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天山诗画》的风格和演奏技法分析
范文

    【摘要】本文所分析的作品《天山诗画》是一首描写天山绮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的扬琴独奏曲,拥有独特的乐曲风格,给人带来强烈的听觉震撼。本文从节奏、力度和速度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天山诗画》的乐曲风格,以全曲五个部分为立足点,论述了各部分的演奏技法。

    【关键词】《天山诗画》;风格;演奏技法

    【中图分类号】J60?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5-0073-01

    【本文著录格式】岳新明.《天山诗画》的风格和演奏技法分析[J].北方音乐,2020,03(05):73,102.

    近年来,《天山诗画》作为知名的扬琴独奏曲得到了广大国内外听众的喜爱,已经成为扬琴艺术演出中的必选曲目之一。乐曲拥有生动、优美、热情、舒缓的旋律变化,整曲演奏能够给听者带来大起大落、意犹未尽之感,引发听者产生情感共鸣。

    一、《天山诗画》的风格

    (一)节奏多变

    节奏是根据乐曲情感、内容的不同,对拍子进行变换,以引导人们对乐曲从听觉认知升华到感性认知,从而增加乐曲形象的丰富性。对于《天山诗画》而言,乐曲的节奏变化较大,快板部分采用交替拍子,整个乐段以3/4和4/4拍为主,其中穿插着2/4和5/4拍,丰富了节奏转换。如在快板部分的前两小节,作曲家用低音G表示特有鼓点音型,后接入四度双音模仿手鼓节奏,这种节奏变换能够渲染出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快场景。

    (二)力度反差大

    乐曲力度通过在乐段或乐句上采用力度对比的方式展现乐曲的情感,赋予乐曲独特的音色。对于《天山诗画》而言,乐曲具备力度反差大的风格,全曲力度变化跨度从pp-fff,增强了全曲的律动感。乐曲中的乐句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力度强弱对比,以慢板部分为例,乐句以弱起引入,随后力度渐强,上行至第二小节后又渐弱,随后再次加强力度,将演奏推向小高潮。当小高潮行至最高点后,逐步渐弱力度,进入复调。

    (三)速度对比强

    速度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情况下,慢板能够表达出舒缓、忧伤、柔美的情感,快板能够表达出炙热、强烈、欢快的情感。对于三段式乐曲《天山诗画》而言,拥有对比强烈的慢板与快板,体现了离开与回归的情感变化,给人以力量积蓄、释放、爆发和延续的旋律体会。

    二、《天山诗画》的演奏技法分析

    《天山诗画》共分为五个部分,下面从这五个部分入手,对演奏技法进行分析。

    (一)引子部分的演奏技法

    引子部分呈现了天山的整体风光,演奏者要在演奏中突出“自然”,给人带来辽阔、清新的听觉感受。演奏者在击弦时,应松弛手臂和手腕,采用慢起、渐快、延长的速度控制好节奏。尤其当进入到引子部分的最后分句时,演奏者要用稍快的单音动作演奏琶音,独立且松弛地演奏出每组音符,避免使人产生突兀感。

    (二)主题慢板部分的演奏技法

    主题慢板部分的演奏主要由轮音技法和交替单音技法构成。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两段,第一段带有浓郁的新疆风情,演奏时完成从低音到高音渐强,再从高音到低音渐弱的过程;第二段的演奏手法与钢琴演奏手法类似,左手负责演奏主旋律,右手起到辅助的作用,呈现出跌宕起伏与绵延舒缓相互交错的音乐感受力。在第一乐段的前半部中,演奏者要加大发音点的力度,增加密集程度,营造出乐曲错落有致的美感。在第一乐段的后半部中,要求演奏者双手轮音,突出音乐的对比性和各声部的动势,表达出乐曲中对美景的渲染;在第二乐段中,演奏者的左手要保持旋律的连贯性,右手要保持和声的附着性,完成慢起、渐快、渐慢的演奏过程。在该部分的第三句演奏中,由于第三句是引出华彩部分的关键乐句,演奏者应当增加力度,对第三句进行精心处理,使其能够衬托、引入华彩部分。在主题慢板部分演奏时,演奏者应身体前倾、手腕轻松抬起和落下,以保证轮音的连贯性。

