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晋剧《打金枝》中郭暧的多重形象 |
范文 | [摘?要]作为晋剧的经典剧目,《打金枝》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打金枝》的研究亦越来越受青睐,而作为其重要人物,郭暧这一形象却至今尚未有过单独研究。于驸马、臣子、儿子多重身份之下的郭暧,亦值得引起关注,其是孝顺与畏惧、遵从礼教与挑战礼教的矛盾统一体。 [关键词]郭暧;身份;形象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3-0074-02 [作者简介]马素英(1992—?),女,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临汾?041000) 戏剧《打金枝》讲的是唐代汾阳郡王郭子仪的家事。全剧共五场,以“拜寿”开篇、“面和”结束。围绕拜寿中郭子仪三儿子郭暧的妻子升平公主不来拜寿展开,郭暧在众兄的嘲笑中一气之下动手打了升平公主,升平公主回宫向父亲唐代宗撒娇不饶郭暧,但唐代宗以杀郭暧试探升平公主时,升平公主顿时不舍。而郭暧亦在郭子仪的劝说下,向升平公主道歉,最后在温馨的氛围中戏曲结束。全剧塑造了多个人物的不同形象,而郭暧的形象亦是其重要的形象之一。 一、孝顺与畏惧的矛盾 孝顺是古代社会封建礼教的重要部分,《打金枝》中郭暧作为主要角色,孝顺是其性格主要特点之一。在剧本开篇第一场中,郭暧第二次出场便说道:“酒来,爹娘在上,孩儿郭暧举杯奉敬。”[1]这一开端既是封建礼教的传统规矩,又是郭暧孝敬父母的体现,也为全剧营造了一种氛围。 而从剧本的第一场整体来看,亦是以众子女拜寿开始,拜寿是孝的再次体现,孝顺的观念在古代、在郭暧身上都有较强体现。 在第五场《面和》中,郭暧说:“父王我记下了。”面对父王的劝说,郭暧始终保持着遵从,听从父亲的安排。即便是内心对升平公主不来拜寿一事心有不满,即便是内心反抗封建礼教,但是对于父亲的话始终是保持遵从,其孝顺的思想一直深入其内心的深处。 《打金枝》本身的文化意义也在于歌颂中国教育除了儒家思想为主以外,还包含道、释等。特别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 孝悌为根本、伦理为核心,构建了完善的教化思想体系。 所以,无论从剧本本身来看还是从文化意义来讲,都体现了其“孝顺”的特点。 而从具体内容来看,郭暧是向封建礼教反抗的。作为驸马,郭暧深知自己压力之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麻烦。而他已经与升平公主结婚,知道妻子的性格。当他得知升平公主不去给父亲拜寿之初,内心想过视而不见,委曲求全,选择原谅,亦正是因此,才有了自己独自去拜寿。所以,在拜寿之前,郭暧内心的矛盾更强烈。一方面是自己的孝顺,另一方面是面对不合自己心意、不去尽孝的升平公主。 但是在拜寿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第一场《庆寿》中,面对四郎 “咱都是成双成对的”,五郎 “唯有三哥是独自一人”,六郎 “休怪为弟取笑你,怕老婆人儿无面皮”的奚落,作为七尺男儿,郭暧忍无可忍,才有第二场的《打金枝》。所以,在内心深处,他对皇权还是存有一定畏惧。 在打金枝之前,更多体现为郭暧内心的畏惧与孝顺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孝顺父母,在父亲大寿的日子肯定希望升平公主跟其一起前去拜寿,而另一方面他心存畏惧,所以只能自己一人前去拜寿。 二、遵从礼教与挑战礼教的矛盾 《打金枝》故事表面上看是家庭琐事,其实质却塑造了人物的多重形象,作为多个角色的郭暧是剧中的重要人物之一。郭暧一方面遵从封建礼教,身为驸马,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国之君唐代宗,稍有不慎就會得罪皇帝,所以,面对升平公主往日的为难,虽然心有埋怨但是一直选择忍让;另一方面又不像大多驸马一样唯唯诺诺,献殷勤于一国之主皇上,凡事对皇上百依百顺,为了自己的前途与命运不惜一切,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反抗的态度。作为儿子,郭暧恪守传统礼教,在怒打金枝之前心有余悸,怒打金枝是在众兄弟的嘲笑下失去了一些理性;怒打金枝后,父亲要求其道歉,虽然有抱怨,但最终还是屈服于父亲,其本质上并未突破传统封建礼教束缚。 《资治通鉴》记打金枝故事原型事件是这样写的: 郭暧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耶?我父薄天子不为!”[2]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 “由史料可见代宗完全认同郭暧的观点,郭子仪如果想要推翻风雨飘摇中的李唐王朝是很容易的。我们从郭子仪的个人能力与内外素养来看,事实的确如此。然而他对朝廷却从始到终丝毫没有二心,一直忠心耿耿,这显然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在起作用,忠君思想已经内化为他的信仰,在这信仰中,‘忠是为人臣者的基本底线,也是郭子仪一生坚守的做人原则。正因为没有私念,郭子仪才能做到在因功勋卓著而惹权臣谗害时,用实际行动自证清白,谗言不攻自破,‘馋谤不能行。”从丁小俊的这段话中,可以窥到:不仅郭暧遵从封建礼教,其父亲郭子仪更是遵从封建礼教。从一定程度上来看,父亲对于君主的遵从注定了郭暧的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亦无济于事。 