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本御灵电影叙事研究 |
范文 | 摘要:日本电影草创时代至今,恐怖片一直是国内电影工业最为青睐、国外市场最为看重的类型之一。其中,御灵电影吸收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众多元素,成为日本恐怖片创作的主流趋势和代表。试通过研究御灵电影的叙事策略探讨它如何反映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与和悠久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日本恐怖片;御灵电影;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4-0101-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4.074 一、引言 日本“御靈”电影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电影肇始阶段。早在十八世纪初期便出现了大量以神鬼为内容创作的影片。根据山本喜久男的论述,在日本早期报刊《都新闻》的电影评论专栏中,以神鬼妖怪电影的评论居多,报纸评论中提到的相关影片作品数在1912年和1913年分别有6部,到了1914年就激增至24部。1998年,一部《午夜凶铃》引发了新世纪日本恐怖片发展的高潮,这部扛鼎之作在日本国内就达到了120亿日元的票房。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午夜凶铃》系列、《咒怨》系列、《富江》系列等御灵电影先扑后继地霸占日本乃至全球的电影市场。它们承袭了日本传统民族审美意识,以“御灵复仇”作为永恒的叙事母题,塑造了多个耳熟能详的丑陋可怖的女性怨灵形象,并以东方式的内敛气质步步营造至恐至惊的感官体验,成为日本恐怖片的突出代表。 二、简单清晰的叙事结构 御灵电影通常采用最为简单的线性叙事结构,以时间为线索,循序渐进地揭示人物的命运或事件的结局。御灵电影的叙事机制基本遵循这样一种模式:一开始出现离奇的死亡事件,警察或侦探着手侦办此案件,调查过程中又不断发生更多类似的死亡事件,人们将此认为是“恶灵”的诅咒而人人自危;然后人们发现了案件的真相,即御灵复仇,并随着对真相的进一步调查,一桩多年以前的往事浮出水面;最后破解诅咒,暂时解除了死亡的危机。御灵电影的结局不会以和平美好收场,因为在日本民族意识中,鬼神凌驾于人类之上,是无法被人类消灭的,所以结尾的开放式结局预示着恐惧将会继续蔓延流传下去。 御灵复仇是此类影片的主要母题,这种复仇行为是由爱与欲望的争夺所引起的。死去的主角往往会在丧失爱恋对象后产生深深的怨恨,这种怨恨使她们的灵魂拥有了复仇的力量,由于心中强烈的欲望无处消解,她们便化作一腔怒火撒向了人间。比如《富江》(1999)中的川上富江是因为受到自己最为信任的朋友的抛弃与背叛而产生复仇之心,《午夜凶铃》中的贞子以及《咒怨》中的伽椰子死前都曾惨遭所爱之人的蹂躏与虐待,因此才将怨气滞留人间。这些“御灵”一般都是含冤的恶灵,它们通常在活着的时候曾受到他人的摧残和侮辱,死后会带着复仇之心在人间游荡,对伤害自己的人进行报复,甚至还会伤害无辜人群。日本的恐怖片完全摒弃了约定俗成的法规道德观念,而是站在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角度上理性地进行审视,通过展现御灵怨气的由来以及复仇的过程,将御灵复仇的行为合法化。这种表达方式也与日本民族文化紧密相关。《菊与刀》中曾指出,日本是一种“耻感文化”——做什么事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羞耻之别。如果一个人作恶多端,但没被发现、惩罚或让他有任何耻辱感,他是不会轻易认错的;但一旦这个人受到侮辱或惨遭失败打击,他就会将心中的愤懑与羞耻以复仇的形式进行消解,并且这种反击与报复并不会被看做是一种错事。反观御灵电影中的御灵复仇,随着案情的逐渐明朗,观众在主角的讲述和回忆中看到了御灵在世为人时被背叛、被摧残的痛苦以及影片所强调的是活着的人类的伪善面,观众在逐渐了解真相的过程中,会对御灵的悲惨命运产生同情之心,进而她们的报复行为也变得合理可接受。可以看到的是,在此类影片中的怨灵虽然扰乱人间,伤害无辜,但是也没有受到实质的惩罚,开放式的结局设置更加表明了创作者的态度与意图。 三、双重女性形象 电影中的御灵角色一般设置为女性,这些女性拥有着双重形象:一方面,她们本来的面貌形态皆为清纯美丽的城市女性。她们或是《富江》系列中的少女学生,又或是《咒怨》中的美丽人妻,这种女性形象完全符合观众对日本女性的既定审美。另一方面,她们一改往日人们印象中日本女性温柔体贴的形象,化身成为有着恐怖面容和邪恶灵魂的躯壳的恶鬼。她们都是因为人性深处的黑暗以及心灵的不安宁与强烈的孤独感,而滋生出邪恶而恐怖的力量。 选择女性作为主要塑造对象绝非无意为之。女性因其本身所具有的柔弱气质更容易受到他人或社会的残害,从而产生悲剧色彩。