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林华复调民族化创作技法研究
范文

    晁艺文 郭威

    

    

    

    [摘 要\]林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为中国复调音乐的发展与创新创作做出巨大贡献。《桃花坞年画木刻图四幅》是林华教授创作的一首钢琴五重奏,作品有着浓厚的民族音乐韵味,其中也体现了林华教授细腻的创作风格和精湛的创作技巧。本人欲通过对这首作品的音乐本体进行分析,挖掘林华教授创作时所采用的复调民族化创作技法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对未来复调音乐形态起到镜鉴作用。

    [关键词] 林华;钢琴五重奏;复调创作技法;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HTSS]1007-2233(2021)02-0109-03

    《桃花坞年画木刻图四幅》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林华教授创作的钢琴五重奏。作品共分为四个部分:《将军镇妖图》《牧童春雨图》《双燕比翼图》《天宫赐福图》。这首作品的创作来源于民间的艺术作品桃花坞年画,是以图画作为音乐的创作来源。林华教授使用这种音乐创作来源让音乐更加形象化,其通过多种音乐元素的运用及变化来突出画面中的动静变化,或是描绘出各具特性的音乐形象,或通过不同的乐器音色变化来渲染不同情绪、氛围,再结合我国的调式调性特征,体现出作品的民族性和创意性。在作曲技法上使用了复调民族化创作技法及结合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思维特性,使作品创作技巧独特、丰富的同时,展现了林华教授自己的音乐语言风格。

    一、《桃花坞年画木刻图四幅》的音乐本体分析

    《桃花坞年画木刻图四幅》的音乐本体分析,主要是对作品四个部分的曲式结构图及每部分主要运用的复调创作技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将军镇妖图》

    《将军镇妖图》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音乐主要是使用主题材料中两个风格不同的主题动机,通过模仿、对比的复调创作技法及乐器音色的变化来发展。曲式结构图如下:

    (二)《牧童春雨图》

    《牧童春雨图》是变奏曲式,是由引子、主题和两个变奏构成。《牧童春雨图》运用了固定旋律变奏的创作手法。变奏一和变奏二的第一乐句都是保持主题旋律不变,通过变化相应的乐器音色及伴奏织体来推动音乐的发展。曲式结构图如下:

    (三)《双燕比翼图》

    《双燕比翼图》最大的特征就是有一个固定的主题旋律不断在不同的乐器上进行重复,这是典型的帕萨卡里亚风格。同时还有一个固定伴奏低音与主题形成衬托式对比复调。《雙燕比翼图》为帕萨卡里亚体裁。曲式结构如下:

    (四)《天宫赐福图》

    《天宫赐福图》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B乐段的主题是由A乐段主题扩张发展而来,充分利用主题动机发展使得音乐内部逻辑更加紧密。再现段与A乐段音乐发展方式相同,调性变化使得音乐更具有推动性。曲式结构图如下:

    二、林华复调民族化创作技法的特征

    (一)复调创作技法结合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思维特性

    中国音乐虽然更加重视横向的旋律线条,但中国传统音乐中也存在复调音乐的思维和特征。于苏贤在他的专著中提到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中具有三种思维特征:线性思维、形象思维、群体思维。作品中林华教授通过运用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思维特征来体现其复调民族化创作技法中的民族性。

    1.线性思维

    首先,复调音乐是建立在横向思维基础上,将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线条按照特有的逻辑规律加以纵向构成的多声部音乐。线性思维是复调音乐的基本概念。无论是西方传统复调音乐,还是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甚至20世纪的创新复调也有此共性特征。而复调音乐的线性也体现出了复调音乐各声部的歌唱性,如谱例1所示。

    谱例1:

    谱例选自《天宫赐福图》55-60小节的小提琴二和中提琴声部。从谱例中可以看出两个声部都有着各自独立的旋律线条。各旋律的错位进出,体现出了复调音乐的动静结合,你停我走,声部之间保持各自旋律歌唱性的特点。这样的思维特征在这部作品中多次出现,增加了音乐的流畅性。

    2意象思维

    在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中是以形象的塑造达到表现内容的目的。意象思维是指音乐中使用特点的、清晰的音乐主题或片段来表现出某种形象。这首作品为标题音乐同时又是表述四幅木刻画,因此音乐意象的刻画尤为重要。作者为了可以清晰得让听众辨别出不同的音乐形象,利用了复调具有多旋律结合且擅长同时表达几个音乐形象的特点,使用复调的创作时候进行不同音乐形象的对比,如谱例2所示。

    谱例2:

