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声乐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范文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尤其是音乐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新时期音乐教育的发展,对音乐教育方面提出了较高层次的标准与规格。众所周知,声乐教学在音乐教学方面扮演着关键性的作用,是提升音乐教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音乐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并结合新时期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当下的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问题点,一定程度上推动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声乐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

    社会经济的进步推动着教育的深入发展,国内声乐教学向系统化以及整体化方向发展。声乐教学所涉内容多样,其不同类型工作的开展,为挖掘学生声乐方面的天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但是,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声乐教学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声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相关的问题,为推动声乐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一、声乐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力量单薄

    从性质方面来看,声乐教学工作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方力量综合匹配,尤其是对于师资力量来讲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当下的声乐教学环节中,师资队伍力量单薄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声乐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其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的素质水平低下。教师在学生学习环节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下实际的声乐教学活动环节中,声乐师资队伍力量单薄,无法适应当下的声乐教学工作。声乐教师的技能水平低下,应学会创造性地教学,利用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会唱”“会教”的内涵有一个全面性的认识,避免填鸭式教学。声乐教学教师素质需要具备教课能力和表演能力,能教会唱,可以为学生的表演创造良好的榜样。由此可见,声乐教学师资力量的单薄也是制约声乐教学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需高度重视教师师资水平的提高。[1]??????

    (二)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教学模式对于课程的进步发展来讲同样十分重要,而当下来看,在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个十分大的问题即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声乐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高度重视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忽略实践方面内容的教学。声乐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本身即需多进行实践,以实践加强锻炼,而对于教师来讲,其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偏重于声乐知识方面的讲解和分析,没有对声乐相关的实践课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单一性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课程内容十分枯燥,教师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教授的内容也是单一化,没有较强的实际效用,对于学生来讲,这样的课程不具有吸引力,也由此引发厌学等行为的出现。此外,老师不能够高度重视学生发声方面的一系列训练,也无法调动学生对学习歌曲以外的知识兴趣,也造成学生无法体会声乐艺术的真谛。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也是造成学生对声乐活动实践性的重视。在声乐教学环节中,教师们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以及能力不足也制约着学生创造力的開发。比如,声乐课教师出身美声,在课堂教学方面往往忽略流行音乐唱法教学与展现的释放和自由性,此种状况下所教授的内容本身即会存在问题,对于学生声乐能力的提升来讲作用并不大。教师没有进行系统化、差异性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产生对学生的培养错位现象,部分教师甚至仅仅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并未将课程当成自身的重要任务,由此产生的课程效果也是较差的。[2]

    (三)多样化教学目标模糊

    多样化教学本身为一类很好的教学方式,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多样模式的办法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但是在声乐教学实践环节中,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其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也没有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第一,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和实践存在比较大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与当下的教学工作不相适应,不能够使相关的教学方面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得到完善,仅仅从理念方面进行引导,无法采取科学性有效性的配套设施方面的改革,也造成声乐教学模式方面出现问题;无法发挥多样化声乐教学模式的优势,这样一来,声乐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便无法凸显,对于学生来讲,整体的课程吸引度会大大降低;第二,教学目标的模糊,声乐教学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多进行练习和配合,但实际上,教学过程中往往仅重视声乐教育方面的理论教学,对于实践内容的整体重视度并不高,自然也无法满足当下基础音乐教学的需求,更无益于音乐教学的发展。

    二、声乐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

    (一)教学内容多元化重要性

    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多元文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各类文化交融发展的当下,声乐作为文化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元化的思维必须融合到声乐教学过程中,才可以实现声乐教学的创造性,在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国家在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声乐艺术方面,需要高度重视“民族的”与“世界的”声乐资源在当下实践教学方中的运用,国家的提倡也是展现其重要性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改革中必须对声乐教学予以重视。此外,当下声乐教学改革的情况下,声乐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关的创新发展,推动声乐教学模式多元化进一步发展,需要对声乐教学的必要性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新教育的背景,探讨采取何种途径进行声乐教学多元化模式的顺利开展,为我国声乐教学发展提供比较具有重要性的理论研究和支持。

    (二)教学模式多元化现实意义

    随着新教育的不断渗入改革与发展,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模式多元化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变成了当下需关注的重点。

