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淮剧《祥林嫂·天问》的艺术特征
范文

    【摘要】“天问”作为淮剧《祥林嫂》中的核心唱段,它位于整首剧目的结尾处,描述的是鲁四老爷把祥林嫂赶出家门,祥林嫂内心充满的了凄凉与绝望,在悲怆时倒在漫天飞雪的鲁镇街头时的内心独白。

    在唱词方面,袁连成富有诗意的白话形式有效的贴近了剧种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在唱腔方面,赵震方作为主要创作,运用了极富魅力的“淮调”,锣鼓的伴奏。形式上,变化虽然丰富灵动,但完整的结构,注重严谨,所以听起来也是饱满酣畅。本文从淮剧《祥林嫂·天问》的艺术特征,包括历史、作词、作曲和演唱,以此为基础的情况下详细的分析了该剧的相关艺术特征,希望通过该文引起大众对淮剧的重视,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祥林嫂;淮剧;天问;唱腔;艺术特

    【中图分类号】J616?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个比较偏僻的村镇,叫作鲁镇,这是一个比较落后和封闭的地方,由于此地比较封闭,所以保留了许多封建的传统和习俗。当地老百姓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等级观念是十分的牢固,对新的事物和新的思想缺乏了解。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一些有识之士慢慢的在觉醒,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思想唤醒那些麻木不仁的人们,反抗封建思想所带来的压迫。鲁迅先生就是这群有识之士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旧社会的环境中长大,对中国的封建思想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研究。

    在《祝福》文章中,鲁迅先生深入解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现状和特点,讲述了封建社会给中国社会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文章中的祥林嫂是个受尽封建礼俗迫害的农家妇女,表现出鲁迅先生对封建思想的无情揭露。

    一、淮剧《祥林嫂·天问》舞美设计

    淮剧《祥林嫂·天问》根据淮剧的区域特点、现代人审美,在不违反原著所表达的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希望通过表演、唱腔等的创新,更加贴近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变化,让祥林嫂这个形象深受苏北地区老百姓的喜爱。

    在舞台舞美设计方面,淮剧《祥林嫂·天问》时刻把握着与时俱进,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运用到舞台灯光、音響效果上,以道具塑造整体完整的空间设计,让人在演唱者的表演下身临其境。

    在演员表演方面,《祥林嫂·天问》的表演者是著名淮剧大师陈澄,她的演出传承了淮剧的精髓,在声腔的发声方面字正腔圆,声音宽厚,保留了淮剧老淮调的演唱特征。同时,她对于整个的舞台的把握非常充分,节奏由慢到快,渐渐达到高潮部分,扣人心弦,将祥林嫂的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表演得非常真实,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二、淮剧《祥林嫂·天问》表演内涵

    (一)淮剧《祥林嫂·天问》的唱词文化

    在淮剧《祥林嫂》中,其中“天问”唱腔是整个剧的核心部分,这部分放在了整个剧的最后,讲述了祥林嫂从鲁四老爷家被赶走,心中充满了悲凉,最终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倒地而亡。

    《祥林嫂·天问》作词是由淮剧著名的剧作家袁连成编写的。首先,袁连成生活在苏北地区,对于淮剧艺术有着深入的了解,所以在语言上显得更加淳朴和生动,非常贴近当时的人物性格和气质。其次,他将淮剧里面的语言技巧“婆娑韵”和“图书韵”运用得非常熟练,再将淮剧中常用的排比句型进行创新,使得整个剧在内容和情感上非常清晰。

    《祥林嫂·天问》的唱词基本上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望天空”为开头,表现出悲伤无助,慢慢过渡到自己内心的表述;其次,“从小爹娘抛弃我”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讲述自己苦难的一生;再次,“往事不堪回首”是情绪的转折点,并开始一步步的追问;最后,一直到结尾,便是祥林嫂在追问之后压制不了内心的苦楚,开始哭泣和埋怨,到达呼天喊地的高潮。

    这四个阶段通过情景的展示慢慢深入到心境,在不断的发展之后渐渐积累然后一步步爆发,最后到达高潮。这里面的唱腔词在表现情感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契合,是戏曲音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二)淮剧《祥林嫂·天问》的戏曲音乐

    《祥林嫂·天问》曲目由赵震方所谱写,赵震方是淮剧音乐的顶级大师,对传统的音乐具有很深的研究。在创作的过程中,赵震方依然沿用传统的音乐。他在创作“天问”的过程中,首先选择了淮调,淮调是淮剧音乐的三大曲调之一,淮调是其中最有魅力的一种曲调,也是淮剧最原始的声音。

    赵震方先生在“天问”唱腔的创作中,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搜集许多淮调唱腔里面的精髓,动用了许多淮调的旋律,组建成一个全新的唱腔。在腔词方面,赵震方先生运用传统的声腔表达新的唱词内容,将其中的每一个字都进行精心处理。此外,在传统的把握上还表现在淮剧锣鼓上,现阶段的淮调的演唱是用管弦,而早期的淮调是用锣鼓伴奏的,用锣鼓伴奏,音调显得非常高亢,与其他锣鼓都不同,具有鲜明的个性。

    《祥林嫂·天问》的成功不仅仅只是对传统的传承和运用,其中还有大量的创新,戏曲音乐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形式的创作;另一种是对传统再改造,二者的结合从而可以创作出许多著名的戏曲音乐。他的创新首先表现在唱腔的结构布局,合理的结构使唱词更加流畅,快慢节奏的运用也恰到好处。

