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试论气息在古典舞中的重要作用
范文

    [摘 要]对于中国古典舞来说,“气息”能够带动肢体、情感以及韵律的表达,它能够在舞者舞动时与肢体相配合产生一种别样的韵律,通过呼吸带动身体的每个部位进行舞动,带给观众一种“行云流水” “气韵生动”的舞蹈美感,使得表演者更好地阐述作品的内涵,表达出作品所需的情感美和意境美,从而做到“心、气、力、意、韵”的高度协调配合,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本文通过对“气息”在古典舞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剖析,清晰地分析气息与动作、与情感、与韵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典型作品中的“气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气息;力度;情感;韵律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0)10-0127-03

    [作者简介]邵天琪(1996—?),女,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长春?130117)

    一、概念解析

    中国古典舞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种类,它是中国几千年传统舞蹈积淀下来的艺术品,“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舞蹈界的前辈带着建构民族特色舞蹈体系的愿望,依据戏剧、借鉴芭蕾创建而成的”。[1]而“呼吸”是所有艺术表演的源泉,包括书法、戏剧、器乐、声乐、舞蹈等。有了呼吸后,艺术表演则更加生动、鲜明;在舞蹈表演中,当舞者运用好气息,与动作完美融合,也就能表达想要呈现出来的效果,观众也就可以通过“视觉、动觉”感受到演员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当一个舞蹈作品没有了呼吸时,看上去也就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灵魂,就会呈现出毫无流畅感、僵硬的动作,很难体现出观赏的价值,只有真正理解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知道如何在舞蹈中正确地运用,才能真正地表达出舞蹈的内涵,呈现出一部好的舞蹈作品。

    中国古典舞从舞蹈本体上来看,脚下的动作、步伐以及技术技巧的连接方面,快速有力、干净利落;在风格上,根据作品的要求来选取呼吸的强弱在动作力度上的调配,使其达到一种“柔而顺”或“强而劲”的风格特点,并结合韵律的特点与动作相配合,从而做到“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从形式上来看,古典舞作品大多从头至尾,层次清晰,舞者也是通过气息来支配外部动作从而表达内心情感的波动。这几个方面如果能够恰到好处展现的话,其不可忽视的正是气息的合理使用以及认清它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气息的表达是该舞种的一大特点,气息的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做到“形神兼备、气韵贯通”,才能在古典舞表演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如“氣韵生动”的审美理想可以使人喜悦、动情,进而使静态的动作具有动态的美感,只有做到气息的运用贯穿于舞蹈始终,并与舞蹈情感协调配合来营造出一种意境,才能使作品完美地表达编导所想、舞者所感、观者所愿的审美境界。

    二、气息与动作的关系——力

    舞蹈中的“内在美”与“舞姿美”,是通过气息与动作的美化后所形成的一种视觉形象,而这种美的体现正是舞蹈中“力”的表现。在舞蹈中“力”可分为“柔型”和“刚型”,而柔型中的“力”则是通过舞者“圆润流畅” “点线相织”的外在肢体运动来调节气息在丹田中的运转,柔型中的“力”不仅是考验舞者的素质能力,同时考验的是舞者身体内气息的调动能力,进而通过气息与动作的完美结合来表达舞者内心的思绪,具有 “点、线、顿”的身体质感和视觉美感,才能塑造出阴柔、飘逸的气势;而刚型中的“力”则是通过舞者始于丹田带动四肢从腰间发出的“力”,达到“刚柔相济、抑扬顿挫”的视觉效果,通过力度、速度和重度从而塑造出洒脱、刚强的气势,动作上增添了刚性质感的表现,以气息的强弱变化来调动舞蹈动作,暗示着舞者内心的精神与激情。在中国古典舞中需[KG(0.1mm]要舞者通过连续的气息运用与肢体协调配合达到高度的统一,肢体的力度、幅度、质感、美感和时空巧妙地结合,具有 “可视、可听、可感”的特点,舞蹈的这种动态意象、时间意象、空间意象都是通过鲜活的肢体艺术来表达,进而呈现出具有“气韵生动”的身体质感和审美特征。苏珊·朗格曾说:“我们从一个完美的舞蹈中看到、听到或感觉到的应该是一些虚幻的实体,是使舞蹈活跃起来的力,是从形象的中心向四周发射的力,或从四周向中心集聚的力,是这些力的相互冲突和解决,是这些力的起落和节奏变化,所有这一切都是组成创造形象的要素。”[2]可想而知,“力”在舞蹈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无论是“刚柔相济”还是“抑扬顿挫”,气息始终贯穿于动作之中,呼吸的节奏也会根据情感的波动和音乐的旋律变得快或慢,进而达到一种独特的风韵和艺术美感,使人陶醉其中。

