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演唱技术与艺术表现的融合
范文

    孟宏

    [摘?要]在声乐演唱中要想能够声情并茂,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就必须重视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技巧和艺术表现之间的融合。在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技巧多种多样,包括声音的传输部位、声音的高低起伏以及演唱人员对于声乐节奏的把握和气息的使用等。通过将良好的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相融合,能够更好地诠释声乐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本文就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声乐演唱;发声技巧;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3-0103-02

    [作者简介]孟?宏(1972—?),女,锦州市现代服务学校教师。(锦州?121000)

    在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演唱人员一定要对演唱的每一个过程和细节进行完美的把控,如果在演唱的环节出现任何的瑕疵都会对整个声乐演唱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在舞台的表演中,经常会由于各种配合的不到位从而出现一些演唱事故。演唱人员要想能够提升整体的舞台效果,同时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就要不断完善表演,将声乐演唱的发声技巧与舞台艺术表现相融合,从而提升声乐演唱在舞台中的表现形式,完美渲染舞台效果。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需要演唱人员长期练习,同时要具备一定的先天条件,在声乐技巧的表现中有很多演唱人员可以控制的因素,在声乐表演中通过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相融合,不断提升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能力。

    一、提升声乐演唱中的艺术表现力

    在一首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如果演唱人员不能够将情感融入其中,那么对于声乐演唱艺术来说就不能呈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缺乏情感的演唱不能算是真正的演唱。作为一名演唱人员首先要有先天的条件,必须具备一个好的嗓音,同时辅助一定的演唱发声技巧就能够将声乐作品充分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在声乐演唱中除了具备先天条件以外,后天的发声技巧训练尤其重要,就好像高颜值的演员必须同时具备出色的演技以及丰富的情感表现能力才能够完美诠释一部影视作品,对于演唱人员也是如此。[1]在声乐演唱中如果没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即便演唱的声音再优美动听,观众也无法从中取得共鸣,无法融入艺术的欣赏当中。对于声乐艺术来说,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是要通过声乐演唱者将歌曲中能够体现出来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如果在声乐演唱中没有体现出感情,那么这种演唱艺术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失去了声乐本身的意义。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声乐作品也有一定的技巧需要表现,因此演唱人员如要想能够完美地诠释声乐作品,将声音与内容完美结合,就必须根据演唱歌曲的风格和所要表现的情感因素,深刻把握歌曲本身的意境。歌曲中的词作者对歌曲的作词是通过他自身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来提炼的文字精华,通过作曲人员给予声乐作品一定的旋律才能成为一首好的声乐作品。因此一首完美的声乐作品是词作者和曲作者双方共同努力结合形成的一项艺术作品,通过声乐演唱人员声情并茂的演唱,能够将音乐和情感达到完美的统一。这就需要声乐演唱者在对歌曲作品进行演绎之前必须了解歌曲的词和曲,同时明白歌曲的内涵因素,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对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有一个完美的把握,然后通过自己的发声技巧真实完整地表现给观众或者听众,这样才能将歌曲演绎成为一首观众耳熟能详的艺术作品,拉近演唱人员与听众之间的距离。

    二、声乐演唱中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

    (一)声乐的发声位置与艺术表现的融合

    在声乐作品的演唱过程中,要想完美诠释一首声乐作品,在演唱人员的发声过程中,要对发声的位置进行严格的控制,良好的发声位置才能够让演唱者发出的声音具有好的音色表现。发声的位置通常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仅仅依靠嗓音来实现发声,这种发声位置不管是发声的技巧还是发声的方法都比较普遍,尤其是在通俗演唱中经常使用这种发声技巧。第二种发声技巧是借助腹腔产生的共鸣,也就是通过丹田挤压产生有效的发声,这种发声通常在重低音领域使用比较广泛,对于民族美声唱法中的一些非高音部分同样也会采用这种发声方法。第三种是在颅腔的作用下产生的共鸣,这种发声通常适用于美声民族唱法领域,尤其是在一些高音部分的演唱应用十分普遍。[2]对于一首声乐作品要想能够进行完美的诠释和演绎,就应该充分利用艺术表现的相关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发声部位,首先在选择发声部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声乐作品表现的基调。声乐作品本身都存在着一定的感情基调,也就是说声乐作品本身的内容需要传达作者创作这首歌曲的真实情感,声乐作品有可能是欢快的,也可能是悲伤的,有的可能比较低沉,有的比较高亢嘹亮,因此针对不同的作品要细心体会作品表现出来的情感,在作品情感表达过程中演唱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发声采取不同的发声部位,因为发声位置一旦选择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音色,声乐作品的演绎人员要考虑作品本身,然后结合自己的发音特点合理对发声位置进行控制。如果声乐作品比较低沉,采用腹腔共鸣比较合适;如果声乐作品比较高亢,采用颅腔共鳴比较合适。其次要能够根据发声部位存在的差异对艺术表现进行强化和升级,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要想通过演艺人员来实现,就要借助演唱人员自身的丰富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来进行诠释。作为演唱人员为了能够在演唱过程中表现良好,对于发声部位要慎重地选择,将表情和发声部位完美结合,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应该对发声部位进行严格的控制,根据歌曲抑扬顿挫的变化进行调整,同时发声部位也要根据歌曲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规划。