作为社会体制以及男性层面的弱势群体来说,女性很难保护自己不受侵犯。面对不可避免地灾难,她们往往心生恐惧并且无力自救。当她们在现世遭受的一切无力改变时,便选择化作“御灵”在人间复仇。因此,她们作为施暴者的前提是她们曾经也是被害者,这种女性宿命感使得影片呈现出更浓的悲剧色彩。同时,相比于健全美好,残缺畸形的形象更能令人产生恐惧之感。御灵电影中,原本美丽的女性被赋以可怕的面容和扭曲的身体。这种被模式化的“丑”迎合了观影者的心理机制,女性一旦露出狰狞的表情,观影者便接收到了恐怖来临的信号,出于心理暗示进而本能地产生恐惧。 女性如此坎坷命运与悲惨结局难免会令人心生同情,引起观众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众所周知,日本长期处于父权社会,有着十分严苛的等级制度,其中男尊女卑就是日本社会最为突出的表现。男权为巩固自己的主体性地位,长期压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因此女性自我欲望也在长期的压抑中得不到释放。 《咒怨》中体现的最充分:伽椰子藏起自己暗恋小林俊介的心事,无奈嫁给了丈夫佐伯刚雄,为他生子持家。当佐伯刚雄得知自己患有少精症时,开始怀疑儿子并非亲生。同时,他又发现了伽椰子关于小林俊介的日记,更加认定了伽椰子的不忠不贞。愤怒之下将伽椰子虐待致死,随后也杀害了儿子俊雄和那只黑猫。可以说,电影表面讲述的是女性复仇的故事,深层却是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共情表达。 四、冷静内敛的意境表达 日本民族文化中有着“菊”的一面,更加注重意境的表达,擅长用日本文化中独有的沉稳与冷静来叙事,因此在叙事风格上,御灵电影呈现出了娓娓道来的抒情韵味。从叙事节奏来看,影片采用了缓慢的叙事节奏,往往会设置一个“侦探”角色来引导着观影者一步步感受极致的恐惧。《午夜兇铃》中的“侦探”角色由女记者来担任,故事围绕着一卷录像带展开,导演在叙述过程中设置大量的悬念,相对静态的画面配以慢节奏的、阴森的音乐,推动观影情绪的积累,直至最后出现贞子从电视机中爬出来的画面,促使观众恐惧之感的大爆发。在声画配合中,恐怖效果慢慢升温,推动影片气氛进入高潮。在镜头使用上,影片使用大量的固定镜头进行叙事,特别是在御灵将要作恶的时候,利用静态的画面与御灵的逼近形成巨大反差,将影片风格发挥到极致。影片也常常出现模拟第三者视线的镜头,当人物移动时,镜头紧紧跟在身后,手持拍摄的晃动感制造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视觉效果。除此之外,导演善用大全景来制造人物心境,比如在《案山子》中,小薰被稻草人追杀,镜头以低角度的全景展现人物的柔弱渺小,以突出表现小薰的可怜无助,冷清画面营造出恐怖氛围。总之、缓慢的叙事节奏、阴森的声音配合以及相对静态的镜头使用形成了御灵电影寓动于静的内敛气质,在这种内涵之下却步步为营地制造着极致的恐惧体验。 五、结语 日本封闭的地域文化以及多元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日本民众独特的审美意识和性格表达,这无疑为艺术的创作打下来坚实的基础。日本恐怖电影选取日本民间信仰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御灵复仇为创作灵感,采用单一的叙事结构,充分展现御灵电影中女性关于爱和欲望的争夺,在寓动于静的叙事表达中呈现出冷静内敛的东方气质。日本恐怖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善用使其成为日本电影工业中最为成熟的类型片之一,一系列的御灵电影在海外的喜人成绩也带领着日本恐怖片逐步走向了世界。这也给予了同样拥有悠久历史及深厚文化的中国一些启示,电影创作必须与民族自身文化特色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得中国的类型片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海威.御灵:日本式的恐怖——作为日本恐怖片的解读线索[J].当代电影,2005(09):91-95. [2]郑炀.日本恐怖电影类型研究[J].电影新作,2016(04):84-89. [3]周志柏,张雪玉.论日本的耻感文化[J].电影评介,2006(13):109-111. [4]?? 李文博.日本妖怪文化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3. [5]?? 远琳.极度颤栗——日本恐怖电影叙事艺术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6]?? 张惠盈.怨灵景观的性别书写——新世纪日本怨灵电影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赵晨雪(1996-),女,汉族,河北保定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