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究
范文

    【摘要】音乐教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更要以音乐为桥,用音乐感动人心,用旋律促进人们对中国音乐、世界音乐多角度、多侧面的理解,对世界多一份尊重和热爱。

    【关键词】《音乐鉴赏》课程;再认识;教学方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方案中指出普通高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八门,分别是《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因此,面对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加强音乐鉴赏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一、对音乐鉴赏的再认识

    (一)在倾听中关注音乐表现本身,培养音乐美感

    音乐鉴赏,关于它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事实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倾听。倾听的动力来自于个体自觉的愿望。人们的情绪和情感是在时间的过程中展开和铺陈的,而音乐作为听觉、时间、情感的艺术,它起始于语言终止的地方,以一种最纯粹、最本真的状态直指人们的内心,细腻地表达和传递人们的情感,述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多去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形成良好的听觉习惯。

    (二)在娱乐中培养音乐文化观,亲近音乐喜爱人生

    音乐具有一种娱乐属性,但音乐又绝不能仅止于娱乐。我们每个人都身处不同的文化、民族、信仰、生活氛围当中,我们缺少不了娱乐,因为娱乐让生活显得更加丰富,但过度娱乐反而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不断在艺术领域中学会提升,提升修养、品位、眼界,能通过喜爱音乐去喜爱艺术,通过喜爱艺术去喜爱文化,通过喜爱文化去喜爱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生活中不止有眼前,更有音乐、诗和远方,这也是喜爱音乐的意义之所在。

    二、高校《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设计

    (一)打破教材格局,按相关线索有机串接音乐作品

    在高校《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需求,积极拓展知识点,扩大教学范围,选择某一相关线索进行有机串接,然后有条不紊地循循道来。譬如一节讲授“关于节奏”的音乐鉴赏课。教师可以选择从《秦王破阵乐》的山西鼓乐讲起。“山西锣鼓”以其粗犷、剽悍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率真、豪放的情怀,被誉为“中国第一鼓”。教师通过播放该作品音响,让学生在节奏整齐、气势恢宏、声韵铿锵有力的画面和音像中体验节奏的美感,感知古老的黄河文化铸就的动人心魄的民间艺术——山西鼓乐。接着,教师再给学生播放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舞作品《春之祭》,该作品用狂乱的节奏感,反映出古老部落的图腾和祭拜文化,表现出极度骚动不安,令人眩晕的状态。其后,教师可再播放神奇热闹的非洲鼓乐,让学生们感知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因素是节奏,而非洲鼓更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最重要的媒介,民族特色鲜明,其技巧展示与激情深具震撼力。最后,教师再播放极具个性色彩的美国纽约百老汇打击乐表演团体的精彩演出视频“破铜烂铁打着玩”,让学生们领略到该乐团以节奏这一音乐要素贯穿所有作品,运用日常生活用品为表演媒介,譬如:锅、碗、瓢、盆、桶等,创造出节奏丰富、妙趣横生的迷人乐章。通过课堂上相关音视频播放,最后学生们总结出强弱、快慢、松紧是节奏的决定因素,能把乐音组织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假如说音乐有一个起点的话,那么这个起点就是节奏的敲击。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打破教材格局,将各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按“节奏敲击”这条线索有机地串接,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寓教于乐。

    (二)搜集讨论法,拓宽鉴赏音乐的视野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品味出民歌鲜明的特色,教师可以课前让同学们自主搜集国内外各地民歌,并备注该民歌特点等。课堂上,教师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指明“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泱泱大国,有着极为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紧接着,同学们各抒己见,积极踊跃地举例他们所搜集的民歌种类,如西北高原的信天游、爬山调、花儿;北方大草原蒙古族的牧歌、长调与“潮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江南水乡的秧歌、小调;东南沿海地区的渔歌等。之后,教师继续播放民歌音像《川江船夫号子》《玛依拉》等,学生们讨论、归纳出中国民歌的主要分类有:一领众和、富有律动的劳动号子;引吭放歌、随情即兴的山歌;委婉细腻、百转千回的小调。接着,教师讲解作为民族文化构成要素的世界民族音乐,同样也以其各自固有的特性和文化价值,各自的风采和韵味,彰显不同的艺术魅力。最后,教师又选择了学生们搜集的部分优秀的国外民歌进行播放。同学们通过聆听这些风格迥异的民歌,总结出民歌特点。民歌根植于民间,即兴编创,世代口耳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征,曲调淳朴自然,具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三)危机意识法,感知原生态音乐逐步消亡和改变

    “原生态”一词,原为自然环境科学的概念,指未受人类影响而遭以破坏的、原始的、自然的状态。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随着世界工业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其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乃至破坏、生物多样化的减少乃至物种灭绝的现实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发现,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类创造出的、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民间音乐也正在悄然地消失,如搬运号子,纤夫号子等,还有的地方民间音乐在现代城市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原始面貌已然发生改变,丧失了原本鲜活、生动、自然的艺术特征。尽管我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等都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組织的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但还有很多很多的民间艺术都趋待了解、保护、传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之《木凯迪曼》、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蒙古族长调《辽阔的草原》的音乐,让学生感知到原生态音乐的美,但却在工业文明的背景下逐步的消亡和改变,从而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

    (四)提升趣味法,选取某些器乐名曲的轶事典故

    关于器乐作品的赏析,对于听惯了流行音乐、通俗歌曲的大学生而言,相对来说要显得困难一些。作为教师,可以选取某些音乐小故事或典故为切入点,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如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教师以标题故事为切入点,指明这首乐曲其实和“泉”“月”完全没有关系,这只是演奏者阿炳的“依心曲”,反映了阿炳悲苦坎坷的一生,感人至深。这首名曲自从被音乐学家杨荫浏、曹安和先生于1950年夏录音记谱并于1951年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以来,已在浩渺的时空中回荡了半个多世纪,并让世界闻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听后热泪盈眶,感叹此曲“应该跪着听”。此外,还有海顿的《惊愕交响曲》、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管弦乐作品《蓝色多瑙河》,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等都有着一些非常有趣故事,通过这些趣味盎然的故事讲述,让学生充满好奇,增强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音乐教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更要以音乐为桥,用音乐感动人心,用旋律促进人们对中国音乐、世界音乐多角度、多侧面的理解。

    作者简介:李霜(1973—),女,江西吉安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