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福建畲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 |
范文 | 【摘要】本文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客观梳理,分析了影响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音乐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畲族音乐;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音乐艺术。在56个民族中,畲族音乐是“活化石”,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福建省畲族的人口数量位居中国畲族人口首位。畲族小说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源地就是福建省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村。畲族民间音乐主要是民歌,以山歌居多。近年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音乐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媒介全球化的冲击,福建畲族音乐的发展不容乐观。本文拟分析福建省畲族音乐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近年来,我省及有关专家通力合作,投身于抢救畲族音乐文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政府介入保驾护航 建立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制度,加挂在福建省艺术馆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机构,并在各区市设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该中心具体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常事务,以及规划、普查、整理、研究、培训等有关工作。福建省非遗中心运用文字、录音、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解读畲族非遗,成为文化部的数字化试点省份。 (二)专家学者热心创作文本 研究畲族音乐的专家、学者深入实地,结合现代创作手法,创作和收集了大量优秀的畲族音乐作品。光出版畲族研究专著就有:2002年由蓝雪霏教授编著的《畲族音乐文化》;2007年由福建宁德音乐家协会主席、艺术馆馆长李晨编著的《畲族民间音乐》,其中《畲族音乐史》曾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文化科研成果银奖,《畲族二声部山歌“双音”申报书》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三)传承人是延续畲族音樂文化血脉的需要 伍国栋说:“民间音乐传承是一个动态的音乐过程,它具体是由居于这一音乐传承过程中心地位的音乐群体和音乐个体完成实现的。因此,民间音乐的口口相传和身传言教,在不同民族和地区范围内的民间音乐生活中,由于传承者和受传者的状态不同,便主要表现为群体传承和个体传承这两种不同的形态。”[1] 保护畲族音乐传承人就是保护畲族音乐文化,福建省畲族音乐传承人共11人,其中年龄最大的1932年8月出生的钟昌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小说歌第四批国家级代表传承人),年龄最小的1970年7月出生的雷美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畲族民歌第三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为畲族民歌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影响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音乐发展的主要因素 畲族音乐由于受经济全球化和媒介全球化的冲击,各民族共融的趋势日趋明显,文化同化的现象日益突出,畲族音乐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笔者走访的畲族长期与汉族融居,生活和生产都已汉化。被誉为“畲歌王子”的雷志华感叹说:“畲歌如果消亡了,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精神文化的消亡……但是现在,年轻人基本都不知道畲歌是什么了。”[2]总结起来,畲族音乐创新传承艰难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孕育畲族婚嫁歌的土壤和环境改变 劳动方式的改变导致畲族民歌数量减少,劳动方式的改变也意味着,伴随特定劳动方式孕育而生的一些民歌也在逐步消失。歌唱环境的破坏使得畲歌的传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二)畲民审美情趣的转变 畲民长期与汉族融居在一起,加之国家的村村通公路,对外交流的加快,提高了生活质量,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各种文化的碰撞下,畲民的审美情趣也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传统的拜师习俗也逐渐减少,师承礼仪的断裂导致后继无人。 (三)民众缺乏民族音乐保护意识 随着社会的大融合,孩子们走进学校,语言环境的改变,渐渐地年轻的一代接受了新事物,慢慢远离了畲族语言和畲族音乐。丰富多变的视听音响和多元视听赋予人们更多的选择。年轻的一代,他们已经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现代生活中告别古典,告别传统,植根于畲民的民歌逐渐消失。 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音乐保护发展举措 王文章说:“一个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改变,必然带来民族个性的变异和扭曲,以及民族特征的弱化甚至消亡;特定地域、群体中凝聚其文化传统的那些难以用外在尺度衡量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消解,也必然带来价值观念的混乱。”[3]畲族音乐文化在承受各种文化的冲击,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畲族音乐,畲族音乐是保留“原汁原味中发展还是发展中变革创新,是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福建畲族音乐的保护必须重视政府主导作用 福建畲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目前,国家并没有出台关于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政策。政府应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明确保护措施、范围和目标。 (二)福建畲族音乐的保护必须现代化保护手段介入 数字化建设是对非物质文化保护最有效的途径,数字化不仅可以记录和保持原始信息,还可以通过数字化的优势,利用媒介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传承、开发、利用和共享的作用。 (三)福建畲族音乐的创作必须在继承中求创新 传统的畲族民歌一般是单一的一部曲式,作曲家新畲歌的创作除了保留原有的传统畲歌特色,还应结合现代民歌的技巧和创作技法,变革畲族音乐,使畲族音乐更有 “活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它、喜欢它。 参考文献 [1]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钟剑宾.歌声中蕴藏的畲族文化[N].福建日报·文化大观,2006.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肖玉珍(1976—),女,汉族,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音乐学硕士,讲师。 项目来源:2015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福建畲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JAS15021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