    教师需要根据新时期的需求不断改变传统型的教学模式,声乐教学需要打破心口相传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利用现代化手段来进行教学;传统型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性发挥,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实施,有利于解决传统声乐教学的局限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以及养成新型的学习模式,教师进行课上课下有效教导,可以让学生在声乐学习找到乐趣,在不断提升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收获更多的知识。[3]

    三、科学设计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

    (一)创建合适的基础技能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必须匹配合适的教学模式。学科的教学实践需要理论知识的讲解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声乐教学工作需要对相关的声乐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同时为了打破理论知识教学方面的局限,统筹声乐教学理论知识传授和声乐表演二者有效的结合,需要采取科学性的教学模式,最大化地提高声乐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为此,在进行相关的声乐理论教学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设置一些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并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减少机械式的教学,这样最大化地因材施教才能够得到更佳的教学效果。此外,需要在进行相关声乐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开展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以声、图并茂的方式进行充分展现,以此发挥声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最佳效果,确保所教授内容的有效性。

    (二)设计情景化与体验化教学模式

    1.实施途径

    怎样设置与现代化相符、与学生需求相符的教学模式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在一系列的声乐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感特点利用有效的途径全面培养学生的情感细胞,教师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利用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首先,直接途径。此种方法主要通过老师在课堂上采取情景方式进行相关的作品讲解,巧妙地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发散型的思维方式感到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面,艺术创作源于生活,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提高自身的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教师需要利用可行性的方式进行课堂方面的情景化教学,这是实现教学内容具体化的有效途径,也可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实现教学内容显而易见的关键途径,可以最大化保证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以及质量水平,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艺术审美方面的能力。其次,间接途径。间接途径主要适用于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对课堂讲解的声乐艺术作品进行详细的备课工作以及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环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播放不同类型的中外优秀及具有代表性的声乐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方法欣赏声乐艺术作品,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和意识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而间接途径的主要形式侧重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代表性的电影作品、绘画作品等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艺术方面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来讲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声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情景化教学、情感化教学是两类不同的方式,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方法的质量,需要把情景化与情感化教学模式进行统一。第一,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艺术作品鉴赏能力,利用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相关的作品进行巧妙的设问,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第二,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情感方面的变化,对学生的情感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发散性的情感思路;第三,高度重视学生对相关作品的真实情感表达。学生可以对任何一件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为了推动声乐课堂教学内容顺利进行,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利用有效的途径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表现出来,也是全面提高其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即教师需要利用情感的教学方式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内容。[4]

    (三)设计文化修养教学模式

    1.区分声乐文化类别

    在声乐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而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声乐教学文化内容的学习,在这当中,对声乐文化的分类进行详细的学习与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让学生正确认识并区分声乐文化类别能够帮助其对声乐艺术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培养学生认识到声乐艺术实践性的重要性,对于后期的声乐教学具体化学习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除此之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逐步自主爱上声乐学习。

    2.教学应用

    第一,案例教学。教师进行声乐教学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导学工作,教师需要利用多媒体途径对作品的创造背景、作用等一系列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掌握作品的相关信息,也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声乐文化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二,教师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声乐艺术体验活动,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国内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模拟相关的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氛围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结? 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对音乐方面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从当下来看,音乐教学方面的人才状况并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为此,为了适应当下声乐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需要对传统型的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发展,并结合当下的音乐教学目标采取可行性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元素”与“传统型元素”有效结合的方法,创新新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现有的声乐教学进行改革,由此才能够确保教学的正常发展,确保教学的人才供应,让声乐教学走上持续性发展之路。

    注释:

    [1]李抒丹.新时期文化视域下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多元化——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艺术研究,2015(01):25—26.

    [2]吴灵萍,赵炜民.关于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16(22):188—189.

    [3]李美群.高校民族声乐教学多元化的思考——以民族声乐教材为例[J].音乐创作,2017(08):56—57.

    [4]方? 铭.谈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J].卷宗,2014(12):128.

    [收稿日期]2020-06-09

    [作者簡介]李香珍(1977—? ),女,博士,运城学院音乐系音乐学教研室主任、讲师。(运城? 044000)

    (责任编辑:张洪全)

    地址: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鲁商中心五号楼李爱萍

    电话:18631289820????? 卢康代理(新)291538907@qq.com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