    (二)声乐的呼吸规划与艺术表现的融合

    声乐演唱要想有好的表现效果,要求演唱人员必须具备合理的发声技巧,能够合理控制呼吸,尤其是要严格控制呼吸的方法。通常来说,演唱时采用不同的呼吸方式,在整个声乐作品中就会有不同的情感表现,同时不同的呼吸方式也会对发声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声乐作品需要根据内容和韵律的不同来安排呼吸,同时也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呼吸规划才能够让演唱艺术表现得更加完美。首先要针对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合理地结合呼吸规划,通常来说,声乐演唱的艺术表现涉及到了情感层面、音色层面以及韵律层面,因此要想实现良好的呼吸规划,需要对声乐作品进行整体的考虑。比如通过运用长呼吸进行艺术表现能够显示出歌曲的抒情因素,运用急促呼吸进行艺术表现能够体现出歌曲的激情或者悲伤的情绪,通过合理运用闭气呼吸能够表现出歌曲高昂的特点。其次声乐作品不同的阶段表现也存在一些不同,因此应该将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与呼吸规划进行有机的融合,通常情况下一首声乐作品中的感情因素并非一成不变的,有可能声乐的前半部分比较低沉,后半部分比较高亢,也可能是前半部分比较高亢而后半部分比较低沉。因此对于声乐内部的情感变化必须通过呼吸规划来进行控制。声乐作品的节奏一旦比较平缓。那么在声乐发音和节奏控制方面,就可以通过短促的呼吸来实现。最后在呼吸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演唱与形体之间的关系,所有演唱人员在呼吸的过程中形体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要借助合理的呼吸规划控制来实现与艺术表现之间完美融合,对呼吸技巧给予科学合理的确定,然后对声乐艺术进行分析和判断,寻求呼吸和艺术表现之间的平衡点。

    (三)声乐的音准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人员要具备良好的音准,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听清演唱的内容,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对于发音的音准通常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声乐演唱的音调应该保持相应的音准,同时在声乐演唱中的咬字方面也要保持一定的音准,对于音调和音准应该按照声乐作品的乐章合理安排,在实际的声乐演唱过程中,演唱人员要避免跑音以及丢音的现象,同时针对一些声乐作品应该充分考虑作品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规划。声乐演唱中的滑音方面需要自然婉转地表现,同时在咬字音准方面也要充分按照声乐作品的要求进行科学的规划,演唱人员要充分利用普通话来实现演唱的标准化,但是对于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歌曲或者民歌,可以参考借鉴地方语言的发音标准进行演绎,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声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因素,从而能够正确咬字,然后根据这些作品不同的音调来进行调整。[3]比方说声乐作品中的高音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关键,因此需要对尾音进行合理的处理,通常情况下可以不发具体的音准,通过“啊”或者“呀”等相关词语起到模糊过度的作用,同时对于一些感情比较悲伤的声乐作品也可以借助一些模糊音来进行有效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在艺术表现方面实现发音与艺术之间的完美融合。

    结?语

    对于一首声乐作品的演唱要想取得好的表演效果,就必须注重演唱中的发声技巧和艺术表现之间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艺术的表现来源应该多元化,在这其中发声技巧非常关键,通过对发声位置、呼吸规划或者发声音准进行合理的调整,会影响到一首歌曲的艺术表现,只有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把握歌曲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够将艺术作品完美表现出来。

    注释:

    [1]喻?鑫.声乐演唱中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途径[J].戏剧之家,2019(06):57—58.

    [2]秦?宇.声乐演唱中声乐发声技巧与艺术表现的融合途径[J].黄河之声,2018(16):101—102.

    [3]贺苗苗.高校声乐演唱的技巧与诀窍——评《唱歌的技巧与诀窍》[J].中国教育学刊,2015(08):90—93.

    (责任编辑:张洪全)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