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早期“立体电影”及其在中国的放映史考察(1915——1949)
范文

    付茜茜

    

    

    

    【摘 要】 自1910年代起,我国报刊中就开始频繁出现对“立体电影”的相关报道,与此同时,大量“彩色电影”与“卡通电影”因商业需求而假“立体电影”之名进行放映,致使“立体电影”的概念在许多场合被混淆;影院中则存在着技术上与立体电影同源的“皮影戏”“走马灯”,以及观看时能产生立体感的“红绿眼镜魔术”等诸种形式,它们与立体电影放映活动相交错,形成一幅斑驳陆离的早期“立体电影”图景。直至1940年代后,才真正上映了少量现代意义上的立体电影短片。这些关注立体电影的相关报道以及早期立体电影的放映活动虽然零星模糊,但作为历史的真实存在,它们铺垫并酝酿了现代中国立体电影史的开端。

    【关键词】 早期立体电影;观影活动;放映史

    20世纪上半叶,曾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电影技术类型,一直以“新闻”或“传闻”的形式出现在国内报刊报道或相关史料记载中,这就是立体电影。“立体电影”(stereoscopic movie)是从电影技术角度和观影体验上界定的一种电影类别,放映时能让人产生三维视觉感知,且具有明显纵深感。[1]它有两种基本类别:一是要佩戴特制立体眼镜(红绿眼镜或偏光眼镜等);二是不必佩戴特质眼镜,由光栅银幕产生立体感。[2]立体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胶片时期和数字时期,虽然使用的技术不同,但二者试图达到的观影效果颇为接近,其本质未发生根本变化。

    在电影诞生后的技术发展历程中,立体电影在国内经常与当代的数字革命一同被提起,然而立体电影及其早期放映形态其实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出现。只是由于早期文献材料中的“立体电影”在概念称谓与观影形式上与当下存在差异,因此,1949年前的立体电影放映活动并未被纳入当下立体电影研究的主流视野。但即便不将其称为“立体电影前史”,早期国人对立体电影的认知从一种模糊不清的报刊消息、吸引票房的噱头到形成较为清晰概念的转变;从戏院、茶园中“皮影戏”“走马灯”改造的“游艺”、电影放映幕间的“魔术表演”到少量当代意义上的立体电影放映形式探索,都形成了基于一种社会心理层面的、想象的“立体电影”形态。这个过程的存在,铺垫并酝酿了我们所熟知的立体电影的“现在”。

    一、对立体电影放映活动的关注与期待

    我国在1949年前就对国外立体电影发展状况保持着高度关注。就立体电影技术发展而言,虽然直至1922年现代意义上的立体电影才在美国正式上映[1],但我国在此之前就已经对立体影像技术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早在1910年代,我国报刊中就出现了对立体摄影机的记载,提到立体摄影机的研制和利用该摄影机拍摄的立体影片《战古城》。[2]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有关立体电影摄影机的报道都仅表述为“立体摄影机”。1930年代,报刊中出现了我国自主研制立体电影摄影机的新闻报道,如1931年展示摄制立体影片新机器的记载[3],1939年介绍我国新发明的立体摄影机[4]、报道顾丽川研制出立体摄影机的事件[5]以及立体摄影机研究成功的相关报道[6]。除集中于1939年的这些报道,1949年以前笔者未再见到关于中国发明立体摄影机的信息。[7]

    1915至1949 年间,我国对立体电影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其观影效果与放映活动上。例如,1915年美国立体电影首次试映,并于1922年正式放映,我国诸多媒体都对这一新生事物进行了报道。1931年,《申报》《时时周报》《益世报》开始出现对国外立体电影进展的报道,对这项新发明给予较高评价。国内报刊中有报道写道:“若立体电影,则远近诸景,莫不异常分明,所有人物,前后轮廓宛然,与实体无异,自较普通电影,更完美了。是项立体电影,在美国已有试演者,惟尚在研究改良期中。”[8]1933年9月,路易 · 卢米埃尔兄弟用自制立体摄影机,拍摄了红青双色立体版的《火车到站》,并于1934年3月在法国科学院会议上放映该片。1935年,国内多家报刊报道路易 · 卢米埃尔、奥古斯特 · 律米耶发明“魔术”眼镜,观众使用蓝黄两色眼镜即可观看立体电影。这一观影形式在平面上增加了纵深的维度,“这种玻片其一微帶蓝色,凡绿、黄、橙、红色素都可通过;其一微带黄色,凡绿、紫、靛蓝色素都可通过……用这两片看影戏,如有火车疾驰而来,加以立体的感觉,便宛如蹿出银幕,而向观者迎面驶来”[9]。

