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职音乐舞蹈教学中学生音乐感的培养 |
范文 | 孟丹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学生的主体性备受关注。许多老师围绕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选择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基础之上调整教学策略及方向,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学有所获。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音乐舞蹈教学实现了快速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舞蹈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创作能力意义重大,老师需要以培養学生的音乐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将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相联系,更好地体现高职音乐舞蹈教学的重要作用和优势,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接受优秀思想文化以及音乐作品的熏陶和感染,培养个人良好的音乐感,实现音乐素养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学;音乐舞蹈;音乐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30-0076-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45 一、高职音乐舞蹈教学 作为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学科,音乐舞蹈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教学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在对舞蹈艺术发展史进行分析和研究時不难发现,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音乐对丰富舞蹈表现形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只有选择优美经典的音乐伴奏才能够更好地调动舞蹈者个人的表演激情,提高整个表演的质量和效率,让舞姿更加感人和婀娜,让观众能够获得更多的共鸣。舞蹈与音乐之间的联系还能够降低对音乐形象的理解难度及接受难度,对于音乐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注重基础训练课程的有效落实,加强对不同舞蹈作品的分析以及有效演练,以音乐为伴奏,了解音乐的具体内涵和节奏要求,通过对音乐作品之中内涵节奏以及旋律分析来实现针对性地调整以及合理表演,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音乐舞蹈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及优势。老师只需着眼于舞蹈作品表演的实质条件,主动将舞蹈或者个人的肢体动作与音乐完美融合,真正实现两者的统一性以及一致性。 (一)舞蹈与音乐紧密结合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舞蹈与音乐互相促进,存在极为明显的内在逻辑联系。首先,节奏是音乐与舞蹈的共同特点,是两者相融合的基础和前提,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前者更加需要利用音乐来体现一定的节奏感。对于原始舞蹈来说,在早期发展以及实践的过程之中就已经实现了与音乐的完美融合,许多创作者结合节奏以及韵律表达的实质条件不断的丰富舞蹈艺术表现内容和形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部分节奏动作的开展都需要以音乐为基础,真正实现节奏与音乐的完美配合,作为个人情感的自由表现形式,舞蹈以具有节奏性的动作为基础,因此自然离不开音乐的配合。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音乐舞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同音乐与舞蹈之间的融合实现了快速发展,鲜明的节奏是最为重要的特色,音乐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之间的融合也体现了这一重要特点。电影、诗歌以及戏剧是音乐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的重要典范,几者都需要以共同的节奏为基础和前提。 (二)音乐对舞蹈的作用 学术界和理论界在了解高职音乐舞蹈教学的过程之中以音乐和舞蹈为分析对象,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共同之处。首先,音乐能够帮助舞蹈者在表演的过程之中主动地表达自身的情绪,更好地体现艺术文化的理性价值,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及优势,积极烘托良好的艺术氛围。舞蹈需要在音乐的辅助之下不断的实现内化和艺术价值的呈现,其中音乐能够实现与聆听者之间在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促进舞蹈艺术审美能力以及表现能力的综合提升。 舞蹈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尤为关键,音乐能够将各种丰富多元的情感色彩融入舞蹈表现活动环节,从整体上提升舞蹈的魅力和表现能力,积极加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打动观众的情感,实现与观众在精神文化上的交流和互动,这一点对体现舞蹈表演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大有裨益。因此对于我国高职音乐舞蹈教学来说,老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积极地将更多的情感元素融入教学实践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这一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及优势。 二、高职音乐舞蹈教学中学生音乐感的培养 (一)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感与音乐感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感侧重于学生对音乐的综合感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涉及诸多的影响要素以及内容,老师需要以调性感、节奏感以及和声感和基础,了解不同表现手段以及感知能力的培养要求,积极利用音乐技能技巧的分析及研究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以此来为后期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感知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需要注重单纯技术的分析及研究之外,还需要了解感知能力核心内涵,在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和技巧教学基础之上,以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其中在乐句乐段的分析及演奏中通畅性尤为关键,老师需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和表演不同的音乐作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 (二)旋律感的培养 旋律感的培养有益于学生音乐感的提升,不同舞蹈的伴奏音乐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优势,不断调动舞蹈表演者个人的情绪和情感,主要在于这些伴奏音乐之中的旋律感比较明显,舞蹈者可以结合具体的旋律来协调个人的肢体动作,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整个表演的张力以及感染力。舞蹈者可以也在音乐旋律的引导之下完成基本功训练活动,了解旋律与节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肢体动作的协调以及训练,更好地提高个人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旋律感。老师只需要着眼于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分析音乐感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对具有韵律的动作进行针对性地协调,选择旋律优美的音乐,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综合音乐感和审美水平。 (三)审美感的培养 審美感的培养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更好地体现高职音乐舞蹈教学的本质,老师需要着眼于学生音乐感的现实条件,结合学生的综合水平,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形体语言来充分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音乐舞蹈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基础知识的学习尤为关键,老师可以主动安排不同的舞蹈作品,引导学生用身体来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了解音乐作品的具体表现形式,保障节奏的一致性以及主题的一致性。在节拍、节奏以及韵律上也需要注重相似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学有所获和学有所长,老师只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在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上,调整后期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方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发展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学有所获,真正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对音乐舞蹈学习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三、结语 在高职音乐舞蹈教学的过程之中音乐感的培养尤为关键,老师需要抓住这一素养培养的实施条件及内容,着眼于新课改所提出的全新要求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及内容,充分体现音乐舞蹈教学的实质作用,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掌握音乐舞蹈学习的技巧和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够践行素质教育,推动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毛静.高职音乐舞蹈教学中学生音乐感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03):115-116. [2]伍晋霞.对高职音乐舞蹈艺术性教学的相关探究[J].北方音乐,2018,38(17):141. [3]韦厚标.高职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构想——高职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构想[J].北方音乐,2016,36(21):192. [4]高月瑶.分析音乐舞蹈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6,36(19):193. [5]张骥.高职音乐专业舞蹈教学的现存弊端及应对策略[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75-77+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