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族音乐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融合 |
范文 | 任艳 [摘 要]中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外来文化蜂拥而至,对中华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融入中学音乐教育,不仅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也在培养学生高雅情操、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中学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0)06-0055-02 一、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困境 首先,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流行音乐,嘴里哼的是现代流行音乐,动作上也经常模仿流行歌手,使得他们对音乐的认知仅停留在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不甚了解,甚至乏人问津,民族音乐教育受到流行音乐的强烈冲击,造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之间失衡的局面。 其次,虽然我国呼吁素质教育,但升学率还是学校、教师所关注的重点,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围绕应付考试展开,加上升学考试中并未对音乐成绩提出要求,所以音乐课难以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很多时候音乐课被其他学科教师占用,这些情况都给民族音乐与音乐课堂有机结合带来一定难度。 再次,中学音乐课堂上民族音乐的教学还是更侧重于单纯教学,较少进行深入探索,所以中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时,很容易忽略民族音乐饱含的丰富情感,难以领会民族音乐带来的审美体验[1]。尽管很多学校呼吁通过民族音乐学习加强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实际上,学校还是倾向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民族音乐对人的培养作用。 最后,由于流行音乐自身带有功利性,所以更多人看中了流行音乐所带来的现实利益[2],一味追求现代流行音乐,忽视了民族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另外,流行音乐自带的娱乐性,虽然减轻了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压力,但是它们表达的音乐情感很多时候略显低俗和谄媚。这些负面因素不仅阻碍中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影响中学生对待民族音乐的态度,忽视民族音乐带来的深层价值,甚至某种程度上,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二、民族音乐融入中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一)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三观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所以中学阶段对于他们今后发展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中学生追捧流行音乐,他们的审美意识建立在心理不成熟的基础之上,很多时候都会不由自主模仿那些流行歌手的言行,甚至个别学生还会模仿不良歌手的不良行为[3]。民族音乐作为各民族的瑰宝,本身就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民族音乐大多是借助音乐来歌颂民族英雄,所以也蕴含使人向善的美好品格。将民族音乐融入中学音乐教育,不仅能使中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真善美,也能为学生带来欢乐,净化他们的心灵[4];另外,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也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养成谦虚、勇敢、阳光的性格。 (二)提高中学生音乐素养 现代流行音乐的准确概念是商品音乐,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而创作的消遣音乐,歌词相较于民族音乐而言,简单直白,富有时代气息,但其中也不乏市场性和低俗媚化倾向。而民族音乐源于大自然,也源于生活,是吸收各民族特色元素而创作出来的,是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借以表达他们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某种程度而言,民族音乐作为各族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充分展示了民族美好事物,同时也以其独特的旋律让学生领悟到丰富的感情色彩。所以将民族音乐引入中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刻感受各族人民对待生活的积极性,还能拓宽中学生的视野。在学习民族音乐过程中,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的同时,还能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对民族音乐产生更多的情感共鸣。长期学习民族音乐,不但能进一步提高民族音乐欣赏水平,也能在民族音乐学习过程中,提高中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触觉和音乐文化素养。 (三)加强民族认同感 受周围环境影响,加上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不少学生都热衷于流行音乐。流行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以形式短小、内容通俗为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行音乐走向前卫和极端,注重乐器效果的同时,也运用了电子手段,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相较现代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与各民族的传统风俗、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等密切相连,将民族音乐融入中学音乐教育,不仅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加深他们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还通过课堂上学习和赏析民族音乐等方式,提升中学生音乐素养,加强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5]。 三、民族音乐融入中学音乐教育的路径 (一)学校要统领民族音乐教育全局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在民族音乐融入中学音乐教育中发挥自身优势。首先,学校要为民族音乐顺利引入音乐课堂提供设备支持,即缺乏多媒体设施的学校要尽快建设多媒体设施,已有多媒体设施的学校要提高多媒体使用频率,尽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更好的视听感受,以更加直观的方式领会民族音乐所带来的震撼和魅力。其次,学校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即除了音乐课堂上引入民族音乐外,还可以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不仅要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优美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得到民族音乐的即时熏陶[6],还要开展一些关于民族音乐的活动,以开设兴趣小组或第二课堂等方式吸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最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专业的音乐培训机构加强合作,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观看民族音乐会演出或者民族音乐比赛的机会,以舞台的方式呈现民族音乐效果,更好地感触民族音乐。 (二)教师要升级教学理念,提高综合能力 教師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在音乐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观感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对民族音乐的态度,所以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这门学科,横跨多个文化领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7],而民族音乐源于各民族,深受各民族生活方式、民族风俗、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音乐学科和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教学,升级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民族音乐的主体。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借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民族风俗,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族音乐的背景,提高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民族音乐的学习,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民族音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进一步深入学习民族音乐;其次,音乐教师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简言之,就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8],通过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引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将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推进音乐教学,扩大民族音乐影响力。另外,音乐教师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储量,形成终生学习的理念,积极学习不同的民族音乐。在学习民族音乐过程中积极思考如何以最自然的方式在音乐课堂上将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与平时那些旋律优美、耳熟能详的音乐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从心理上接受。最后,授课之初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流行曲风的民族音乐,以一种新方式呈现民族音乐,为民族音乐教育的展开做好铺垫。通过分析这些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带领学生探寻这些音乐元素的源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民族音乐,在浓厚的音乐氛围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同时也为鼓励学生自主创造新音乐奠定基础[9]。 结 语 要想民族音乐顺利融入中学音乐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我们在提出民族音乐融入中学路径的同时,既要发掘民族音乐的个性,也要发挥音乐的共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创作优秀的音乐作品。 注释: [1]虞 卓.生态审美教育及其带来的启示分析[J].美与时代(下),2018(11):66—67. [2]申长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刍议[J].汉字文化,2019(08):110—111,157. [3]赵 歌.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高 迪.柏拉图文艺教育理论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9):53,56. [5]马焕兰.新时代条件下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黄河之声,2018(21):143,145. [6]郁 烨.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汉字文化,2019(14):129—130. [7]肖苏梅.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J].汉字文化,2019(12):129—130. [8]钱 烨.高校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大众文艺,2019(17):244—245. [9]曹 昱.高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知行合一”教学模式探析[J].汉字文化,2019(19):56—57. (责任编辑:刘露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