    1937年,中国局势陷入紧张状态,“卢沟桥事变”将国家全面卷入战争中,我国开始了漫长的抗日历程。同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往战时陪都重庆。但仅仅在“卢沟桥事变”的一年后,报刊上消失了一段时间的立体电影相关报道就再度出现。如《申报》一则报道,“传闻已久的立体电影,环球公司已决定在最近期内开始摄制,起开宗明义第一片,将由狄娜赛萍主演,惟片名尚未决定”[1]。再如“据传闻,立体电影也已经由一位摄影师发明,并且已由狄娜赛萍在开拍了”[2]。1939年《申报》报道:“游艺界新发明的立体电影……虽已发明有相当长的时间,但是直至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没有一家电影院,曾正式公映过。原因可分两个:第一,因为立体电影中的静物、人像,都有些变形,不能和真的东西完全吻合;第二,因为观立体电影,必须戴特制的眼镜,这是件很麻烦的事。”[3]又如1946年11月3日《申报》报道:“苏联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立体电影放映在三向度银幕上的国家。一个曾在莫斯科看过几部立体电影实验放映的外国记者,写了一篇通讯说:‘一辆坦克车直向你驶来— 一分钟的时间,它就要压扁你了—啊!它开到你头上来了!你急忙将头低下去,歪向一旁—但是……你只不过在看一部电影—立体电影。”[4]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立体电影一直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乃至在战争期间,国内民众对立体电影的热情依旧不曾衰退。

    1940年代,国内对立体电影的报道仍较为丰富,如苏联立体电影研究进展(S.P.伊凡诺夫裸眼立体电影)和立体影院设立、立体电影观影体验的报道[5],介绍丹麦工程师发明立体电影的新方法[6],报道好莱坞环球公司摄影师约瑟夫 · 万伦汀氏发明立体电影摄影机和美国电影科学家乔治 · 潘尼安发明有味电影的相关报道[7]。如《好莱坞》1940年第106期的报道《电影科学上的新贡献—苏联将设立体电影院:银幕事物都在观众的周围》;《吾友》1941年第1卷第10期的报道《立体电影院:声色静物俨若身旁,观众犹如置身其中》,向读者和电影观众介绍这种新观影方式、娱乐方式和游戏方式。这一阶段的国内观众充满着对新奇视觉体验的憧憬,我国的影戏传统增添了立体电影的神秘色彩和“魔幻感”。

    从我国电影发展史的宏观视野来看,在当时新旧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我国电影业一直试图在社会意义与娱乐商业属性中找寻位置,虽然起初在声音、色彩等技术上都落后于国外,却能快速实现技术跨越。但立体电影的发展也有其特殊性,面对极不稳定的内外局势,在“影戏”的电影观指导下,中国的电影创作注重教化性、讲求戏剧性、强调情节性[8],电影创作的内容和主题更受重视,更需要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来践行社会功能。这些使得仍以“娱乐性”“奇观性”为卖点的立体电影未能被电影行业及理论界纳入主流视野范围,而只能更多地活跃于媒体报道中。

    二、放映中的“立体电影”概念混用

    这一时期,立体电影在我国的观影形态表现为传统的“立体影戏”表演与“红绿眼镜魔术”等形式的混杂,直至1949年前夕才出现了少量真正意义上的立体电影放映活动。1949年以前,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立体电影放映活动较少。由于中国早期的立体电影放映活动并未涉及较大的技术突破,国人经常在戏院、茶园等场所以“游艺”之心态观赏着与中国传统影戏极为相似的立体幻影。

