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
范文

    李延 赵子墨

    摘要:奥地利素来有欧洲的心脏之称,作为昔日中欧帝国的核心区亲历了数代帝国的交替,其更是艺术与浪漫的象征,孕育了众多的人文艺术大师。1897年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十九名艺术家宣称从既有的一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家组织中“分离”出去,形成了独立的创作与展览团体,称之为“分离派”。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是奥地利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团体,本文从维也纳分离派的历史沿革出发,浅要分析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

    中图分类号:J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66-01

    一、分离派的历史沿革

    (一)世纪末的艺术感官探索

    十九世纪末的奥地利,因着历史的压抑沉闷,在艺术领域,国家仍以保守的正统文化为其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塑造手段,学院派艺术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于此历史时期,奥地利君主在维也纳大兴土木,进行城市装置建设,寄意恢复国家昔日繁荣景象。此举给予了当时美术界短暂的发展,然而,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延伸,顷刻间便造成了阶级对立和两极分化的局面。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美观念和艺术标准亦随之更新,旧有的艺术形式全然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和物质双向需求。伴随着工艺美术运动以及新艺术运动的开展,新的美学思想对保守势力形成了巨大冲击。维也纳分离派便是继此背景下产生的著名艺术家组织。分离派的成员们致力于探索旧有的艺术形式之外的艺术可能性,意在于世纪之交的维也纳创造一种不受传统历史影响的“世纪末新艺术感官洲本验。

    (二)维也纳分离派

    1.维也纳分离派的创建

    维也纳分离派,亦称奥地利艺术家联盟,其与新艺术运动一脉相承,是新的艺术思潮在奥地利的延伸。分离派成立于1897年4月3日,是由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平面设计师科罗曼·莫塞(Koloman Moser)、建筑师约瑟夫·侯夫曼(Josef Hoffmann)和约瑟夫·马拉·欧尔布里希(Joseph MariaOlbrich)等人创建的。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相对于别国新艺术运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没有给予分离派的艺术家们某种既定艺术风格的限制,而是崇尚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集结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富有艺术家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以阐扬共同的艺术主张,即“为时代的艺术,应予艺术以自由”。之所以称之为“分离派”,则是昭示着该组织的艺术家们誓与传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道扬镳”的决心。

    2.分离派艺术实践的目标与风格

    分离派的实践目标是:既要为非传统的年青艺术家们提供一个能进行自我展示的空间平台,亦要为本国引入国外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成员们宣称“我们把外国艺术引进维也纳,不仅是为了艺术工作者、学者、收藏家,亦是为了培养出一批具有艺术感知力的受众,以唤醒蛰伏于每个人心中对于美、思想、情感自由的渴望”。

    分离派的艺术实践风格:分离派秉承着重视功能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形式上与新艺術运动相呼应,但它舍弃了新艺术运动中对自然蜷曲图案的过度使用。在艺术风格上分离派较为推崇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并将其直线风格引入分离派的艺术风格中。

    3.分离派的代表人物: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新艺术运动时期最具特色的画家之一,亦是维也纳分离派最杰出的成员之一。他在1897年成为分离派的创始成员和主席,并于次年创办期刊《圣春》(VerSacrum)。

    克里姆特以其象征主义绘画作品闻名。他的艺术风格深受拉斐尔前派影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倾向、追求纯装饰效果,加之克里姆特对于印象派和象征主义的探索,使其作品愈加呈现出多面性。女性的躯体是克里姆特创作内容的主要载体,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别样的诗意,一种颓靡的优雅,一种于世间爱欲、生死的共情。其作品于彼时具有时代争议性,而今亦能引入深思。晚年,他的作品除了对于东方艺术风格的推崇,还受到当时流行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呈现出一些畸形、诡秘、异域和情色的成分。概况而言,克里姆特的平面化装饰风格、非对称的构图方式、装饰几何造型、重彩与线描的结合以及象征主义中隐匿的神秘主义色彩,对平面设计尤其是招贴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结语

    维也纳分离派给予奥地利新的艺术发展风貌,它立志于脱离传统的保守古典学院派艺术体制的桎梏,反对其对于艺术展览施加的视觉垄断。在设计实践中,分离派成员采用了新艺术运动风格中较少见的直线和简洁的几何造型,以其试验性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美学样式,在新艺术运动中独树一帜。他们主张设计的自由与创新,追求表现功能的“实用性”和“合理性”。这一注重产品功能的特点,是欧洲设计从摆脱传统到走向现代的过渡。溯古述今,在分离派运动中所引发的现代思潮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对于百年后我们这个时代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范梦.世界美术通史-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朱铭.外国美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86.

    [3]陈文斌.品读美术史[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美)弗雷德·S·克莱纳.加德纳世界艺术史[M].诸迪,周青(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