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采茶戏研究综述 |
范文 | 【摘要】采茶戏历经雏形、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分别对应1949-1980、1980-2005、2005-至今三个时间段,其中对采茶戏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甚少,主要集中在硕士毕业论文和期刊上,他们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采茶戏的历史溯源、表演艺术、音乐文化与审美、音乐形态等方面。 【关键词】采茶戏;研究综述;研究前景 【中图分类号】J825?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一、前人研究成果 根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提供关键字为“采茶戏”的检索,得出以下近40年学术发展趋势曲线。 学术界对采茶戏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文献较少,时间集中在2005年以后,在2006年达到顶峰。其中对采茶戏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甚少,主要集中在硕士毕业论文和期刊上,他们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采茶戏的歷史溯源、表演艺术、音乐文化与审美、音乐形态等方面。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对传统的剧目分析的较多,对新时期创作的剧目分析较少;对采茶戏历史的探讨较多,对采茶戏生存的现状调查,尤其是对剧团个案研究甚少;对采茶戏发展传承的分析较多,但是精细到采茶戏艺人的产生以及培养模式的探索较少。 (一)建国前 建国前,采茶戏的研究成果几乎为零,只能在各地方志丛书上找到零星的描述,如明崇祯十年(1638)《瑞州府志》“风俗部”载“高安灯节自十一至十五日止,张灯门屏街市,侑以笙鼓,小儿则擎莲花鱼龙诸样灯游戏”,该描述对采茶戏的历史渊源具有直接的史料价值。 (二)1949-1980年 1949-1980年对采茶戏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多的是记录一些剧本和音乐,真正研究性的文献很少。如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华东戏剧丛刊》(1965)中,记录了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抚州采茶戏《秧》、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的剧本。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赣南采茶戏音乐》(1956)中,记录了赣南采茶戏音乐的路调、湖南调、采茶调、彩调、花鼓调、小调、杂调、原始曲调、串子,以及打击乐谱。这些著作均记载着详实的采茶戏音乐以及剧本资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但是这些著作均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三)1980-至今 1980年至今,采茶戏的研究开始兴起,尤其是在2006年和2009年达到了高峰。对采茶戏的历史溯源、音乐本体、传承保护、文化审美表演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均有涉猎。对历史溯源的研究方面有黄玉英、龚文瑞的《赣南客家采茶戏明清时期历史研究》(2015),黄建荣、高赟的《抚州采茶戏发展史》(2007)等。冯光钰的《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2002),首次提出“采茶文化区”的概念,即存在一个以江西为轴心,粤东北、鄂东南、闽西、皖南、湘东连成一片的“采茶文化区”,[1]该文章对追溯采茶戏的源头有指导作用。廖红的《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2009)对高安采茶戏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分为“孕育成型、成熟兴盛、20世纪90年代后”三个阶段,对后人研究划分历史阶段有借鉴作用。 音乐研究方面有张宇俊、黄玉英的《赣南客家采茶戏传统曲牌的唱腔风格特点》(2009),徐凤英的《赣南采茶戏唱腔艺术研究》(2009),张俊宇、蓝文的专著《奇葩隽永》(2013)等,尤其是廖红的《高安采茶戏音乐研究》(2009)从唱腔旋律特征、唱腔曲体结构特征、场景音乐特征、乐队编制四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传承保护研究方面有张莉恩的硕士学位论文《壮族采茶戏的生存现状及其保护与发展研究》(2014),黄桂凤的《论保护和发展博白桂南采茶戏的策略分析》(2010),晏敏的《流淌在宏图远山上的一支乡音——江西采茶戏音乐的传承发展研究》(2009)等。