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高校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整体素质 |
范文 | 【摘要】随着高等艺术院校中的艺术系越来越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广大艺术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急剧加重,不仅要应对大量的课时及教学,还要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教学能力。可以说,其教学能力与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艺术人才的培养效果。本文从声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思想品德素养、科学文化知识素养和文学艺术素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在高校声乐改革中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声乐;教学;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敬业精神:给学生以启迪和榜样 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广大教师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通过严谨的讲解、规范的示范、通俗的语言和干练的肢体语言开展教学。通俗来讲,广大教师必须发扬敬业精神,事无巨细,时时事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重点。那些在教学中不思进取、不研专业的教师,只能使学生学无定律、学无指向,在不得要领中厌学甚至弃学。鉴于此,广大教师必须正视现实,从思想上转变,做到真心付出,愿意也不断努力把学生教好,全身心投入去观察、聆听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一种使命感、责任感的召唤下对学生进行教导。 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方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确,对于高校声乐教师而言,其必须具有正确的歌唱观念和演唱方法,这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以正确的演唱方法为指引,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方法。比如,在喉咙的打开问题上,教师切不可只盲目地要求学生打开喉咙,而要在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歌唱经验和方法的指导。否则,无法传道受业解惑。有的学生在歌唱时,为了加强气息的支持,腹部鼓胀的利害,从而导致脖子僵硬、声音僵直、高音卡壳。这时,教师就要仔细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发声和演唱,判断出学生在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色、咬字、气息、状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中随时遇到的众多难题。 三、实践指导:助力学生表达作品 想要对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宽阔的眼界,在基础的理论教学基础上不断增加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实现舞台演唱能力、舞台演唱能力的综合提升。首先,榜样的力量。榜样的魅力是无穷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声乐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科学准确地为学生范唱,或者参考一些著名歌唱家演绎的代表性作品,从中不断摸索与创新,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演绎方法。其次,钢琴伴奏能力。如果声乐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良好地进行伴奏,只能弹几个单音或旋律,那么,学生的歌唱情绪和演唱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钢琴伴奏能力是声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充分利用这一技能,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中烘托歌曲的气氛,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处理作品,成为教师教学的良好辅助。再次,歌唱比赛指导。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并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多给学生以锻炼提高的机会,帮助学生处理作品。 四、自我修养: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 声乐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向声乐艺术迈进的必然途径。其中,声乐教师的文化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精神气质。所以,声乐教师必须从个人的情感魅力与创新魄力上与学生实现共鸣。首先,情感上的丰富。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做一些改变发声器官的机械运动,是无法实现理想教学效果的。所以,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更多地激发学生的歌唱情感,拓展学生的演绎空间,如此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声乐作品的各种情感层次,更好地进行表达。其次,语言上的交流。这种交流并不仅仅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且包含教师与教师之间、不同专业及行业间的交流等。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信息补充,更是教师对自身的负责与进取,有利于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全面提升。再次,较强的科研能力。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并不仅限于教学,还要不断地对声乐教学或音乐教育技术与理论进行研究。对于教育思想的研究而言,部分教师在不断研究过程中,可将将其运用于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的演唱当中,但必须强调张扬学生的声音和个性特色。 五、结语 声乐教师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还有很多,提高的途径和方法也多種多样。在实际的教学中,广大声乐教师必须以一种特有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为学生学习树立榜样,如此才能为声乐教育提供重要保障,奠定声乐教育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梅.论高校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J].艺术百家,2006(s1). 作者简介:刘俊,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育及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