    (一)传统 “影戏” 语境中的立体电影放映活动

    1895年,电影这种新生的艺术样式试映成功后,中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兼映电影的戏院和茶园,如北京大观楼影戏院、上海徐园和虹口影戏院等早期电影放映场所。在近现代中国影戏文化传统中,立体影像魔术表演和游艺节目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1930至1940年代,我国对世界立体电影的报道中,更多地将立体电影与“皮影戏”和“走马灯”等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相联系。在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诞生之后,电影的立体观影感知成为下一步电影技术的探索目标。有文章对立体电影进行了溯源,认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灯影戏”或许给立体电影的发明带来过启示,而另一项民间艺术“走马灯”也可算作中国立体电影的鼻祖。[1]我国从唐宋时期开始,灯影戏和走马灯就逐渐发展、成熟,它们有着借光取影以产生活动画面的共性特征。根据报刊资料可以发现,在立体电影研制和放映活动尚处于雏形阶段时,光与影关系的探索就已经由平面进入立体层面,早期灯影戏表演时张白幕以达成灯光下的影戏成像。在早期立体影像观影时期,并非由立体摄影机拍摄出画面,而仅仅是在光与影作用下呈现的立体显像,需要操作者在幕后掌控表演进程,在给予人们立体影像观感的同时,试图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2]立体影像魔术表演以白幕后操控促成立体幻影的显现,非常契合国人对传统影戏的观赏经验。这种与中国传统灯影较为相似的立体幻影观影活动一直持续到1949年前夕,虽然此时我国并未在立体电影技术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但特殊的影戏文化艺术传统为国内立体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也对后来立体电影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二)假 “立体电影” 之名的 “彩色电影” 与 “卡通电影”

    在同期,与“立体电影”同属电影“新技术”的“彩色电影”与“卡通电影”也在同步发展。自世界彩色电影出现并传入国内放映后,部分“彩色电影”也被称作“五彩立体影片”或“七彩立体影片”。对于当时国内观众来说,对国外立体电影的认知大都停留在“传闻”层面,缺乏真实观影感受。因此,这些在当时极易与“立体电影”概念相混淆的“彩色电影”“卡通电影”也经常因宣发需要而被假称作“立体电影”。

    1935至1937年,《申报》都有刊登五彩立体电影在丽都影院、新光大戏院、大上海大戏院、巴黎大戏院、南京大戏院等不同影院上映的信息,如报道:“同时开映五彩立体电影,雷电华荣获世界艺术科学院特别褒奖之科学新发明歌舞短片创作《痴情舞伴》。”[3]再如另一则报道详细介绍了《痴情舞伴》与以往彩色片制作过程的不同:“新发现的五彩立体影片的方法,是根据着三色方法,与以前五彩片不同的地方,就是以前是一张片子只用两套底片印成,而现在是拍一张片子却用三副底片同时作同一目標的拍摄,采用的是基本色彩— 一副是红色,一副是黄色,一副是蓝色—因为用三种不同地位的镜头摄取,而印成一片,映出后,于是现成了立体。”[4]《大公报天津版》1935年7月12日(第13版)名为《五彩立体电影成功 明晚将在平安演映》的报道中也同样提到了这一时期在国内放映的影片《痴情舞伴》。

    但这种出于商业目的利用“立体电影”概念炒作的行为很快遭到了影评人的质疑:“所谓‘荣获世界艺术科学院特别褒奖之五彩立体电影《痴情舞伴》(La cucaracha)鄙人在一度欣赏之后方知不过是一部比较进步的天然彩色片(或稍原色电影),对于光度的调和,及色彩的鲜明,确乎比较以前的彩色片胜过数倍。然而故事的演出,还不是仍旧在平面的银幕上……‘立体电影四个字究竟是一种可以号召观众的广告标题,好在票价照旧所以观众绝不会闹退票的。”[5]

    关于影片《痴情舞伴》的报道大都称其为“五彩立体片”或“五彩立体电影”,从这一时期的记载来看,媒体大都将彩色电影误解为立体电影,包括国外彩色电影《浮华世界》在国内上映也被报道称为“五彩立体片”。这一时期所谓“立体电影”只是指比前一阶段的彩色电影技术在“真实感”方面更胜一筹,而并非真能够制造真实立体感的立体电影。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时期国内的观众特别渴望观看到国外“传闻”的立体电影。