    三、淮剧《祥林嫂·天问》的演唱特征

    《祥林嫂·天问》主演祥林嫂的是陈澄,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演员,演唱功底十分扎实。为了在演唱的时候使其更加生动和个性化,陈澄在演唱的时候十分用心,在音调的把握上可以细致到一个字、一个音。对音色、力度的把握都运用的极其仔细,将戏剧里所具有的那种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追求唱腔的同时非常注重情感的表现。

    对照曲谱来看,陈澄在演唱的时候有许多细微的改动,而这些改动使得演唱更加流畅和动听,在进行这些改动的同时,还将现代剧场对艺术的审美进行非常精心的处理,将各种音乐形式、流行元素进行融合和吸收。她的演唱,在情感的表达上,将听觉和美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和传唱。

    在字句清晰方面,用唱念表达出方言的音乐性,提高方言的审美品质,使得方言在演唱的时候不至于那么的俗气。由于陈澄的演唱,使得“天问”具有时代气息,和那些淮剧的老一辈的艺人们演唱风格大不一样,独树一帜,与传统戏曲中的质朴结合起来,具有丰富的时代气息。

    四、淮剧的《祥林嫂·天问》音乐特征

    (一)音乐形象与创作

    《祥林嫂》在许多戏曲演绎中都有不同的形式,淮剧下的祥林嫂多少带有南北兼容的形象。在淮剧中,淮调自由的旋律和曲式让很多听众感觉到有些许部分是出乎意料的,但由于淮剧中和了外来的音乐技艺,把整体创作的重心放在了旋律上,打破了淮剧原有偏向节奏和力度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在抒情中略带有哀怨,但又纯净至极,给人美的享受。现代的淮剧追求时尚,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斥传统戏曲的精华,传统的淮剧讲究经典,在一定程度上会固守成规。而现代的戏曲界,需要的是包容,《祥林嫂·天问》做到了用其独立的音乐语言追求融合的音乐形象,形成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

    比如在片段欣赏中,演员有意识地减轻了传统戏曲咬字的力度,将流行音乐的唱法融入作品中,为了让更多人能够接纳这样的作品。所以,淮剧《祥林嫂·天问》除了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外,表演它的演职人员还在向世人们传达一种戏剧人继承发扬并且创新传统文化的那份真挚的情。

    (二)唱腔旋律与设计

    实现具有高度辨识度的唱腔是我们长期以来希望达到的最优目的。淮剧《祥林嫂·天问》在唱腔方面有着独特的编曲方式和动听的演唱形式,将许许多多听惯了老腔老调的耳朵都吸引了过来,并将这些听众内心的情感激发出来,从而使他们在审美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部淮剧之所以在唱腔上有所不同,是因为它用了非常规性的呈述方式,顺从了整体剧目的发展需要,巧妙的修饰音句,让听众感动于无形之间。以片段中“脚底下踏出一条苦水河”这句为例,它并没有套用淮剧程序中的“哭板”,毫无节制的用哭喊声演唱,而是通过急转下降的长音中配合“颤音”和“波音”的运用,缓缓透露情感,哀痛之情张弛有度。

    一部成功的作品离不开好的旋律,纵观《祥林嫂·天问》的唱腔旋律,在不强调浓化传统韵味的大前提下,主张通过微调的创新手法,尽可能保持其原有的质朴粗犷的面貌。对于主体部分则是加强抒情的部分,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从而发展并获得一种新的变体,可以说是将淮剧从“俗化”推向“雅化”再追求本身情感的一个过程。淮剧《祥林嫂·天问》正是灵活地运用了诸多综合性因素,所以才足以谱写出震撼人心的美妙旋律,让每一段唱腔都赋予新的神韵。其中“起板锣”的运用和无伴奏的清唱,节奏的一松一紧,一快一慢,唱词感人之至,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感,细腻的表演将全剧推向高潮。

    五、结论

    在许多历史剧目中,传统音乐语言的运用有一种自然性的贴切感,而现代戏在追求全新的内容风貌时,往往容易偏离原先的主旨内容。所以,现代戏的淮剧在创作上的难点在于既要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把握,又要追求时代感和音乐形象带给人们的新鲜感,在文化深度与个性化中寻求最适中的答案。

    《祥林嫂》作为新编剧目,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很好地掌握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比例搭配,新旧结合,浑然一体,尤其是“天问”选段为后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当然,无论是现代戏还是历史剧目,好作品都有它共通的规律,高度总结后可以浓缩到五个字,即“像、准、美、新、高”。“像”是要如同京劇那般对戏曲章程的尊崇;“准”是指对此刻的时间、地点、人物所表达出来的准确的戏曲情感;“美”则是对于作品的要求可以达到反复欣赏的程度;新是让作品带有时代性的趣味;“高”则是指作品可以反映出深刻的艺术格调。对于一般作品而言,可以达到其中一二已是优秀之作,真正可以同时做到可谓是难上加难,但《祥林嫂·天问》做到了,所以它成为了一代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黄国隆.论《祝福》的艺术魅力[J].文学教育(上), 2008(02).

    [2]解晨.“几乎无事”的悲剧——论祥林嫂[J].今日科苑,2010(04).

    [3]朱国凤.封建礼教是杀人的元凶——评述祥林嫂的死亡[J].中学语文,2009(36).

    [4]叶骏.淮剧艺术传承的现实状况和困境[J].剧影月报, 2016(02).

    [5]张铨.发展淮剧多元并存的良好态势[J].艺术百家, 2005(02).

    作者简介:高艺家(1996—),女,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江苏师范大学在读硕士,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音乐。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