    在典型作品《扇舞丹青》中,气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舞者在挥舞“笔扇”的同时气息“时而强、时而弱、时而缓、时而急”,展现出不同的情绪和动作质感,从而“可视化”了舞者的情感波动,将内心的思绪延展到了“笔扇”当中,通过舞者快慢相宜的肢体动作和手中扇子的完美结合,使得挥扇的力度、速度与质感仿佛在描述一个故事,进入到了舞者的意境中,与舞者一同感受用肢体所表达的美景。作品不仅展示了女性的柔美,还凸显出女性特有的韧性,伴随着音乐的起伏与动作的质感,仿佛置身于自然界之中。在舞蹈的高潮部分,舞者通过“甩、拧、圆、曲”等一系列大幅度动作彰显出古典舞中的“刚型”风格,通过气息的运行变化连接到手中的笔扇,并通过扇子所展现出的“力”来表达内心的起伏波动。编导巧妙地将舞台比作画纸,将扇子比作毛笔,进而将扇的运用结合了古典舞中的剑法,舞者舞动的扇子仿佛有了灵性,时而圆润流畅,时而挥洒如剑,舞者在刚柔相济的顿挫中挥洒自己的情怀,将心底对于中国书法的艺术之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气息与情感的关系——意

    舞蹈中情感与气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舞蹈中如果没有情感,气息是难以存在的,动作也会显得十分空洞;如果动作中没有气息,情感无从表现,动作也会显得没有生命力,通过情感与气息的相融合、相配合才能使得舞蹈动作看起来“行如流水、流而不断”。所以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作品不仅要有“情”,还要有“气”,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使该舞蹈作品具有它自己的独特立意和舞蹈美感。在古典舞中气息则强调一个“通”字,即心与意通、意与气通、气与力通、力与形通,只有做到情感与气息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身体的僵硬和不协调,使表演者的动作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一种高度的松弛和自由。在这里笔者根据学习经验总结出:重韵者,以韵立情,而韵非本;重形者,以形轻神,而僵化之;重意者,以意立形,则虚实相合。这就是气息合理运用的方法,把握好气息也就同时拥有了“韵”与“形”,动作看上去也会更加生动、自然。

    例如优秀古典舞作品《且看行云》,在这个作品中舞者通过气息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是作品成功的关键,舞者仅仅通过情感的表達来诉说一部分的感情波动,例如作品中常见的是一组动作接瞬间止步后的感情状态,而止步后我们可以看出,在情感的表达上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感情诉说没有终止,而是更加强烈或是另一种情绪的转变,在转身后舞者没有动作,但仍能让观众感受得到她的情感,以气息的强弱变化来带动情感的表达,更加凸显舞者内心的波动,进而塑造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再如剧目中有一组很平稳的走,这组背对着观众的直走是剧目中的亮点之一,它通过演员的一个快速转身迅速停住,又瞬间展开双臂,考验的不仅是演员的技术能力,同时也考验着演员身体内气息的调动能力,这组动作运用到的气息是以快速“吐气”连接快速“吸气”再连接“屏气”,舞者在吸气与呼气之中巧妙地换气并放松身体,为下一个动作准备足够的体力,两个八拍的动作延伸,使舞者看上去是“气平、气匀、气稳”的,动作始终贯穿直至肩膀、手臂,最后通过指尖延伸至更远,意识不断地带动内心的呼吸和感觉,以求“意稳、心稳、劲达”。这段是通过舞者的手臂和背影来诉说想要表达的情感,是一种“意”的表达,通过舞者的无限延伸,以及脚下的平稳,来带动观众的联想,伴随着舞者平稳的气息进入意境中,与舞者一同感受如行云里的美好。由此可见,运用好气息的不同使用方法可以使动作显得流畅、有重量感、脚下有根,动作过程如流水、流而不断,使得作品具有其独特的流畅性。

