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
范文

    【摘要】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既能培养学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审美,又能促进民族民间音乐的长远发展,促进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本文主要分析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视唱练耳

    【中图分类号】G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民族节奏、调式调性及音程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

    (一)民族节奏的应用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没有节奏的音乐又何谈生机呢?节奏能展现人物的情绪。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旋律进行感知,然后再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内容,通过打乱节奏的方式训练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知能力,比如,先唱四分音符,得到教师的指令后可换唱切分音符等。同时,还要用手打拍子,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准确打拍子。另外,也可以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基本节奏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节奏型变换训练,并将它们组合成有民族特点的节奏组合,进一步体验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美。

    (二)民族调式调性的应用

    调式调性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比如,广西民族音乐在调式调性上和我国其他民族的有一定的相似点,教师对调式调性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其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对广西民族音乐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对其调式调性进行指出,同时对其进行总结、归纳,帮学生掌握不同的调式调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其和其他民族音乐的调式调性进行比较。例如《壮锦献给毛主席》和汉族的五声调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更好地体会和区别他们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分析音乐教材中的视唱,强化学生对调式调性的理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音程的应用

    音程是两个乐音的音高關系,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中发展学生内心的听觉,是视唱练耳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学时一般是先唱后听,运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进行视唱练耳教学时,由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很多种类的音程结构,一般是以四五度音程结构为主,而使用较频繁的旋律结构又以大二度、小三度等为主,这些音乐元素的使用使得民族音乐极富特色。同时,音程的结构还受到调式体系的限制,比如在无半音的民族五声调式当中,只能产生大二度、大小三度、大小六度等几种和声音程。所以,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应用在视唱练耳教学时,教师要根据音程的特点进行教学,并仔细分析民族民间音乐特征,通过建立民族民间音乐调式音乐有别于传统大小调式调性功能的音程联系。

    二、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传统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忽视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西方音乐作品来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由于西方音乐复杂的和声以及音响训练,学生在进行视唱练耳的过程中很难产生共鸣。而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比较短小,贴近群众的生活,内容极具生活气息且和声清晰,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应广泛应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体验和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音乐素养,从而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效果。民族民间音乐中民歌具有代表性,民歌中大多表现的是中国众多劳动人民的情感、某种情绪及对生活的态度,其音乐作品大多贴近广大群众,贴近他们的生活。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一些优秀的民歌进行视唱练耳训练,多运用民间器乐、戏曲以及歌舞等,或者其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族民间音乐用于视唱练耳教学,这样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把握好教学内容及方式

    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对本土音乐进行开发,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有机加入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因地制宜,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改编,建立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架构,而不是一味地以西方作品作为教学素材。比如,教学加入对民族乐器的听辨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内涵,用趣味性视唱练耳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体会到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调,同时还可应用琵琶、二胡、古筝等的民族乐器,并结合现代音乐理念,在加强民族特色的同时,让学生更容易喜欢上民族民间音乐,让民族化的音乐也能流行起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应用到视唱练耳教学时,可通过民族节奏、调式调性及音程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通过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应用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把握好教学内容及方式等途径,加深我用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力。

    作者简介:宋军(1979—),男,山东济南人,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文凭,研究方向:大提琴演奏、视唱练耳。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河北风格二胡作品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B17YS05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