罗晔根、陈佰超的《破茧化蝶舞翩跹——江西省高安市采茶剧团转企改制结硕果》(2014)中分析了现代戏《九爷和他的贾家村》的剧本故事情节,真实记录了高安市采茶剧团改制后的现状,提出“市场是生命线”“人才是保障”“艺术生产是立身之本,精品创作是生存之路”几点参考意见,该研究促进了人们对高安采茶戏的传承保护政策的认识。 表演艺术研究方面有欧阳丽苗的硕士学位论文《赣南采茶戏丑角表现艺术研究》(2009),黄玉英的《赣南采茶戏舞》(2015)等。席燕娟的《论高安采茶戏的演唱》(2014)结合高安的方言声调特点、乐队演奏以及与民族声乐演唱的互鉴对高安采茶戏的演唱作了深入的论述,并告诫大家“戏曲演唱融入科学”“民族声乐演唱莫丢传统”等。 其他研究方面,还有结合文学剧本、音韵、方言声调等对采茶戏进行的研究。例如,陈媛的《江西采茶戏文化品牌的培育与解读——以高安采茶剧团为研究个案》(2015),通过对高安采茶剧团文化品牌的塑造与经营状况进行梳理和解读,提出“运用现代媒体传播和与文化旅游结合的方式,是其提高文化品牌竞争力的可鉴之路”。[2]邹萍《高安采茶戏走进音乐课堂的教学探析》(2012)从在音乐教育的角度对高安采茶戏进校园进行了探讨。蒋国江的《用道德点亮生命 用平凡谱写崇高——高安采茶戏<玖爷和他的贾家村>观感》站在观众的角度谈对新戏《玖爷和他的贾家村》的思考。欧阳兆利、任飞的《对新时期赣中地区采茶戏命名的探讨》,结合田野工作从新名词出现、梳理历史、流传区域三个方面对高安采茶戏的命名进行探讨,提出“高安宜春之间不存在剧种之争,高安采茶戏由宜春市采茶歌舞剧院演出更具合理性”。 以上文献均为前人的研究成果,有文化系统的专家、剧团表演出身的艺人、科班的高校教师及研究生,注入几代人的劳动心血,凝结着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这些研究成果向世人展示了采茶戏的艺术魅力,让采茶戏这一剧种为大众所熟知,是后人研究、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后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二、成果综述 纵观采茶戏的发展史,建国前由于特殊的历史社会环境、政治动荡,采茶戏的研究几乎为零;建国后至七十年代末,国家实行一系列文化政策,成立地方剧团,采茶戏被正式命名成为一个剧种,传统采茶戏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并上演,老艺人对该时期采茶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采茶戏整体发展进入第一次兴盛。但“文革”特殊时期全国只能上演“样板戏”,采茶戏的发展被搁置;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采茶戏进入第二次兴盛阶段,但八十年代中期受电视、广播等媒体以及流行音乐文化的冲击,采茶戏再次衰落,至今仍无起色。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采茶戏的发展史,将采茶戏的研究现状分为雏形期、发展期、繁荣期三个阶段。 (一)雏形期1949-1980年 建国后,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使得采茶戏进入第一次兴盛,采茶戏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文革”期间,不但采茶戏的本身发展被搁置,采茶戏的研究也随之停滞。1949-1980年,中国主要的社会前进方向为经济建设,所有的文艺发展为经济建设而服务,学术界更多的是研究音乐形态方面,学术思想为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服务,国内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处于“创作型民间音乐理论研究”[3]阶段,在此大背景下采茶戏研究处于雏形期。 (二)发展期1980-2005年 欣慰的是,改革开放后和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学术界研究思想和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们的文化意识逐渐觉醒。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采茶戏进入第二次兴盛。国外的一些先进文化思潮、理念进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的文化意识逐渐觉醒,学术氛围宽松。整个音乐学界拓宽了对音乐理论研究的观察角度和研究视野,在原先研究的基础上上升到音乐本体相关的文化层面,例如,音乐与自然、音乐与人文环境协调一致的诸多文化内容的研究和考索,相关研究性的成果呈上升趋势。该时期采茶戏的发展随着经济、改革开放复苏,关于采茶戏的研究也跟着复苏,“国内的学术研究理念向‘学科型民族音乐学理论方面转换”。[4] (三)繁荣期2005至今 2005年始,国家轰轰烈烈实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采茶戏的研究进入繁荣期。采茶戏作为江西的一张名片,逐步被政府、平民百姓所认识接受,人们开始意识到它的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采茶戏正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才有现今的研究趋势及相关成果,这种研究倾向于多元化、多层次、多学理的学科交叉式研究特色。 