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维可视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范文 | 阮冰辉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些高中学校引入思维可视化这一方法来辅助教学,有效帮助学生智力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水平。本文就思维可视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概念介绍、意义、现状和方法四个方面展开了细致探讨。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高中数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5-0202-02 一、思维可视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概念介绍 将思维可视化方法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指的是,通过对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使得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易于理解,即是将一些复杂的、难以捉摸的数学知识简单化,以便于学生高效的学习和灵活应用。比如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定理理解模糊不清的现象,这时就可以利用思维可视化方法家将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定理的理解方式直观地表达出来,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和学习。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过程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思维可视化后的表达形式,比如思维导图、思维模型图、思维流程图等等。第二,将思维可视化的方法,这时就需要应用一些思维可视化的软件,通过软件来做出想要的思维可视化表达形式。思维可视化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表明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能够对高中数学教学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二、思维可视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散性思维对于高中学生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来说,学习内容复杂繁多,部分数学知识中的概念和定理比较抽象化,而高中学生的数学知识理解能力有限,这样就使得他们很难学好高中数学。但是如果学生拥有发散性思维的话,学生就可以利用多种思考方式,掌握多条理解思路,进而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中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思维可视化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二)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是否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选择科学的、符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就有利于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通过有效地加深数学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高中数学知识,这样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就会比较顺利,自然就可以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成绩。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意味着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根本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为高中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而对高中数学这门学科产生非常强烈的厌烦心理,这种心理的出现对于高中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也不例外。这也就意味着高中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善于培养自身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高中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也有利于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凭借着新颖独特的特点,迎合了高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深受高中学生的喜爱,进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够达到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效果,并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整体素质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那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独立思考,进而提高自身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能力水平有一定的要求,这也就鼓励高中数学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知识水平,提高职业素养,进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效果。 三、思维可视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对思维可视化方法应用的重视度不高 虽然思维可视化这一名词已经被一些高中学校教育者所熟知,但是大多数的高中学校对思维可视化方法应用的重视度不高,以致于思维可视化方法不能够真正地发挥自身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由于这些高中学校教育者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看重学生学习成绩,导致他们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也就忽略了思维可视化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模式落后,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高中学校仍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下的高中教育。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对于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也只是由教师来提出这种方法的应用,由教师来分析思维导图形成过程,最终还是由教师利用软件生成最终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可视化方法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并不能够充分地参与其中,这也就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形式单一落后 思维可视化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一些高中学校对此的重视度极低,一些高中学校即使应用思维可视化方法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是为了迎合教育要求,对于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形式单一落后。单一的思维可视化应用形式不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这个时期高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烈,而对于千篇一律的东西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四)高中數学教师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思维可视化方法应用效果不显著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我国高中学校中大多数的数学教师自身文化素质水平较低。这就对高中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思维可视化方法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产生了极大的阻碍,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水平的限制,导致不能够较好地运用思维可视化方法,不能够正确地理解思维可视化的应用,也就不能够使思维可视化方法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应用思维可视化的方法 (一)正确认识思维可视化,加强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 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高效应用思维可视化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思维可视化方法,真正地掌握思维可视化方法应用方式,了解思维可视化方法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所能够产生的作用。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意识到思维可视化方法的重大作用,进而加强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 (二)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对于现今的高中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且思维可视化方法的高效应用,也需要新型的教学模式支持,唯有让学生占据课堂主体,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出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多样化应用思维可视化 思维可视化方法的高效应用,也离不开高中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高中数学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够更好地应用思维可视化方法,才能够不断地创新思维可视化方法应用形式,进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样化应用思维可视化,充分地发挥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思维可视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深受高中数学教师们的喜爱。因此在我国的高中教学中,要注重思维可视化方法的应用,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