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博物馆展览中多媒体内容的策划及写作分析 |
范文 | 胡毓轩 摘要: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文化传播机构,其对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现阶段,随着我国博物馆的弊端发展,社会大众对于博物馆的的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式以及体验式的展览方式应成为了人们对博物馆展览新的需求。文章就基于多媒體技术,研究博物馆展览的多媒体内容策划及写作。 关键词:博物馆;展览方式;对媒体技术;内容写作;内容策划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8-0249-01 一、引言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作为社会文化传播机构的博物馆也面临着日渐增长的发展压力。多媒体技术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媒体技术形式,这一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之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创新的展览效果。对此,对博物馆展览中多媒体内容策划及写作的研究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多媒体展示的特点 所谓多媒体展示,就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本途径的展示方法,其有机的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因此,在展示的效果方面也具有多媒体的突出特点。 (一)表现形式丰富 传统博物馆展示,主要是通过图版以及文字等与展品配合进行展出,表现方式相对比较单一。而在多媒体展示设计之中,因为有了多媒体技术的积极支持,展览内容的策划以及写作也可以表现为多种方面的不同形式。例如:音乐、声音、视频等等。尤其是视频媒体,通过这一媒体技术,能够实现电影镜头脚本式的策划以及写作。如此,就实现了多元化的展示效果,有利于激发广大民众的参观热情。 (二)信息量的丰富性 展览馆的展示空间有限,而要想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实现更加丰富的信息内容展示,就必须要对展览设计的文字进行高度的精炼,并是重点突出。如此的设计方式,虽然能够使展览的重点一目了然,但是,其也在极大程度上压缩了知识内容,不利于参观者对设计的理解。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有机应用,就将博物馆展览的空间进行了有机的拓展,如此,就可以向广大参观者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体现展览的广度以及深度。 三、博物馆展览多媒体内容的策划以及写作原则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形式多元,信息丰富的展览效果,有利于激发参观者的兴趣以及参观热情,实现更好的展览效果。但是,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求展览策划者能够对多媒体展览的策划以及写作方式进行有机的转变,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此,应该落实以下几个方面的策划以此写作原则。 (一)展览定位原则 所谓展览定位,就是展览的主办单位,按照自身的实际资源条件以及市场的实际状况,以构建差异化的发展优势,突出展览的鲜明特点,进而更好的吸引参观者。对于展览主体的定位主要落实在三个基本方面,也就是主题定位、内容定位、观众定位。而多媒体技术作为展览设计的主要辅助性手段,必须要始终贯彻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定位。如此,才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转达出展览想要传达的定位效果。例如:浙江绍兴就举办过一场王羲之主题的展览活动,在这一展览之中,其主题就是王羲之、兰亭盛会、兰亭集序、书法。内容定位主要是对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盛会的介绍。观众定位主要是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以及当地的学生群体。针对这一定位设计,展览主办方设计了“落水兰亭”以及“兰亭八柱”两个互动性展览项目,使得观众在互动的过程中对本次展览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体会。 (二)陈列文本依托原则 所谓陈列文本,就是博物馆的展览陈列大纲,其是对展览内容以及宗旨的明确反应,更是展览策划以及写作的基本框架结构。而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必须要基于陈列大纲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以此才能够保证多媒体的设计是围绕着陈列主旨展开,可以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例如:在以王羲之为主题的展览设计之中,陈列大纲主要是针对兰亭集序的各个版本,从流传的过程对其整个生命轨迹进行展示。而在多媒体展示的策划之中,就按照兰亭集序的生命轨迹进行了原创视频的制作,并通过视频对兰亭集序的诞生以及演变进行了完整的介绍。 (三)形式统一原则 现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进步,并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例如:墙面投影技术、一体查询技术、桌面互动技术,虚拟影像技术等等。而这些表现形式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在对多媒体技术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展览的实际内容,对表现方式进行科学的选择,以此达到展览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例如:在介绍兰亭盛会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墙面投影技术或者虚拟成像技术,让观众更加真实的感受到兰亭盛会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氛围。 四、博物馆展览中多媒体内容的策划以及写作方法 经过以上分析,已经对多媒体展览的策划以及写作原则有了一个基本的明确。在这一基础上,相关展览主办单位就可以基于策划原则的基础上,落实科学的展览策划以及写作,达到更好的展览效果。 (一)视听多媒体的策划以及写作 所谓视听媒体,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展览效果,融合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使观众通过视觉以及听觉实现展览感受的展览设计方式。这一媒体设计方式在现阶段的博物馆之中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首都博物馆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观众注意到了博物馆的视频短片,这也说明了视听媒体的优势。这一媒体形式的策划以及写作主要由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素材的剪辑,通过对已有视频以及图像的剪辑、编辑,形成展览的视听文件。例如:在王羲之主题展览活动之中的“书法活动集锦”就是典型的素材剪辑。而另一种就是原创制作,主要就是通过摄像设备进行视频或者图像的制作。例如:王羲之主题展览之中的“落水兰亭”就委托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段动画视频,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二)阅读类多媒体的策划以及写作 所谓阅读媒体,就是需要观众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取信息的新媒体设计方式。对于这一多媒体展览的设计,主要可以落实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介绍,这也是博物馆展览的最基本功能③。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对相应展览内容的深度介绍。例如:在首都博物馆中,就通过墙面投影的方式对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进行了介绍。其次是查询,这也是博物馆展览的基本功能。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更加便捷的查询操作。例如:首都博物馆就设计了一体化查询系统,能够对馆内展览的所有内容进行便捷的查询,以此方便观众更好的了解展览内容。再次是鉴赏。文物往往是观众参观展览最最关注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设计一个虚拟问题,实现观众对文物的互动鉴赏需求。 (三)游戏多媒体的策划以及写作 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之中最主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够转变以往的被动式展览方式,提高展览的趣味性,以此激发观众的参观兴趣。这一多媒体展览设计的策划以及写作方式主要就是体现展览活动的互动性,实现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统一。例如:在王羲之主题的展览活动之中,就设计了一个“书法名帖”项目,观众可以参照示范,在触摸屏上进行手写书法。如此,就使得观众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以此激发观众参观的兴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博物馆是重要的社会文化传播机构,多媒体技术在其展览设计之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展览效果。对此,必须要落实科学的手段方法,优化多媒体展览的规划以及写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