    这一时期除了“彩色电影”外,“卡通电影”也经常与“立体电影”相混淆。如1939年《青春电影》杂志(第4卷第39期)报道了《中国第一部立体卡通:万超尘创作,已居渝公演》,该杂志接着在下一期(第38期)出现题为《重庆通讯:万超尘第一部,立体卡通“上战场”将与“好丈夫”影片同时献映》的报道;又如,1940年《亚洲影讯》杂志(1940年第3卷第5期)刊登了题为《上图:全部立体五彩长篇卡通巨片“小人国”之两幕,该片将在大光明、大上海同映》的报道。这部被称为“小人国”的立体卡通片是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于1939年制作的彩色卡通电影《格利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根据对这一时期报刊报道的辨析,立体卡通片所指的应该只是彩色卡通电影,而并非有三向度视觉感知的立体电影。现在看来,这些在当时报刊报道中所谓的“立体电影”应该只是当下意义上的“卡通电影(动画电影)”。

    另外,从1930年代的报刊记载中所发现的南京国民政府对立体电影实施的管理,我们也可以窥见当时“立体电影”在影院放映活动中和在概念应用上的混乱状况。1936年南京《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公报》报道“通知大华大戏院第59号为该戏院擅改‘立体电影名称为‘电光幻镜应予罚款六十元示惩由”[1],后又出现“批答大华大戏院第72号批为立体电影改名罚款一案请予收回成命”[2]的报道,涉及对大华大戏院“立体电影”改名为“电光幻境”的惩罚和撤销惩罚的内容。这种概念的混用造成了早期立体电影放映形态上的斑驳景象。

    (三)“红绿眼镜魔术表演”与立体电影短片

    1920年代,我国尚未出现立体电影放映活动,但出现了需要佩戴红绿眼镜的立体影像游戏体验节目[1],被称作“红绿眼镜魔术片”或“红绿眼镜光学戏”,我们可以从报刊资料中见到相关记载[2]。观看此种影像需佩戴红绿眼镜,能让观众感觉到幕中景物逼近观众,也被称作魔术,但它其实是由真人演出,表演时需张白幕,表演者在幕后操作。这种“红绿眼镜魔术片”相继在大世界、爱普庐、乾坤大剧场、新爱伦影戏院等演出场所演出。如“大世界因推广营业,特聘前在爱普庐所演之红绿眼镜全班艺员在乾坤大剧场日夜开演,演者俱是法国艺术家,颇……神奇夺目,并日备红绿眼镜二千副,俾观客戴后入”[3];“新爱伦影戏院开演‘红绿眼镜……闻该院由今日起,演科学游艺‘红绿眼镜三天,所献技艺,皆极新异,并有美女,跳舞云”[4]。这种佩戴红绿眼镜观看的魔术表演是由真人在白幕后操作,与中国古代的灯影戏极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通过红绿眼镜能观赏到立体影像,因此它也一度由其影像特征而与立体电影的概念混为一谈。如以下一则报刊中对观影时的详细记载:“昨有法人某君,由法来沪,并随同伴侣六七人,携有一种新奇之游艺,为魔术之一种,而为沪人所从未见过者,其名曰Anaglyphes,日昨先行试演于爱普庐影戏院,……裹上张白幕,幕以水湿之,術者在幕后作种种行动,观者入座必戴一种纸质眼镜,两方玻璃一红一绿……傍立一庸妇为之脱鞋袜,一一向外抛去,而观者皆觉有一鞋一袜向己抛来,斯时全座大笑。”[1]

    《申报》(增刊)1936年5月17日第24版刊登的红绿眼镜表演广告

    又如“新中央电影院,前日演出山东镖客,为金钱所主演,该院于演片休息之际,并请金钱登台,表演红绿眼镜之魔术……稍即请座客戴上红绿眼镜(入场时每人各赠一具),看其发明之魔术,言毕,台上张一白布,其旁亦皆以屏障之,布幔中有灯光,先由金钱在幔中,作手势表演……俄而此裸体之影像,翩然腾空而去,魔术告终,电影续演”[2],“珠联璧合三大节目当场赠送红绿眼镜立体电影采用红绿原色形成立体景物利用视听两觉幻为奇趣声色”[3]。作为在电影放映间隙表演的魔术节目,红绿眼镜魔术表演成为许多影院争相采用的博观众一乐的表演形式。1920年代上海《申报》也曾刊登较多关于“红绿眼镜”的报道或影戏院广告,涉及影院包括中央大戏院、新爱伦星记影戏院等。

