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网络的音乐理论教学多元化发展探究 |
范文 | 【摘要】高校音乐理论教育立足当下,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慕课、微课、混合式教学等成为音乐理论教学的多元工具。本文就音乐理论教学与网络结合进行分析与探讨,以网络时代为背景,探索音乐理论教学的多元发展,探究网络时代下音乐理论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网络;音乐理论教学;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音乐理论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教育模式在我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似乎就应该是教学所呈现的基本状态,然而,这种早在16世纪便已存在的“班级制”时至今日还能主导我们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吗?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往往是被动接受各种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被抹杀,传统课堂统一教材统一进度,严重忽视了学生学习发展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力与接受度,“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并非个例,甚至出现在每一课堂。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创造力无法得以伸展,课程教学缺乏相关学习材料和辅导教材,学生课后的练习及课前的预习无从着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而网络化资源的匮乏,对于音乐专业的教学更是无法实现体验式教学。 二、网络教育模式构建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 (一)网络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高速、快捷的网络作为多元信息的承载者,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获取资源与自我学习的方式发生明显的变化,更符合时代环境下双方对于新事物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多元化的信息与学习方式已然成为大众的需求。音乐理论教育同样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将线下教育延伸到线上教育之中,将网络课程与面授课程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因网络平台自身优势可以融合各类音乐资源以及其他相关资源,成为音乐教育与传播的主要载体,可以实现资源间的快速传播与“零距离”传播。 (二)网络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备与技术更加先进,各类相关设备均可以参与到教学之中,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打破以往教育环境的限制,将网络覆盖地开发为教育平台,推动音乐教育多方位发展。基于该发展理念,在当今网络环境下音乐教育应开拓思路与打破常规,运用网络技术的先进性资源,开辟音乐理论教育的新天地,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进而充分发挥出网络教育平台优势。 三、网络资源在音乐理论教学中的多元应用 (一)基于网络的音乐理论教学 借助网络平台的现有条件,创造网络音乐理论教学环境。网络音乐教学环境是当今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改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模式而且实现了学生与各界音乐人士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互享,给予了学生在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之间的转换空间。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学生还可以通过各类相关软件或平台进行创作,达到实践的目的,并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2]。在这种自主与开放的学习环境之中,学生可以快速了解最新的音乐资讯而且可以通过互动的音乐环境发现学习的乐趣所在,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 (二)基于网络的音乐欣赏 伴随多媒体设备的运用,音乐理论教学探索了全新的体验途径,在课堂之中学生既可以直观感受到音乐的形式与表达意境,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对音乐的感知,以理解和探索音乐的魅力所在。同时,随着网络的便捷性,这种视听体验更加丰富而且效果更佳,教师可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符合学生需求的资源给予学生最佳的体验。诚然,欣赏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紧扣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要开发音乐欣赏课程,首先要根据音乐理论教学大纲确定音乐欣赏的主题。音乐欣赏的目的在于传授学生从无形的音乐字符之中感知到音乐的内涵,让学生能够将音符浸入到心灵之中,让音乐直接以屏幕反映的形式呈现在心中;其次,根据音乐的主题搜索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既定的教学内容,豐富课堂。 (三)基于网络平台的音乐课堂互动 网络教育平台可以设定线上互动模块,教师借助该平台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指南,并提供谈论区、聊天室等,针对学生所提简单问题进行集中作答,针对个别问题可做个别指导,因材施教,从而节约面授课堂简单、特殊问题所占用的时间,提高面授课的效率,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青年教师顺应时代,应该着眼未来,探索构建多元、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孟鑫.网络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 作者简介:毛迎新(1985—),女,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学,作曲技术理论。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