    (三)华彩部分的演奏技法

    华彩部分属于自由节奏,要表达强烈的情感,所以演奏者要连续快速地演奏,释放情感表达。这一部分是整首乐曲最难演奏的部分,要求演奏者勤加练习,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对三连音速度、力度的控制做到得心应手,避免出现音色干燥、破音等问题,使每个音都落在距离琴码两厘米处。在华彩部分中,前半部分以f的力度进行演奏,做到慢起渐快。在进入到后半部分时,演奏者可采用双跳奏法或左右手交替演奏的方法进行演奏,要求各个音符清晰均匀。在后半部分演奏中要处理好八度齐竹接单音,不要出现音部断裂,做到音符顺畅衔接。演奏者在演奏华彩部分时要做好情感释放,尤其在快速演奏时应当放松双手,增强乐曲的表现力。

    (四)快板部分的演奏技法

    快板部分展现了欢快热闹的场面,突出了人的情感表达,所以演奏者要增强逻辑意识,把握好整体和局部,演奏出具有新疆舞蹈特点的节奏。快板部分主要分为两层,第一层模仿了新疆特有的手鼓声,以表达出人们在欢快地舞蹈,第二层比第一層的情感更加强烈,演奏力度也逐句增强,一直延续到高潮部分。演奏者要交替演奏出特性鼓点音型和流动性的弦音型,前者用较强的力度,后者用较弱的力度,使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演奏者还要根据乐句旋律的变化,调整力度变换。如在演奏明亮的旋律时,演奏者要使用“mf”力度;在演奏柔美的旋律时,演奏者要使用“f”力度;在演奏升高的旋律时,演奏者要使用更高一层的“f”力度。此外,在快板部分的力度变换时要自然、顺畅,尽量凭借演奏者精湛的演奏技法创造出缓冲区。由于整个快板部分强烈欢快、情感饱满、情绪高涨,所以演奏者应控制好双手弹奏,强化对重音,在练习中演奏者应当从慢过渡到快弹奏,使双手与腕臂配合协调。

    (五)再现部分的演奏技法

    在再现部分中,主要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主题,是对全曲的情感升华,引发人们无限遐想。这部分以连续的轮音演奏为主,在快板部分进入再现部分时应调整好呼吸,使演奏者处于放松状态,慢起弱进到第一个轮音,协调好双手的动作,把控好连贯的节奏起伏,做到强弱有度。演奏时要一句比一句弱,演奏技法与慢板部分较为相似,演奏者要舒缓、安静地演奏出乐曲,用以升华乐曲的情感,使听者陷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陶冶听者的情操,还要使听者感受到画面渐渐远去,给人以意犹未尽的体验。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天山诗画》这首扬琴独奏曲具备独特的艺术风格,用优美的乐曲展现了天山秀丽的风光和当地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情景,表达着天人合一的深层思想。演奏者通过自己掌握的演奏技法,提高音乐表现力,要经过深入分析、琢磨、用多种方法演奏试奏,在实践中取得自己想象中的效果,感受乐曲演奏效果是多么令人感动、多么动听、多么美好、愉悦、甚至令人感到惊奇。在演奏过程中应被作品及乐曲旋律所打动,发挥表现力,更好地进入音乐的海洋。所以,演奏者在演奏《天山诗画》时要融入丰富的情感,随着乐曲五个部分的旋律变化,运用不同的演奏技法诠释全曲,不断提升演奏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周宇.黄河扬琴音乐创作风格及演奏诠释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2]于婷婷.中国扬琴独奏音乐的创作、演奏与实践活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8.

    [3]杨文琪.黄河扬琴作品《巫峡船歌》的演奏分析[D].吉首:吉首大学,2018.

    [4]崔莉.中国扬琴与作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岳新明(1963—),男,汉族,山东,高中,徐州演艺集团,副高,演奏于作曲。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