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
范文

    冯 丹

    [摘?要]

    在全球化时代中,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正不断地发展和深化,在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正不断地提升对传统中华文化的重视。文化的多元性对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发展民族音乐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责任,不断吸取国外优秀的音乐文化精髓也是发展我国民族音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本篇文章闡述了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高校音乐教育工作当中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同时为民族音乐更好的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5-0038-03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和艺术风格成为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了能够发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应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的相关内容,将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传播给当代青年,提升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力度,同时促进高校音乐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

    在文化多元性不断加强的时代,将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融合,有助于推动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能够加强与民族音乐间的融会贯通、协同进步,所以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具有时代价值。首先,由于新时代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受到各国文化影响,一些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欧美音乐同化的现实挑战,这是摆在我国当前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实现传承的一道必须面对的难题。高校音乐专业是培养民族音乐的重点区域,应以此入手,加强推广传播,普及我国传承文化的教育[1]。另外,由于音乐本身能够给人以欢愉、陶冶情操的效果,民族音乐是不同时期的人民对于生活、情感、精神文化的一种描写、讲述方式,因此,它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在高校音乐适时开展民族音乐授课,还能够对本校的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生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深入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正是实现了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二、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一)有关民族音乐课程设置较少

    从世界音乐的演变情况来看,我国的音乐受到了欧美音乐的冲击和挑战,对于这种挑战,我们必须直接面对。从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状况来看,一些学校对于音乐课程的安排,较多是将欧美音乐设置为主要课程,这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利于民族音乐在我国的传承现实需要。在高校的音乐课程当中,关于声乐课、钢琴课、试听练耳等,这些课程以西方音乐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内容安排的少之又少,使我们的高校专业学生,学到有关民族音乐相关内容的机会很少,这不仅没有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音乐教育教材深度不够

    音乐教材是开展音乐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高校音乐教材中有关民族音乐的教材较少,内容过于陈旧,且普遍存在着内容更新慢、出版周期长的特点,这根本无法满足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需求。教育不是一项单一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工作,而是需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另外,现在的民族音乐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在授课中容易与实际生活相脱节,授课时,片面地把一些有关民族音乐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不仅让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而且不易引起与学生之间的共鸣[2]。音乐教材普遍存在着同质化的问题,在编写民族音乐文化的过程当中,如果编写音乐教材的相关人员没有对民风民俗、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实现音乐教材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是一个具有难度性的工作。

    (三)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欧美音乐文化中心论”的潮流显现,一些学校更加将主要精力放在西方欧美音乐上来,往往将本民族音乐忽视,特别是对于师资力量配备、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当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使一些民众,特别是高校学生对于西方音乐过于热爱,而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音乐发展却比较缓慢。

    三、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优化高校民族音乐教师团队与课程

    现阶段,音乐教师缺乏对民族音乐的深刻了解,需要建立一支更加专业的民族音乐团队,逐渐加强民族音乐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使民族音乐能够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里。民族音乐应以较强的民族情感为基础开展,教学时应注重提高本人的艺术修养,以及自身的道德品行,以此来增进民族感情,不断掌握我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和思想感情,使民族音乐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随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教师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了解其中的情感内容,还要创建相应的音乐氛围,可以在教室中摆放传统乐器进行教学,让学生建立情感归属,逐渐意识到与西方音乐的差异,让学生更加适应现代教学方式和理念,促进高校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3]。

    (二)更新高校民族音乐相关教材

    民族音乐教材是开展民族音乐课程的关键所在,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各大高校有必要更新音乐的相关教材。首先,音乐教材应当结合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两个方面,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其次,音乐教材应当结合当地的音乐特色和内涵,同时结合国外音乐的优点来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使音乐教材的内容符合现代化趋势。最后,音乐教材应当做到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为了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在民族音乐教材方面的建设,建立了现代音乐与传统音乐相融合的音乐框架。通过对相关教材的进一步整合来提高音乐教学水平[4]。音乐教材的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应当保持积极、正能量的原则,这样学生更愿意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内涵,逐步将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另外,就现阶段高等院校的教材内容来看,更新音乐教材应当在教材的编写阶段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编写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地方文化是发扬民族音乐的主要力量,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了解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特点和历史背景,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能力。例如,可以利用特殊的时间节点进行全国性的民族音乐活动,让学生体验沉浸式的民族音乐文化,通过不同音乐文化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和内涵,体验不同地方民族文化的特点和重要性。由此可知,更新民族音乐的相关教材,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特殊魅力,成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一分子,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对音乐的感悟了解民族音乐的内容,使我国的民族音乐被更多的人认识[5]。

    (三)提高师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

    为了提高师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首先,各大高校可以组织师生到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进行采风学习,通过周围环境的因素,使师生能够更好地清楚我國民族音乐的本质特征,加强师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其次,教师应加强与本地民间艺人的交流与借鉴,掌握各地特色和风土人情,逐步提高自身的水平,有利于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民族音乐创作当中。最后,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实践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领略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我国有很多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地域有着各自的代表性音乐,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民族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水平[6]。

    (四)积极组织课外民族音乐实践活动

    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学习变得更加具体,许多人在乐器选择时都会尝试民族乐器,一些家长也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民族音乐。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民族[KG(0.1mm]音乐的学生的总成绩依然保持前列,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高校应当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前景[7]。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当采用互联网模式,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互联网教学方法下可以将互联网信息与课程内容融合,学生通过信息的整合可以学习到更多有关于民族音乐的知识,了解到除了基础课程以外的其他实践课程,丰富学生的民族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在知识层面的学习,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记忆与累积,体会到音乐传承的乐趣,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贡献力量[8]。

    (五)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一种文化传承的概念

    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的民族音乐保护措施,加大对传统民族音乐的保护力度,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另外,高校应当不断优化民族音乐的课堂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明确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与国外音乐文化间的关系,在正确看待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发扬光大,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见证者与传承人[9]。

    (六)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音乐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中外音乐不断交融的背景下,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优势,为了保证我国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应当逐步拓宽发展空间,将西方音乐内容和中华民族音乐进行融合,采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音乐形式,使音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经久不衰。在保留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同时,充分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优点,逐步完善我国民族音乐文化,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高高校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效果,展现中国音乐的力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在思想上保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逐步发掘国外音乐作品的优秀之处,也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10]。在这种教育原则之下,虽然要重视西方音乐文化的整体构架和内容特点,但是也要在保留其优点的基础上,将不好的文化内涵剔除。只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音乐文化才能保证对音乐文化有正确的见解,保证音乐文化的多元性。我国的音乐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有着自身的特色内容,因此才能得到各地音乐专家的高度关注,只有在了解西方音乐文化内容的同时学习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更好地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11]。

    结?语

    据上文所述,为了提高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音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在教师团队、教材编写、实践教学方面进行相应改革,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9: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