在第一场《拜寿》中,见到下朝后前来拜寿的众子,郭子仪(白):“圣上怎样传旨?”接着又说 “真乃是圣明天子” “好一个有道的唐君主”等,郭子仪身为汾阳王对君主如此敬重,在如此背景下,作为郭子仪的儿子,只能是对封建礼教的遵从。在第二场《打金枝》中,升平公主:“自古皇朝有纲纪,那有个为君拜臣的。”此时社会仍然有对纲常礼教的遵从,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冲破传统封建礼教,这乃是郭暧遵从封建礼教的方面。 而郭暧的反抗首先亦体现为内部的反抗。面对独自一人去拜寿的郭暧,招来众兄弟的嘲笑,嘲笑的背后是升平公主对家庭伦理的违背,事情起因就是对封建礼教的违背,而这一反抗归根到底是对封建伦理的反抗。 在第二场《打金枝》中,郭暧对升平公主说:“本宫把话说来历。你父江山从何起?是我郭家挣下的。动不动你讲君臣礼,难道你不是郭家妻?我的父寿辰你全不理,还说我是牧牛放马的。凭着你的金枝女,把我全没在眼里。越说越恼越生气,打了你看你能怎的?我今宫下打了你,看你父活剥了我的皮。”拜寿中兄弟的指责让郭暧无地自容,回宫怒打妻子。这一行为在古代皇权至上的社会中并不常见,这亦是作为驸马身份的郭暧形象的特殊之处。 在第四场中,郭暧唱道:“国王家女儿无道理,撒娇任性把人欺。见红灯才能进宫去,无事不敢到宫里。见面先施君臣礼,夫妻话儿然后提。一句言语不如意,她就立刻皱双眉。”长期以来,在更多情况下体现为郭暧对升平公主的遵从。太多的遵从使郭暧心中充满痛苦。 驸马形象的郭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这是郭暧形象的真实特性。这一形象一方面是当时封建社会驸马形象的另一种体现,而另一方面,郭暧的形象是对当时皇权的冲击。 孝顺一方面体现为郭暧对于当时封建礼教的遵从,从夫妻关系来讲,古代在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丈夫是一家之主,有很高的地位和權威,妻子只能遵从丈夫。但是,郭暧面对的是升平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虽然郭暧是将军的儿子,但是难以胜过皇帝,这一点郭暧是清楚的。郭暧亦不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凭此皇帝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从剧本来看,升平公主对待驸马郭暧并不错,只是由于娇生惯养,有些行为并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规矩。 在古代封建礼教森严的制度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挑战封建礼教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而郭暧与升平公主的矛盾亦不是不可以调和的,所以在更多时候体现为对礼教的遵从。但是另一方面,郭暧的行为又体现为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在遵从与挑战之间,郭暧的内心是矛盾的。这亦是古代众多驸马的矛盾内心,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其内心充满许多抱怨与不满,但是又无法冲破其环境,在遵循与反抗之间徘徊。 三、郭暧形象的社会性 郭暧的多重形象反映了当时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皇帝对驸马的选择多出于维持政治的需要,是一种政治联姻,郭暧亦不例外。而作为年青一代的士人,大都希望能够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当他们与皇权发生矛盾,内心多会激起不满。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制于历史,抑或是受制于环境,总是反抗无果。 作为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亦和大多数人的儿子一样,遵守孝道。而郭暧的父亲是为数不多的大将军,是保卫国家江山社稷的忠臣,面对这样值得骄傲的父亲,郭暧更是尊重备至。这一行为亦是古代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古代强调“父为子纲”,而另一方面这种孝心亦来自于哺育之恩。 升平公主和郭暧的婚姻虽然来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没有感情,无论是升平公主还是郭暧本人并非铁石心肠完全不可以在一起,这也是此次矛盾能够解开的重要原因。这其实亦是当时皇权家族中经常存在的一些家庭矛盾,郭暧作为男性,其思想代表了当时社会中一批男性普遍的思想。 总之,在晋剧《打金枝》中,郭暧作为其重要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是该戏剧发展的关键。 注释: [1]王淡如.秦腔经典四十句[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3:72. [2]王?俊.中国传统民俗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17:139. (责任编辑:刘露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