三、采茶戏研究前景 采茶戏已有的研究成果凝聚了几代采茶人的心血,从表演艺术、传承保护、音乐本体各个方面均有涉猎,论文、论著数量可观,能较好地对采茶戏的特色进行总结、传播,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深远。近年来,国家大力实行非遗保护政策,尤其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更是将戏曲的传承发展上升到了战略高度。21世纪的今天,采茶戏研究的学术空间依然广阔,笔者认为,重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剧团生存 据笔者查找,对剧团进行跟踪调查,对其现状进行剖析的文章尚未发现。采茶戏是综合性舞台艺术,它不是单一的个人行为,需团体合作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剧团承担着采茶戏的生存、发展,从编剧、导演、作曲、演奏员、演员等,无一离不开剧团,剧团承载着采茶戏的生命力,剧团运作以及发展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采茶戏的将来。剧团分为国营剧团和民营剧团,分别对两种剧团进行现状调查,关注、探讨其生存方式,亦是对采茶戏发展、传承的有力探索点。 (二)作曲技法 前人研究成果有涉及音乐本体分析的,多为片段、节选,也有對常规的传统曲牌进行整理的著作,但是,站在作曲家的角度,以传统曲牌为基础,运用扩充、紧缩、发展等作曲技法进行唱腔设计分析的文章、著作笔者尚未发现。采茶戏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剧种,作曲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即兴。对传统曲牌改编太多,容易丧失地方特色,观众听不到采茶味道;反之,若改编较少,腔调大同小异,容易被说成“选取填词”“旧瓶装新酒”,缺乏新意。绝大部分作曲家面临着抉择问题、改编与否的问题,改多少?怎么改?大刀阔斧或是小试牛刀?若有学者从音乐本体的角度,选取经典唱腔与较为成功当代唱腔,在音乐形态上进行分析、对比,剖析该唱腔的作曲技法,在采茶戏的研究方面当标新立异。 (三)乐队编制 传统的采茶戏乐队编制较为简单,一般为主胡、二胡、琵琶、锣鼓组成,一些传统曲目在演出时,乐队在舞台一侧,根据剧情以及表演者的唱腔进行加花变奏处理,乐师们的乐谱即为表演者的唱腔谱,没有专门的作曲家为其进行配器。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受样板戏的影响,采茶戏的乐队编制发生了变化,参照了西洋管弦乐队,加入了电子琴,开始演奏和声,增加了革胡、提琴等低音乐器,丰富了乐队的音响效果,为采茶戏的演出增添了色彩,有专门的作曲家为采茶戏乐队的各声部进行配器,且出现了乐队指挥这个角色。采茶戏乐队的配器是否等同于民族管弦乐队?若有差异,差异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若有学者从乐队配器的角度出发对采茶戏的音乐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采茶戏音乐研究的空白。 (四)变迁研究 据笔者查找,以变迁的视角对采茶戏展开现状调查研究的尚未发现。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环境,戏曲亦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变迁,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革、生存所需的自然环境等的不同,采茶戏也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将采茶戏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横向对比,着力于社会变迁,亦是采茶戏研究方面的一个延伸。 采茶戏的研究趋向于多元化发展,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都是音乐学者可相互借鉴、综合吸收的。无论是“文化中的音乐”还是“音乐中的文化”,采茶戏的浓郁乡土特色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象,假以时日,采茶戏的研究成果将遍地开花。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网络,该网站网址为:http://www.ucdrs.superlib.net/. 参考文献 [1]冯光钰.采茶戏音乐的生发、传播与变异[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04):5-14. [2]陈媛.江西采茶戏文化品牌的培育与解读——以高安采茶剧团为研究个案[J].音乐时空,2015(03):56-57. [3]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上)[J].音乐研究,2000(04):3-14. [4]伍国栋.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下)[J].音乐研究,2001(01):43-52. 作者简介:欧阳兆利(1991—),男,江西宜春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