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代古筝演奏技法分析 |
范文 | 赵越一
摘要:本文以当代古筝发展为背景,通过对大量的当代古筝作品整理、综合,将这些作品中演奏技法使用情况等问题进行分析。在这些技法的研究中,分别从特殊技法、泛音、轮指、刮奏、其它技法五方面来探讨,再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古筝;当代;技法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3-0066-02 一、引言 技法是器乐演奏的基础,也是音乐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在古筝演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筝演奏技法经历了漫长的推陈出新的过程,革新与发展紧跟时代的脚步,这与新的作品的出现以及不同时候的演奏需要是离不开的。近二十年,古筝演奏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在八、九十年代时还不是很普及的演奏技法,在当下已经被使用的很广泛,并在演奏技术上有了拓展和发挥,例如弹轮、单手泛音、左手摇指等。 除此之外,这时期的作曲家仍然在音响效果方面下足功夫,寻求代表这个时代的不同的音色,出现了很多特殊技法。以下将从这时期的代表性技法出发,在对这些技法的分析中探寻它们在新时期里的一些新的发挥和应用,找出这个时期古筝独奏作品在演奏技法选择上的一些倾向。 二、特殊技法 在近年来古筝独奏音乐中,作曲家为了达到作品所描绘的思想内容或某种意境,做了很多新的演奏上的尝试。这些新的演奏技法在这个时期的古筝音乐中虽以配角身份出现,却都肩负重任。在很多时候,作品中的“出彩”处,都是由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角色们充当起来的,它们形成了这一时期古筝音乐具有个性的艺术特色,它们都有着时代创新精神和诙谐、可爱的形象。 如今,作曲家已常将特殊技法大量地在作品中使用。例如,在《阑隐花珊》中,作者将摇指和颤弦全新结合,在摇指的同时左手按节奏有数量限制的压弦,使音乐听起来急促又起伏很大,表达出了作品中宣泄的情绪。在《悠远的回应Ⅱ》第58小节中,(1)是用指甲拍弦,(2)是同时用右手擦弦,作者借鉴了日本的演奏技法并赋予了它在古筝上的新生命。 谱例:《悠远的回应Ⅱ》 三、泛音 泛音是这时期的古筝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法之一,并逐渐登上重要的舞台。泛音因其空灵、幽远的音色而深受当代作曲家的青睐,它的音响恰恰符合了当代古筝音乐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意境,在新世纪的前十年里,作曲家常常将泛音作为描绘某种特定音乐灵感的手段。通过泛音更多的介入,对演奏者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近十年的泛音演奏中,单手完成泛音已不是难事,并且经常会在一些作品中出现连续泛音的演奏。 例如,在《玲珑剔透》中,作曲家便大篇幅的使用泛音,将泛音这一技法来作为乐曲旋律中的重要部分,借用泛音晶莹的音响效果呼应“玲珑剔透”的意旨。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泛音演奏形式,如《荒兰》第23小节中在泛音上进行摇指、《枫桥夜泊》第一部分中于泛音上演奏轮指、《风之猎》第54小节中在弹奏泛音的同时左手进行变换触点等。 谱例:《风之猎》 四、轮指 轮指技法于上世纪开始使用,这是即快速拖劈和摇指之后又一个弹奏长音的重要技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前两者的不足之处,因而进入到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时,在很多作品中被广泛的应用起来。本世纪,轮指演奏经过快速的发展,已表现的十分成熟。演奏者对轮指的要求,不论左手还是右手,在“颗粒性,和“匀度”的追求上都愈来愈高,普遍演奏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现在比较常用的仍为单轮、长轮、勾音轮指等,但它们在这时期的作品中被使用的比重有所增加。例如在《飘飘何所似,风起舞动日寸》49-65小节处使用了左右手分别长轮来奏出旋律音;《望秦川》的20和21两小节通过用单轮来演奏短促的音型,描绘出了激动的情绪;在《夜深沉》中,从第9小节开始便常常出现个别音通过用单轮的弹奏而将音乐形象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等等。 谱例:《夜深沉》第35小节 五、刮奏 这个时期的古筝独奏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震撼的艺术效果,刮奏的运用在这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作品中时而气壮山河、时而又平静、豁达的音乐情感都如实、生动地展现出来,因而在这一时期中刮奏常常被作曲家选择和使用。此时的刮奏,有时用于描绘飘渺的情感,有时用于乐段、乐句间的衔接处,但多数还是在乐句、乐段、或整曲结束时出现,加强音乐的感染力。在这个时期的刮奏演奏中,演奏者在很多时候表现的既复杂、繁乱而又有着一定的规律性;貌似很不经心、每次的触弦却又小心翼翼而千丝万缕的将串串刮奏气势磅礴的演奏出来。经常还会结合扫弦等技法,共同烘托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澎湃、激昂的情绪。 例如:《荒兰》的第65小节、《青山流云》的结尾处、《抒情即兴曲》第173小节、《风之猎》的第164小节、《傩Ⅰ》的第82和83小节等等都使用了刮奏技法,在这个时期的古筝独奏音乐中,刮奏的使用频率极高。 谱例:《傩Ⅰ》 六、其它技法 除上述的技法外,在本世纪的前十年中,快速指序、摇指、琶音、抓等也都是代表了这个时代的重要演奏技法,均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如《夜深沉》中99-123小节的快速指序部分,已成为这一时期筝曲中经典的“快板”段落之一,此时的演奏者以如火纯清的演奏技术将作品坚定有力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如《无境》、《抒隋即兴曲》等作品中的左手摇指技法,比起上个世纪,现已经常出现并被使用,在演奏时演奏者更加细腻,用不同的力度、速度控制以及不同的演奏位置等精心刻画出各样的音乐情绪; 再例如《枫桥夜泊》和《风之猎》等作品中大量使用的点奏技法,在《枫桥夜泊》的71-82小节中,音域在一拍之内跨了两个八度,要求演奏者不仅触弦要快、减少杂音,而且要弹奏的十分精准,可见技法在这个时期作品中的新应用与新要求。 谱例:《枫桥夜泊》 七、结语 总的来看,当代古筝演奏技法实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并且这些技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时期古筝音乐的艺术效果。技法的创新和发展为古筝音乐艺术的发展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为新世纪的古筝音乐丰富了无限的想象力,塑造出了更多的音乐艺术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个时期古筝艺术的迅速发展,与作曲家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 近年来创作出的古筝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演奏者的演奏积极性。演奏者在演奏新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作品的要求、新时期的艺术要求等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而正是这些努力,促进了这一时期演奏者无论是在演奏技术上、还是对于作品内在情感的理解与表达方面上的发展与提高。与此同时,作曲家富有时代感的创作又为这一时期的音乐欣赏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帮助了人们对于内心追求的肯定,肯定這个时期的崇尚自我,对美好、新鲜事物的大胆追求与向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