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日本现代设计中呈现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特征研究 |
范文 | 刘培盛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日本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的特性及其与西方极简主义的区别,这一区别既是东西方文化的交叉点,也是西方功能主义的替代。亚洲国家的设计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日本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的影响,这也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 关键词:极简主义 现代设计 日本设计 禅宗风格 “二战”后,日本在亚洲国家中率先接受西方的设计理念,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设计思想,逐渐形成了以日本美学为基础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特征。日本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不同于西方极简主义,其以“物哀”(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简单地说就是“真情流露”)的理念、“侘寂”和“手泽”精神来关怀平凡的日常生活。本文从极简主义相关理论、日本现代设计特征、日本美学等方面对日本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一、艺术与设计中的极简主义 1.艺术中的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该流派作品大多为几何抽象图形,或以最原初的状态展示于观众面前,以此消除作品对观众意识的压迫。极简主义艺术作品曾经备受争议,因为其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作品的面貌、材料和制作方法。 图1、图2为极简主义代表艺术家唐纳德·贾德(Donald Judd)和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的作品。它们都采用工业材料,具有模块化、规律、对称、少装饰等特点,而且作品的展示都没有使用相框或展台,观众可以与其亲密接触,目的是让观众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2.设计中的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设计可以追溯至荷兰风格派运动,其追求抽象和简化,用单纯的色彩和几何形象表现纯粹的精神。极简主义设计先驱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1908年发表了《装饰与罪恶》一文,他认为装饰是一种文化上的退化,是不经济且不实用的。受其影响,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提出了著名的“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对极简主义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极简主义设计发展至今虽然有所變化,但它的存在带来的是一种舒适、安静,使人安心的力量。在当代设计中,理性和感性、分析思考和直观感受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关系。因此,跟过去一样,极简主义设计在未来仍将持续发展。 3.极简主义造型特征 极简主义打破了绘画和雕塑的界线,用平面或立体形态来显示事物特性,还原事物本质。小型化、纯粹性、非加工性、无形化是其主要特征。作品越单纯,越能创造更多讨论的空间。(表1) 二、影响极简主义设计的思想 1.现象学 现象学是对本质的探讨和将本质转变为存在的哲学思想,在“回到事物本身”的口号下由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 Husserl)创立。现象学主张直观对象本质,这种观点对20世纪60年代的艺术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艺术家在追求现代主义艺术时的自我还原特性得到了最大化,推动了极简主义对本质的探索,将艺术家的视线转移到消除带有隐喻、偏见、单纯的世界。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思想成为当时艺术界最热门的主题。莫里斯·梅洛-庞蒂认为,现象学中的“现象”不仅仅指意识,还包括与意识相关的经验,这里的经验指的是与对象最根本、最原始的关系。极简主义艺术家为了表现现象学的这种“经验”,需要排除模糊信息,将最基本的形态明确地表达出来,他们认为:以“人类情绪”进行的创作将夺走作品的生命,将作品带入虚构的世界,因此应该停止所有主观性的介入,努力还原现象的本质。 2.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指自然,本来的样子。老子把“无为”作为最终实践的原则,“无为”意味着顺其自然,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只有摆脱了束缚自己的执着,才能实现“无为”,才能领悟“自然”。“自然”就是从所有让人不幸的价值判断或社会束缚中完全解放出来的状态。老子的思想不仅代表了东方哲学思想,还影响了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中的事物的本质概念,包括顺应自然的极简主义设计。 3.夏克教(Shaker)思想 1747年成立于英国的夏克教,他们排除一切与功能无关的装饰,不管流行趋势如何改变,只考虑产品的本质和耐久性,制成的产品单纯朴素。夏克教徒的设计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日常生活所需的工具、家具和建筑等,如电动工具原型、洗衣机等。[2]其为了达到最佳的经济性而实施无装饰的实用性设计,已经开始出现极简主义设计的样子。 4.禅宗思想 东方哲学思想中的禅宗思想,通过“不二”(佛教用语,意思为无彼此之别)拯救现实和理想,在现实世界中表现为禅宗艺术、禅宗文化。“不二”的美是所有对立消失的完美世界,是超越所有对立的绝对合一的境界。[3]禅宗在西方被称为“Zen”,西方设计师将“Zen”作为名词使用,用来表达日式简洁设计。原因是早期西方艺术家从日本的艺术和建筑中获得了大量灵感,并将日式简洁推广到西方。