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师教学语言能力探析
范文

    戴海静

    【摘要】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产生切身体会,充分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并充分展示在自己的演唱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意是否将知识全面而详细地展示给学生,更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运用。本文从声乐教师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分析入手,谈谈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

    【关键词】高校教学;声乐;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语言,我们能够传达所思所想并让对方充分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理性意识和感性情感。对语言的应用及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教师而言,教学中的语言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教学语言也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起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一部分的重要作用。对于师范院校声乐教师来说,表达是否准确合理以及得体,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充分领会书本知识和融于自身,同时也关系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塑造其良好的自信。

    二、声乐教师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首先,能够将书本知识进行精确传达。声乐知识不仅涉及直观的文字描述,更重要的是需要结合自身感受进行体会和应用。准确表达演唱技巧能够让学生及时掌握正确的发声方式和运气,避免练习过程中的错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具吸引力和有趣,让学生更易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对声乐知识的兴趣,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声乐教学素养;再次,良好的表达能力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自身素养得到提升,充分掌握声乐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学习到正确的表达技巧和提升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的语言感染力,为今后的教师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声乐教学的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首先,要具有服务性特点。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将教学内容和盘托出,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学生的学习质量达到预期要求。所以,单单照本宣科地朗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表达上更侧重于学生是否能够充分领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服务性特点,因为教学工作最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其次,声乐教学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达,更需要学生及时掌握和练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光要讲清楚知识,还要让学生充分领会练习要点。所以,语言表达既要包含知识点,更要包含可供实践的具体指导,要具有充分的实践性特点。而声乐理论实践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技巧掌握,同时也包括了情感上的体会与感受。所以,声乐教学语言的实践性比一般教学的技巧讲解更为复杂和重要。

    再次,声乐学习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比一般教学活动更高,因为声乐知识不仅仅是要记在脑子里和能够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在实际演唱中得到一个良好的呈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学生个性的把握,并适当调整教学技巧和表达方式,从而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达到基本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四、如何提高声乐教师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前文中我们对声乐教学中的教学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进行了必要分析,同时对教学语言的特点做出了一些总结归纳。要想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达到这些目的。教师还需要加强多方面的能力提升。

    (一)表达要准确

    声乐,是指使用人声进行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有别于乐器演奏,声乐表演中的乐器就是人的发声器官。人类的发声器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乐器,所以,要让学生准确地领会发声要领,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上必须做到准确,而要想做到教学语言准确要注意几个方面的能力强化:第一,要精确掌握各种声乐理论和表达方式,确保学生首先能够听得懂,不会产生误解,这样才能够谈到如何练习;第二,要精确掌握发声的各个重要器官的表述,让学生能够准确找到发声部位,理解清晰。因为如果不能准确找到发声部位,不仅会影响当下的学习质量和练习效果,甚至还可能因为使用了错误的发声部位使给器官造成程度不一的损伤,影响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工作。

    (二)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工作不仅是教师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要同时面对众多学生,学生之间的水平、资质、个性及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只凭教师的主观经验和想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必然无法做到足够好。作为声乐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再以学生为出发点研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和表达方式。

    1.教师教学语言要关注学生的性格与感受

    教学工作质量不仅受到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经验影响,同时也受到学生的个人因素影响,如学生的性格和对教学的感受与理解能力。个性开朗的学生不仅更喜欢提出学习中的疑问,同时也更敢于在课外及时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很好的实践效果;而内向的学生在这两方面都存在一定劣势,影响学习质量。作为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个性与感受,选择适当的语言引导方式来帮助学生打开心扉,加快接受新知识的速度。