    这就是一种“意”的表象,通过舞者抒发出的感情意象来带动观众进行联想,进入舞者的内心世界,这种“意”的表达是非常高级的手段,也是如今编创者们喜爱的手段之一。“意”的使用是在情感的催动下,使表演者调整好呼吸,让思想更专注于身体后,使情感通过呼吸来表达,看上去更能准确地表达出内心想要表达的内容。以什么样的情感去带动什么样的气息,在情感的催动下来带动呼吸的大小,而最重要的就是以内在情感的抒发使呼吸从身体的丹田始出一直延伸到四肢至身体尽头,情感表达的同时动作也在无限延伸,这样的表达形式会让观众能够真正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作品想要说明的内容。“我们常说“以心带情、以情带动”,意义就是心与形要统一”,[3]表达内心的变化并不只是面部表情的变化,它也在于对呼吸的运用和把控,只有合理地调控气息,充分利用呼吸对人体的帮助,才能使作品更具生命力,进而带给观众一种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艺术境界。

    四、气息与韵律的关系——韵

    在古典舞中,气息与韵律的配合则讲究的是“气韵”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也就是呼吸的运行感与韵律的圆润感相互融合,进而达到一种“自然流畅” “点线相织”的韵律美感。“气韵”是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征,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追求,在舞蹈中,它贯穿于动作与情感的始终,舞者通过对呼吸的自由把控,有强有弱、有急有缓、有动有静,以内在气息的调控来把握外在动作的韵律感,进而将中国古典舞的“气韵、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一部舞蹈作品有了情感后,更重要的是要以相应的气息来辅助情感的表达,由呼吸去带动动作,用不同的呼吸去表达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和不同的动作张力,一动一静都由内在的气息所带动,使其气息与韵律合二为一、极具美感,能够更加充分地表达出人物的情感状态。可见,“气”不仅是舞者自身的物质构成,更是贯穿着整个舞蹈发生、形成、流动始终的无形之力。

    在古典舞表演中,所有的“预动”[4]都需要以气息和韵律去辅助情感的表达,以丹田作为出发点来完成“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冲必靠、逢开必合”的运动规律,其中韵律则贯穿于舞蹈始终,再加上“力”和“意”的训练,将形体和情感相结合完美地表达出来,从而体现“闪转腾挪” “抑扬顿挫”的风格特点。而在舞蹈表演中,最为重要的气息则是“屏气”,也是气韵中的关键,利用屏气可以使动作在收紧的瞬间产生停顿感,也能够帮助动作在收紧后有更好的运行空间,使得脚下有根、协调一体。有了屏气才能更好地诠释情感的抒发,即使在舞动时以一个舞姿瞬间停住,这样的表达也同样因为呼吸的延绵不绝,而产生“余音”相连的效果,能够让观者真切地体会到舞者由内向外散发的情感,达到一种“身心合一”的视觉效果。譬如作品《扇舞丹青》是一个极富舞蹈美感的艺术作品,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对韵律的把握。舞蹈中舞者很好地控制了肢体的爆发力与情感表达,使肢体看似随意、飘逸,却有着独一无二的动作质感,这样的动作质感在舞蹈中极其强调气息与韵律的掌握。在舞蹈中舞者将气息呼出使身体力量平稳,流畅地展现出柔中带刚的动作质感,打破了以往的风格局限,把舞者塑造成了一个“外柔内刚、清轻如水”的形象,将中国古典舞新颖独特的风格推向了极致。舞蹈的中间部分,重点强调“吐气”的运用,以吐气的“点、顿”为重拍,可以很鲜明地与前半部分形成对比,给人一种“高山坠石”般的感觉,进而将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中不乱用技巧,不张扬、不浮躁,即使是高超的技术也不打乱唯美的动作质感与身体韵律,通过幅度、力度、速度与时空相融合,将一个看似平和的舞蹈,增添了神韵之美,塑造了一种高级的审美境界,做到了动作的流畅感与韵律的圆润感相结合,进而凸显出人物洒脱、飘逸、灵动的风格特点。

    结?语

    舞蹈是一种美的艺术,而这种美不单单是肢体就可以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正确地运用气息的表达方式,才能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品格和生命情感,从而使舞蹈动作富于美感,并具有其独特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因此,通过对古典舞中的气息进行分析与总结,可以使笔者今后表演该舞种时能够将舞蹈外在的动作与舞蹈内在的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并使情感更好地传递给观众,进而做到“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也可以为其他舞者掌握该舞种中的呼吸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经验。

    注释:

    [1]田?湉.中国古典舞的形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绪论.

    [2]吕艺生.舞蹈美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21.

    [3]梁路顺.浅谈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飞天,2012(22):99.

    [4]预动:指的是动作即将出发前的准备。

    (责任编辑:刘露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