可以说,极简主义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对日式简洁美感整理的结果。 三、日本现代设计中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 1.日本现代设计的特征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文明与启蒙”的口号下,成功地吸收了西方的近代思想。其现代设计在吸收西方功能主义的同时,让以“侘寂”精神为基础的日本美学得以很好地传承,并作为日本产品设计的根基一直延续至今。直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产品设计仍未能摆脱模仿西方产品的痕迹,但日本将技术研发集中到精密光学产品和音响设备领域,凭借新技术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就这样日本的现代设计从西方的质疑声中,在众多人的关注下稳步发展,通过小巧精致的具有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的产品形态,逐渐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2.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的形成 1955年至1960年是“二战”后日本设计运动的第一个高潮期,日本通产省设立意匠奖励委员会并开始评选日本优良设计奖。当时获奖的东芝电饭锅、富士电风扇、索尼收音机等产品在西方虽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是很好地展示了日本独特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4]1979年,索尼随身听的诞生给世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场变革,其高级感和极简感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感受,改变了消费者的价值观。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进入经济发展困难时期,由此人们的消费观念也转变为购买“必要的、便宜的、耐用的”理性消费观念。设计师们对产品的设计开发思路也从以硬件为中心转化为以软件为中心。在消费文化从量转为质的过程中,产品的最小化、简洁化、实用化逐渐成为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的代表特征。 四、日本美学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艺术作品并不独立于日常生活而存在,纯艺术与应用艺术从一开始就没有明显区分。例如,西方绘画通常用画框装裱,而日本绘画则具有实用性,通常作为屏风或窗户纸来使用。像这样,日常用品成为优秀的艺术作品,而艺术作品则被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在西方现代主义进入日本后,以民众生活为基础,制作的日常工艺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艺运动思想,形成与西方现代主义共生的独特的日本美学。不是“计划”,而是“生活”,即在传统中发现美。这种实用与审美的连接,才是日本设计不同于西方极简主义设计的独特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 1.佛教“空”的思想 “空”的思想重释了早期佛教的缘起说,是明确表明佛陀立场的核心宗教哲学思想。那么日本美学和“空”之间又有何联系?日本美学不同于极简主义,其根源是“简朴”,这跟佛教“空”的思想具有相通性。以空旷的空间为载体,假想人与神的相遇是日本沟通的原型。对日本人来说,“填充”限制了后续行为产生的可能性,“空”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空”就像敞开的空间,因为敞开着,所以可以让更多人在里面进行沟通。对于设计师而言,“空”代表了设计时的包容性。西方现代设计中的简洁概念无法完全表达日本的简洁,用“空”来表达这种日本美学更为合适。 2.禅宗思想的影响与“侘寂”概念 禅宗是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至日本,对日本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宗推崇的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强调用自然朴实的材质、简约的形态、纯净的色彩,以最自然、最纯粹的方式致力于质朴的生活。“侘寂”是日本一直以来存在的日常美学。“侘”是强调朴素精神的哲学思想,通常被认为是源自禅宗思想里的“脱俗”“简素”“清净”与“谦卑”。“寂”是孤寂、沉郁的意思,具有感怀生命脆弱无常的意味,是对“侘”的形态和模样的描写。进入中世纪后,“侘”“寂”的意义相互联系,并不是分离的概念,并且“侘寂”被誉為“日本美的精髓”流传至今。[5] 3.“手泽” “手泽”在日本指“用手润泽”的意思,长时间接触形成有光泽的、具有固有个性的,或者随着时间流逝得到改善的、非常顺手的、符合我们生活方式的物体。[6]因此,“手泽”是指随着时间流逝而产生的自然的美,物品在被不断使用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反复变化的美。这种美不是外形上的美,而是与人类关系加深而产生的美,可以说是一种平凡的美。 4.极小化的文化追求 日本从过去开始就向往“极小”文化,从拇指公主、桃太郎等传统童话主人公到现代的口袋精灵等“小的”素材一直被日本人所喜好。从表达“美”的日语语源来看,日本人把小的、细致的作为美的标准。在古代,日语形容美的物品会用“くわしい”来表达。“くわしい”指的是某些精细元素的合体。对于日本人来说,美就是小而细致的东西,即“くわしい”的事物。 五、日本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的运用 1.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创建于1980年,当时全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日本也经历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无印良品将设计导入产品制作中,以简洁为产品概念,不断寻找最佳的材料、形态和工艺,省略多余的工序,降低产品成本,在“简朴”中创造美感和新的价值观。无印良品的目标不是实现最低价格,而是降低成本、物有所值。无印良品的广告也积极传达着它的品牌理念,其广告概念在于一个“无”字,广告并不呈现明确的信息,而是用“空”来传达信息。