《暗恋》中江滨柳与云之凡即将分离的沉重气氛时,江滨柳对云之凡说;“我已经写好了一叠信给你。”云之凡说:“我才不相信,你这人会想这么多!”江滨柳从云之凡身上外衣口袋拿出信说:“所以,还没有寄。”幽默的语言一下子缓解了那有忧伤的气氛,让观众紧绷的弦瞬间放心下来,这也是这部剧中台词的魅力所在。

    从整体上来讲,《暗恋桃花源》这部剧打破了传统的戏剧模式,将悲喜剧巧妙的融合于一个时空中去传达出想要表现的戏剧悲喜观,创立了一个新型的戏剧结构和方向。在语言台词的运用上,既有“喜中带悲,悲中带喜”的特点,将观众的情感带入一个制高点又迅速脱离,正是《暗恋桃花源》的艺术魅力所在。

    在观看剧的剧场中,观众不仅作为一个客体,也同时作为一个主体时刻将自己带入,引发思考,这也是创作者想带大家去思考的东西,相比之下,结局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而看话剧的过程和本身才是值得去关注的,这也正是《暗恋桃花源》能成为经典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赖声川.无中生有的戏剧—关于“即兴创作”[N].联合报,1988-08-03.

    [2]孙君华.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