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 |
范文 | 王磊 陈庆亮 华志军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是脑卒中疾病的高发国家之一,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平衡功能障碍的发生对患者日常动作的完成十分不利,不利于患者顺利康复,运动训练的实施可实现脑细胞的重组,加快功能恢复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寻找一种科学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详情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无意识障碍可配合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分别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5.5岁,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其中运动治疗是科内常规神经发育疗法训练;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5.5岁,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其中运动治疗是科内常规神经发育疗法训练加上SET下的核心肌群训练,患者平均年龄为65.5岁,比较两组患者训练效果。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科内常规药物治疗、理疗和语言治疗等综合康复疗法。其中对照组的运动治疗采用科内常规神经发育疗法训练90分钟,每周5次。 观察组的运动治疗是45分钟进行科内常规神经发育疗法训练,另外45分钟进行SET悬吊训练。SET悬吊训练:利用SET提供的悬吊配件,可以让不同功能程度的脑卒中患者在不稳定支撑面上进行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反射诱发等,也可以利用悬吊装置让患者在辅助下进行四点跪位支撑、双膝跪位、平衡训练等来提高患者核心肌群。SET提供的辅助让治疗师在给患者治疗时有更多的空间来辅助、诱导患者进行训练。 1.3 统计分析 把本次统计所得相关数据的结构记录至统计学软件SPSS20.0中,以便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后,应用( )来表示计量资料,并通过t进行检验;应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x2检验,然后比较所得数据,如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采取P<0.05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训练效果 两组患者训练效果比较,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3%,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式Fugl-Meyer量表评分情况对比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BS、Holden评分情况对比 3 讨论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存起到直接威胁,因此该疾病也逐渐受到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训练方法应运而生,在临床康复治疗中得到有效应用。悬吊运动疗法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安全、无痛、起效迅速的特点,是对传统物理治疗方法的一次革新,已在欧美国家以及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取得广泛推广并获得很好的疗效,较常规康复训练疗效更加显著。比较两组患者训练效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3%,组间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取核心肌群训练可提高训练效果,改善患者BBS、Holden评分,值得临床应用推荐。 参考文献 蒋杰.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与步行能力的临床影响[J].名医,2019(11):42. 方玮,吴秀虹,黄步哲.强化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2):17-18. 程水良,厉坤鹏,孙李慧子,冯振华,王诚,华佳琪,朱燕.强化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初探[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0):36-37. 王伟,王杨,胡西,刘杰,闫玮娟,李远征,代新年.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02):152-154+193. 屈泽,李宣,黄元芳,李艳.重点肌群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2):12-1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