所谓传达,不是单方面地输出信息,而是将信息制作成让人容易理解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媒介准确传达。[7]无印良品的广告将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用最清楚的方式进行表达。无印良品的简洁,不是单纯造型上的极少主义设计,而是一种能保证消费者自由自在使用的“空”的设计,用朴素、简洁、以人为本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向生活在物质社会的消费者传达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2.禅宗风格极简主义代表设计师 (1)深泽直人 深泽直人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师之一。他以无印良品设计顾问的身份设计的壁挂CD机(图6),成为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的经典之作。2003年,他成立了“±0”品牌,并定期推出设计新作,积极推广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他提倡的将环境和行为融入设计之中、用设计引导行动的“可供性(affordance)”设计哲学,使其作品十分独特。他仔细观察人类的无意识行为,通常将产品所使用材料的颜色和质感原封不动地呈现出来,简洁明了,没有一丝多余,完美地把日本的“侘寂”实用美融入作品之中。深泽直人设计的作品,就像它一直存在于你身边一样,虽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但是仔细品味,就会发现里面融入了日本独有的美学。 (2)原研哉 日本简洁美学理念是原研哉设计哲学的根基,其设计作品跟日本的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原研哉对日本文化的根源和设计基因非常感兴趣,通过关注日本这个国家的独特价值,寻找纸、纤维等中蕴藏的智慧,尝试将传统气息注入现代设计中。原研哉强调“Exformation”的重要性。“Exformation”就是在设计中不断思考,深究我们熟知的事物和资讯,是将已知转为未知的过程。原研哉认为简朴、传统、自然的日本美学可以防止人们过度消费。他倡导“无”的概念,“无,亦所有”既是他的设计理念,也是他的设计哲学。以“空”为关键词,没有任何多余,极简的设计是原研哉作品的特征。 六、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的价值 禅宗风格极简主义将日本传统美学融入极简主义设计之中,其简洁的形态并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为了创造出日常生活中可以长久使用和珍藏的物品。世界瞬息万变,我们的感性和欲望很难长久维持,比起功能和形态,对日常生活充满关怀的设计才是我们所需要的。这种体现人文关怀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是物质社会迫切需要的精神价值,不仅对现在,甚至对未来的设计师来说都将会是很好的设计方向。 七、结语 本文在研究极简主义相关的思想后,从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对日本现代设计中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特征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第一,日本现代设计中的禅宗风格极简主义,源于以禅宗思想和佛教“空”的思想为基础的日本传统美学。这是追求极小化和“侘寂”精神的日本独有的审美意识,是追求朴素的日常生活,消除过剩美学的日本人固有的特征。 第二,“手泽”概念是人与工具关系的基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手的接触与人的关系持续加深,形成一种自然、平凡的美。 第三,在西方极简主义设计影响下,日本现代设计追求的不是外形的美,而是充分考虑功能的简朴美。无印良品的产品以朴素、简洁、还原事物本质的禅宗風格极简主义设计的特性,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的认可。 日本现代设计中呈现的节制美学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机械美学,它作为人与自然的媒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禅宗风格极简主义设计思维不同于西方的以物质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它是具有东方哲学思想的,以自然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是物质过剩时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思维模式。 本文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8PJC093)阶段性成果。 注释: [1]CHOI S.A Study on Shakers Free Design from Fashion[J].Korea Society of Design Science,20(3),2007:283. [2]MIOK K.A Study on the Zen Style in Interior Architect - Focused on the Image of Space[J].Korea Institute of Interior Design38,2003:94. [3]DONGYEON L.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s and the Role of Industrial Design in Japan[J].Archives of Design Research 24,1998:24. [4]格拉汉姆 J.日本设计:艺术、审美与文化[M].张寅,银艳侠,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0-23. [5]FUKASAWA N,MORRISON J.Super Normal:Sensations of the Ordinary[M].Lars Muller Publishe,2007:113. [6]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38-2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