    又如,1920年代《申报》广告信息中频繁出现的红绿眼镜魔术表演,“留心红绿眼镜,法国最新不可思议之魔术……能看破世间一切奇事,能洞察天下妖魔鬼怪,能明了人情浮薄冷暖,能识透色即是空真理,不日在爱普庐影戏院开演”[4];“爱普庐……新发明惊人魔术红绿眼镜影片孝女,三点五点半九点一刻”[5];“莫辜负了大世界主人的美意。因为这人演电光剧。……备有红绿眼鏡三千副。每位一副。……此种艺术,为世界所新发明”[6];“红绿眼镜之光学戏自三月一日起在爱普庐戏院表演以来,观客甚为踊跃,咸谓空前绝后之奇观而不知此种魔术虽甚奇离,而识之者不过为一种光学上之发明,并无其他幻妙”[7];“红绿眼镜、出现于爱普庐戏院后,各报皆有记载,咸谓神秘莫测,颇值一观……观红绿眼镜时,我人最不解者,何以幕上人物、似向我人走近”[8]。

    以上说明,“红绿眼镜魔术”这种影院放映间隙的表演活动,从1920年代直到1940年代都有在国内出现。虽然这一时期佩戴红绿眼镜观看的并非立体电影,而是一种制造幻影的魔术表演,向观众展示的也多是极富感官刺激的影像内容,以博观众一乐。但这种游艺活动却是中国立体电影正式诞生前,国内早期报刊史料记载中早期观众观看最多的立体影像形式。

    三、现代意义上的立体电影放映活动

    虽然当时大量被称作“立体电影”的放映活动仍然只是在电影放映间隙加演红绿眼镜游艺节目,但根据许多报刊记载,也有立体电影真实放映过的蛛丝马迹。例如,有研究指出,193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两部立体短片《奥迪斯寇皮克斯》与《新奥迪斯寇皮克斯》都曾在中国上映。[1]又如,1940年《电影(上海1938)》第66期刊出《万氏昆仲绘制五彩立体卡通》的报道,介绍在国内影评日益高涨的热情期待之下,当时的上海将出现立体国产卡通片,万氏昆仲一直为此积极研发与筹备。按照目前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国内立体卡通片最先放映地为1930年代末的重庆,其后1940年代初上海也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在放映国外立体卡通片的同时,国产立体卡通片也处于研制与突破阶段。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中,1940年前后重庆因其战时陪都地位曾在短短几年之内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重要城市,这一时期的重庆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闻报道中由顾丽川发明的立体电影摄影机就诞生于重庆,最早的立体卡通片也放映于重庆。[2]

    同时,《申报》中也曾频繁出现红绿眼镜立体短片广告信息,“今天开映劳莱哈台……滑稽大会(外加)红绿眼镜五彩卡通”[3],“下期献映劳莱哈台集锦短片大会红绿眼镜立体短片”[4],“劳莱哈台(木木新)滑稽大会(外加)红绿眼镜立体幻影五彩卡通”[5]。另外,也有报道显示米高梅公司的红绿眼镜立体片曾在我国上映,但具体片名未有进一步介绍,如1942年出现的对米高梅公司立体电影宣传信息称,“精彩短片之精彩红绿科学眼镜,米高梅独有立体片,刀砍追击仿佛如在目前,电影奇迹不可不看”。[6]这些信息的存在,也间接佐证了1940年后国内曾零星出现过需佩戴红绿眼镜的真正意义上的立体电影放映活动。据此,中国“立体电影”放映史的研究范围应提至1949年以前。

    结语

    1915至1949年间,中国立体电影在探索中缓慢发展,“立体电影”的概念、形态在观念和实践中呈现出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斑驳景象。“立体电影”最初仅见于媒体报道,在国人头脑中带有一种想象的虚幻色彩。此后,出现了假借“立体电影”名义的影片放映,还有佩戴被称作“红绿眼镜魔术片”的带有立体视觉效果的影院魔术表演,直到零星出现的少量真正立体电影放映,中国的立体电影放映形态才逐渐定型,“立体电影”的概念才得以逐步理清。这些对立体电影的关注和报道虽然零星模糊,但作为历史的真实存在,它们铺垫并酝酿了现代中国立体电影史的开端。考察这段“立体电影”放映史,对于全面呈现中国现代电影史早期的丰富景观,深入理解和认识促进电影艺术形态变迁的深层社会心理因素,重新思考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等核心命题,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视听到互动:立体电影观影形态演化研究(1915—2018)”(项目批准号:19YJC76002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立体电影观影艺术史研究”(项目批准号:19FYSB015)阶段性成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