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思考 |
范文 | 梁莹 摘要:在完整的钢琴艺术实践中,包含了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活动过程,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创作行为。一度创作是作曲家通过创作的钢琴作品来形成音乐的精神表现过程,这个创作过程是作曲家以物质记录的乐谱文本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内在听觉,它是钢琴演奏实践的出发点和弹奏依据。二度创作是钢琴家通过掌握的演奏技术来使音乐作品转变为可以被听觉器官感知的物质表现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艺术再现,它是钢琴演奏实践的归结点和最终结果。 关键词:钢琴演奏;美学;原则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69-01 一、前言 钢琴演奏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从精神表现的一度创作向物质表现的二度创作进行的逻辑转化过程,在这种转化过程中,钢琴家的演奏并非是单纯的模仿或复制,而是与某种美学意识、美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这也正是钢琴演奏之所以能够获得强大审美价值和审美体验的关键。钢琴演奏作为一门音乐表演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意义,它针对不同的审美问题而繁衍出不同的美学原则,即包括忠实性与创造性、历史性与时代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关系问题,由此构成了钢琴演奏美学原则的基本框架。 二、关于忠实性与创造性的美学原则 钢琴演奏的忠实性原则是指钢琴家要以作曲家的原作乐谱为依据,忠实地再现作品的音乐内涵,这种音乐内涵的规定性是钢琴家二度创作的基础,也是钢琴家获得忠实性演奏的保证。钢琴演奏的忠实性包括两个方面:(1)在演奏上要忠实于原谱。钢琴乐谱作为表现音乐作品的文本标记符号,凝聚了作曲家对钢琴作品的辛勤创造和精心设计,乐谱中蕴含着作曲家的音乐创作智慧是钢琴家演奏的前提条件。(2)在艺术上要忠实于原谱。音乐风格作为钢琴作品的总体艺术特征,凝结了作曲家所属的时代风格和个人特点,钢琴作品中的音乐风格具有相当的持续稳定性,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改变。钢琴家在练习阶段应该仔细阅读乐谱,充分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创作风格,准确把握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力求做到钢琴演奏的忠实性原则。 钢琴演奏的创造性原则是指钢琴家在二度创作中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而并非完全原样地再现钢琴作品的音乐内涵,创造性原则主要反映了钢琴家在演奏中艺术个性的充分发挥。钢琴家必需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在每一次的演奏中都要投入自己的全部热情进行再一次的艺术创造,这种创造性再现既要符合原作精神,又要体现钢琴家的艺术个性。钢琴作品是某种民族文化、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的艺术产物,作曲家和钢琴家在任何方面都会有所不同,由此导致了作曲家的一度创作和钢琴家的二度创作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了钢琴演奏的创造性原则。钢琴家二度创作的创造性必然会带有主观推论的思维成分,在演奏中不可避免地渗透出个人的主观意识和审美趣味,而在演奏中能够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艺术创造个性是许多钢琴家的共同追求,这也是钢琴家在演奏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不仅说明钢琴家对音乐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见解,而且还说明钢琴家能够根据自己的技术特征成就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富于艺术创造个性的钢琴演奏并不是置作品于不顾,而是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钢琴家的艺术个性。钢琴演奏行为既不能脱离忠实性,也不能失去创造性,它应该是忠实性原则与创造性原则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这样说,如果忠实性原则是钢琴家二度创作的基础,那么创造性原则就是钢琴家二度创作的升华。钢琴演奏二度创作的艺术性只能体现在忠实性原则与创造性原则两者的统一之中,在忠实于原作精神和发挥创造性思维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三、关于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美学原则 任何一部钢琴作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必然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钢琴家在演奏上既要尊重音乐作品的历史限定性,也要符合现代听众的审美取向,因此,钢琴演奏在本质上包含了历史性与时代性两个方面,这体现了作曲家的特定历史风格与钢琴家所处时代精神在美学观念上的协调统一关系。 钢琴演奏的历史性原则是指钢琴家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并且将作品的特定历史特色准确地诠释出来。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作为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特定的音乐风格,如果割裂音乐作品的历史渊源,那就不可避免地丧失其明确的音乐意义。钢琴家在演奏作品之前应该深入了解和熟悉作曲家的生活背景与历史环境,通过探究和分析钢琴作品中所折射出的历史特征,使钢琴演奏者化身为作品创作者来体会乐曲中类似的音乐感知和情感体验,以便更好地表现作曲家的艺术构思与音乐内涵。对音乐作品历史风格的准确认知和真实再现是钢琴家对艺术的责任与尊重,这也是钢琴家获得听众认可的保证。那种不顾钢琴作品历史背景的随意演奏是极不可取的,这种割裂历史渊源的钢琴演奏既是对作曲家的亵渎诋毁,也是对音乐历史的无知表现。 钢琴演奏作为二度创作赋予了音乐作品的艺术生命,从本质上来说,它应该具有忠实性与创造性两个方面,因此,钢琴家既要依据作曲家的原作精神忠实地再现作品,又要通过感知作曲家的音乐内涵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这体现了钢琴家在演奏中能够正确处理忠实性与创造性的协调统一關系。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