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探讨 |
范文 | 吴晓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开始加强精神文明的培育与建设,各类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也开始越来越关注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在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的精准对接工作方面,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本文将在分析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积极意义及其所需要遵循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其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策略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20-0182-02 一、前言 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丰富、生活水平及质量的不断提升,培育与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基于这种社会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实施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的精准对接,对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水平、增强工作人员与群众之间联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积极意义 (一)落实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方针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基础得到极大满足,基于这一时代背景下,我国出台一系列加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人民思想水平、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旨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基层文化馆及社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积极开展公益培训活动,并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在政策层面来说,是对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理念的贯彻落实。 (二)进一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人民群众作为与群众文化精准对接的公益培训活动主体,实现公益培训与群众文化需求的精准对接,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对公益培训活动的关注,使人民群众更加积极、主动、热情地参与到相关群众文化活动中去,从而充分发挥公益培训活动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基层文化馆等单位的发展与进步①。 与此同时,在组织、筹办以及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为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无形之中拉近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进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和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三)优化公共文化机构的内部管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共、数字文化馆快速兴起,传统的公共文化机构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及各类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人民群众不断流向新型技术,基于这种社会背景下,传统公共文化机构要想稳固自身地位、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就必须要及时改革与创新自身内部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能。而实现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的精准对接,能够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机构的内部管理结构,充分发挥公益培训的重要作用。 三、实现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原则 (一)适时性 在开展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把握好最佳时机,适时、恰当的对人民群众进行公益培训宣传,才能充分发挥出公益培训的作用。而较为滞后、不及时的宣传则会影响公益培训的实施效果,无法很好实现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的精准对接。在人民群众参与公益培训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适时采取激励方法,激励人民群众精神,增强其使命感与光荣感。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给予人民群众最大的尊重,当人民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遭遇困难及挫折时,要积极培养人民群众的自信心和毅力,帮助其更好解决困难与挫折②。 (二)适度性 在开展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循适度性原则,把握好活动开展的广度与强度,以更好确保活动开展质量。在活动开展广度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把握好公益培训的范围,避免因培训范围过小导致受众过少,或培训范围过大导致培训难度增加等现象发生,影响群众文化传播的效率。在活动开展强度方面,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把握好公益培训的力度,避免因培训力度过强导致受训者负担增加,或培训力度过弱导致无法发挥公益培训作用等现象的发生。 (三)目标性 在管理公共文化机构的过程中,实现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的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设立目标。只有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在工作的各个环节阶段设立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才能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完成培训目的。 对相关工作者而言,应该对受训者设立階段性的激励目标,并以这些目标为工作导向,才能更好实现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的精准对接。 四、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正确的认知观念 有很多基层文化机构在开展公益培训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活动时,没有深刻认识到实现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缺乏正确的认知观念,工作步骤与流程过于形式主义,严重阻碍群众文化工作的进程③。 究其原因,就是相关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管理人员及负责人对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认知不够透彻,无法深刻意识到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现实意义与内涵,相关认知观念过于浅显。 (二)活动经费不够充裕 在开展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精准对接工作的过程中,充足的经费能够有效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确保收获较好的活动开展成果。但就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精准对接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有很多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活动经费不足,为保证各个工作环节的顺利进行往往一再节约成本,导致活动开展效果大打折扣。 (三)群众思想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精准对接工作的主要对象,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主旨、内容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活动举办的最终效果。基于当前社会背景下,虽然人民群众思想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但仍存在较多的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无法很好理解活动主旨、内容等,且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严重阻碍相关活动的开展进程,使活动无法达到原有的预期效果。 五、满足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实现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的精准对接对落实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开展公益培训工作时时刻秉持正确的认知观念,给予公益培训对接群众文化相关工作充分的重视,并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职能、履行自身职责,从而进一步完善群众文化工作。例如,相关单位负责人及经营管理者应该积极学习、吸收并落实党最新的、与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关的方向指引及方针政策,端正自身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工作思想,从源头上重视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精准对接工作,不断改革与完善自身工作模式。 (二)积极筹备活动经费 在开展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精准对接工作的过程中,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应该积极筹备活动资金,避免因经费不足阻碍相关活动的开展进程。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应该积极向上级反映活动经费使用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申请活动经费,并做好活动后续资金筹备、垫付以及经费补充工作④。与此同时,上级部门应该加大对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精准对接工作的拨款力度,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积极完善相关工作。 例如,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应该在活动筹备前,向上级部门提交拨款申请,说明款项用途,并加大宣传力度,在自身部门内部积极筹集经费,拓宽活动经费资金来源渠道。 (三)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水平 作为群众文化需求与公益培训精准对接工作的主要对象,人民群众的素质及思想水平是影响整个活动开展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针对人民群众思想水平参差不一的现状,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应该积极开展人民群众教育及培训工作,通过邀请專家教授开展主题讲座、加大宣传力度、派遣相关人员走访调查等方式,加深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理解与认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素质水平。 例如,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可以通过开展与群众文化相关的学习与研讨主题活动,呼吁人民群众积极参加,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知水平,有效确保活动开展质量。 (四)进一步完善沟通机制 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及负责人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内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机制,及时发现并了解公益培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人民群众的服务诉求及管理需求等,从而对活动内容、主题、开展方式进行合理调整,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与人民群众的敏感点相契合,并妥善处理好自身改革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与群众的良好沟通交流,能够更好了解人民群众的心理诉求,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才能促使群众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使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的精准对接工作落实到位。 (五)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就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基层公共文化机构相关管理人及负责人员应该从根源着手,充分认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效果的影响,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如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管理人才,或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现有员工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端正员工工作态度,帮助员工明确服务宗旨,从而更好确保活动开展的质量。 与此同时,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还应该正确处理好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之间的关系,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赏罚分明,激励员工端正自身服务态度,为受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工作,从而提高受众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激发受众参与公益培训的热情及积极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培育,而实现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的精准对接对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应该深刻认识到将群众文化与公益培训进行精准对接的重要性,深刻分析并反思自身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改造和完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公益培训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并进行精准对接,进一步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人民群众思想水平的有效提高。 注释: ①黄洺.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探索实践[J].大众文艺,2019 (007). ②王青,“新六艺”公益培训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的探索实践——以东营市东营区为例[J].人文天下,2018 (021). ③索淼.公益培训应将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J].人文之友,2018(021). ④杨丹.论群众文化公益培训的开展策略[J].新丝路,2018 (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