    谱例选自《将军镇妖图》4-6小节,从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音乐中会塑造将军和妖的音乐形象。这一谱例是两个个体对比形象塑造的呈现。从谱例中可以看出,妖精的形象是由钢琴运用了32分音符和2分音符结合的节奏型和向上小二度的进行来刻画其狡猾的特征,将军的形象是由弦乐组通过震音的演奏技法刻画出其庞大气势的特征。两个音乐形象通过不同的乐器、不同的演奏技法和不同的空间进行对比,之后又不断的反复出现进行对抗,展现出将军镇妖激烈的现场。正是运用了复调可以表达多个音乐形象的特点,把图画形象生动的用音乐表达出来。

    3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是中国传统复调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思维。创作来自人民群众的生活、劳动中,具有群体性的意义,主要为用于表现出群体之间的对抗和呼应的场景。而在这部作品中,《将军镇妖图》中就有所体现。如谱例3所示。

    谱例3:

    谱例选自《将军镇妖图》4-7小节。通过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作品的第一部分《将军镇妖图》中,妖的形象开始的时候是由钢琴运用32分音符加4分音符节奏来呈现的。谱例中仍是保留了这一节奏特点来呈现妖的音乐形象。在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特征性动机在小提琴一和小提琴二上交错出现就展现出妖群不断涌现的场景。

    (二)复调创作技法同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特性

    中国民间音乐自身就具有本民族的音乐特征,创作的作品抓住一个民族的音乐特征也就抓住了一个民族的音乐内涵和风格。林华创作的这首《桃花坞年画木刻图四幅》钢琴五重奏,通过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特征、其他音乐要素特征和中国音乐中“韵”的特征使得作品中所使用的复调创作技法民族化。

    1作品结合了中国音乐的“乐韵”特征

    中国艺术的重要特征就是非常讲究“韵”。钱穆在比较中西方音乐这方面的差异时说“西方音乐重技巧,或弹奏乐器,或唱歌,个人团体皆然,非积年练习不可。中国音乐则重在情味。僧寺中暮鼓晨钟,需何技巧?听着心头则另有一番风味。”中国的音乐更加重视感情的表达,旨在音乐中表达人生的内涵,且音乐更多的是结合人生的经历、内心的感受和历史的文化,使得音乐富有更加深沉的意义和情感。

    谱例4:

    谱例选自《牧童春雨图》17-22小节。作品《牧童春雨图》的主题部分旋律由小提琴一声部承担,其余乐器作为伴奏声部没有特别复杂的配器手法和织体,但是运用小附点及切分节奏型来形象地表述出了牧童轻松愉快的形象。主题旋律运用短加长特征和附点节奏使音乐富有弹性,更好的塑造出牧童的形象。

    2作品中运用了中国音乐的节奏特点

    中国音乐的节奏也运用“功能性均分律动”,但它常常加入其他的变化性节奏,使得乐曲的节奏更加自由,更富有变化。一种是大量使用“非均分律动”的节奏(即散板),这种没有小节线划分,是最自由的节奏。另一种是“非功能性均分律动”,这种节奏有小节线划分,但是每小节的强弱拍并不固定。中国音乐中的节奏是随着音樂表现的需要由创作者自主决定的,在创作之前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一定要往上套。中国音乐的这种节奏称之为“弹性节奏”。这种弹性节奏在戏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成为中国音乐不同于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方面。

    谱例5:

    谱例选自《牧童春雨图》55-58小节。作品《牧童春雨图》这一片段是使用了支声复调的创作技法,小提琴一是把中提琴的旋律声部添加经过音、辅助音构成。这里节奏上也很有特点,小提琴二运用八分休止切分的节奏型使得这一小节的强拍出现在第一拍的后半拍,而中提琴的主题旋律声部的短长音结合使得这一小节的强拍在第二拍上出现。节拍重音的不同步使得这一音乐片段使用了支声复调技法同时运用中国音乐的节奏特点,让音乐在创作技术性提升的同时也更加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特征。

    3作品中中国音乐中的“声腔性”音的特点

    音乐最好的构成元素就是音。中国音乐中的音具有大量变化形态的音线。当代的音乐学家沈恰对此有专文论述,他将这一现象称作“音腔”,是指“音的过程有意运用的,与特殊的音乐表现意图联系的音成分的某种变化”,一种“包含着某些音高、力度、音色变化的音成分过程的特定样式。”

    谱例6:

    谱例选自《牧童春雨图》15小节小提琴一声部。这里短小的前倚音就是做了“声腔性”的处理,而且听觉上很像二胡的音色让音乐更具有趣味性和表现力。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林华教授在《桃花坞年画木刻图四幅》运用了大量的西方复调创作技法,如对比复调、模仿复调、支声复调等,而且在运用的同时融入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思维及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乐韵等特征,使其形成具有民族性的复调民族化创作技法。中西音乐创作技术完美结合并充分展现出民族音乐的魅力。林华教授复调民族化创作技法的使用,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就是要在学习西方先进的创作技术的同时保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发展创新创作的同时,拥有和展现属于自己国家风格的音乐语言。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