    2.教师教学语言要把握好尺度与分寸

    语言不仅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是希望通过交流让对方充分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并取得沟通上的和谐统一。如果不重视说话的尺度和分寸,可能不仅无法达到沟通效果,反而让对方产生不适感和排斥情绪,正如老话所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教学工作中,教学语言的功能更加复杂,要达到沟通效果,同时也要让学生更快接受所传授知识,所以教师更需要注意自己在教学中的语言尺度与分寸。教学语言的尺度与分寸包含几个方面,首先是鼓励敦促类话语的尺度分寸,鼓励敦促能够使人进步,但也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原有资质,过分的鼓励很可能变成无形的压力,让学生情绪紧张,无法真正发挥;其次是批评要注意尺度和分寸,要在批评指正的同时强调學生本来的优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教师教学语言要分场合

    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说一样的话,这是一般人都懂得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看场合说话也是教师的必要考量。简单来说,对学生的指导和纠正,在场合越大人越多的情况下,越要注意收敛和委婉,避免伤及学生感情。不是说不能批评学生,及时指正批评能够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及时修正错误操作。但作为师范院校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自信心和自尊,所以即便是批评,也不可过于伤及感情,打击学生在众人面前自如表现的自信心,这一点还是比较重要的。

    4.教师教学语言要注意语气

    同样的话如果语气不同,听到别人耳朵里可能产生的效果天差地別。许多教师不重视语气态度,以为自己是老师,只要说的内容是好的,学生就应该认真听话。但优秀的老师往往不仅在表达上准确规范,态度上也能让人如沐春风,让人心情愉悦。作为教师,注意教学中的语气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和学生之间的良好教学关系,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摩擦。

    5.教师教学语言要懂学生的心理

    教学不仅仅是一个我说你听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与“学”只有达到平衡,才能够达成教学目的,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所教知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能不考虑双方心理,作为老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理的揣摩。最明显的心理揣摩就是对教学难度的衡量把握,要明白以学生的状态能达到什么程度,要明白站在学生现有知识的角度上能理解什么样的表述,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达成教学目的,让学生学有所获。

    (三)语言表达善用比喻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或进行专业术语的讲解,很多时候会让学生感觉乏味没有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喜欢采用比喻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有趣,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知识。但是,比喻的使用也必须仔细分析和研究,不可随心所欲。在比喻的应用上,教师必须认真分析使用的时机和表达的方式,切忌反推这种不仅无益反而有害的表达方式。如何才是有益的比喻呢?比喻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经验来体会未曾有过的感受,例如,在讲解气息下沉的时候,可以用吹气球来比喻,吹气球是人人都有过的经验,在无实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回忆整个过程和唤起身体感受,这样的比喻才是有益的,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要领。

    (四)巧用肢体语言

    语言表达不仅仅是靠说,肢体语言也是语言的重要构成。肢体语言分为手势、身体律动及表情三个方面。最常见的手势辅助是打节拍,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运用到的基本手势,其他方面手势语言也有极强优势,如可用来表达发声器官的状态和气息的情况,如用指间留有缝隙来表示漏气的情况,以及用手臂上下均匀波动让学生理解运气的频率和幅度等。身体律动是接触音乐的人不可避免会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律动不仅是音乐带给身体的一种外在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演唱过程中跟随节奏和歌词的律动和起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感情以及技巧运用的时机,让演唱技巧和节拍真正融于学生的感受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除此之外,表情作为一种特殊的肢体语言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辅助作用。首先,表情展示能够让学生理解作品情绪,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情能够在非语言情况下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一些错误姿势和动作。总之,肢体语言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教学,如在伴奏时或在学生演唱时,为了保证音乐的完整性,有些时候教师不便停下来用语言指导学生,所以,适当应用肢体语言可起到辅助引导作用,也是教师教学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

    五、结语

    从事教学工作,不仅是将教师自身所学传达给学生,更要保证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成为学生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作为声乐教师,教学语言能力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要通过语言表达课本知识,同时还要起到引导学生正确练习的作用。此外,教师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进一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创造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洪超.浅谈声乐的教学语言[J].青春岁月,2015(11).

    [2]马文静.浅谈声乐教学语言[J].大众文艺,2016(04).

    [3]唐乐.浅析声乐教学中的教学语言[J].大舞台,2017(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