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讨 |
范文 | 郭良欣
【摘要】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不同时间段影像学恢复情况、治疗1周后白细胞升高恢复情况及治疗后的TNF-α、IL-6、hs-CRP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热程时间(7.69±2.14)d和咳嗽转归时间(8.33±1.36)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6±3.11)、(11.21±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1、2、3周影像学恢复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1周后白细胞升高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电子支气管镜;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6.019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最显著的特点是患儿的病情变化快、起病急、并发症较多,严重者会威胁生命。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咳嗽,也可能会出现多系统功能损害的表现,是造成6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几年来电子支气管镜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临床上重要的诊疗手段。本文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来本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来本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6±1.52)岁。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14±1.7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儿接受传统方式治疗,主要包括吸氧、营养平衡、退热以及平喘化痰等,服用药物为阿奇霉素,1次/d,1粒/次口服。 1.2.2研究组 患儿接受电子支气管镜治疗,电子支气管镜采用外径为2.5mm的Olympus BF XP-260F,采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进镜前在患儿咽喉部位和鼻腔部位进行反复喷雾麻醉,等到麻醉生效后进行支气管检查。经过患儿的鼻腔插入支气管镜,然后在声门处注入1%的利多卡因,依次观察患儿的鼻腔、咽喉以及支气管等部位的黏膜形态学变化,并且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记录。对于局部痰液或者分泌物过多的患儿可以适量注入氨溴索,黏膜充血和水肿的患儿可以给予布地奈德进行灌洗;气道狭窄的患儿还应该给予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操作过程中要保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热程时间和咳嗽转归时间 以热程时间和咳嗽转归时间对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进行判定。 1.3.2不同时间段影像学恢复情况 比较两组患儿1、2、3周影像学恢复情况,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1]判断患儿肺部影像学恢复情况,对患儿进行X线片检查,详细观察其肺部阴影变化,见肺部阴影均已消失或者比治疗前缩小90%以上表示患儿肺部影像学恢复。 1.3.3治疗1周后白细胞升高恢复情况。 1.3.4TNF-α、IL-6,hs-CRP水平。 1.4統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的热程时间(7.69±2.14)d和咳嗽转归时间(8.33±1.36)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6±3.11)、(11.21±1.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影像学恢复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1、2、3周影像学恢复占比分别为60.00%、82.00%、96.00%;对照组患儿1、2、3周影像学恢复占比分别为24.00%、64.00%o/e、76.00%;研究组患儿1、2、3周影像学恢复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白细胞升高恢复情况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1周后白细胞升高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儿治疗后的TNF-α、IL-6、hs-CRP水平比较 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感染对于儿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病症,此病全年可发,尤其多发于冬春两季,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会危害患儿的生命。支原体病毒是一种比细菌小、比病毒大的微小微生物,通过侵入患儿身体,主要的生存形式以细胞内生存,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主要的病理变化使患儿的支气管壁充血水肿,气道内会出现大量的分泌物,从而导致患儿的气道发生堵塞,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其中肺炎支原体是儿童致病的“祸首”,当携带此病毒的病原体接近儿童时,喷嚏和咳嗽所产生的病毒就会随飞沫传播,进而到达儿童的呼吸道,从而引起儿童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2,3]。当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呼吸道受到感染后,呼吸道黏膜上会有大量的毒素生成,使呼吸道上皮组织受到破坏,进而影响呼吸道纤毛的正常运动,更为严重的是支原体病毒会使患儿的肥大细胞活化,通过诱导巨噬细胞产生TNF-α、IL-6、hs-CRP等炎性因子,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形成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为肺部大片实变、合并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等。传统的治疗方式对于上述病症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的治疗方案开始广泛应用于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是电子支气管镜治疗[4,5]。本研究通过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比较,研究组患儿1、2、3周影像学恢复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根本原因是支气管镜治疗可以明确诊断出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支气管镜检查重症肺炎的过程中会充分显露出特点,整体来说就是患儿的支气管黏膜会出现严重的充血水肿、黏性分泌物附着以及管腔开口变形等,肺炎病变部位主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所以支气管镜的治疗就需要考虑肺炎病原体感染的病理改变情况[6]。患儿的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上有一种特异性的蛋白P1,这种物质可以和患儿呼吸道上皮细胞黏附,从而导致患儿的纤毛功能出现障碍,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物质会让支气管周围的大量炎性细胞被浸润,最终扩散到周围的间质中,形支气管水肿、溃疡和气道黏液栓塞等[7]。通过对两组患儿的TNF-α、IL-6、hs-CRP水平进行比较,发现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对炎性症状有很好的消除作用。从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的白细胞升高恢复率比较中可以看出,电子支气管镜可以促进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白细胞恢复,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患儿的肺炎感染。作为检查呼吸道系统疾病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电子支气管镜可以直接对患儿的气管和支气管病变进行刷检和活检,以获取细胞学和细菌学等方面的诊断,这种治疗方式明显提高了呼吸系统诊断水平,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清晰生动的高分辨支气管病变图像,患儿和家属可以对病情有直观的了解。因为电子支气管镜治疗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进而在肺门占位、肺结核、肺不张以及肺感染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8]。 综上所述,电子支气管镜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24. [2]苏宁飞,常文毅,王列.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探讨.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1):58-61. [3]李进.纤维支气管镜灌洗与常规治疗对重症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15-17. [4]王娟,孙军,高长龙,等.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17,35(1):16-18. [5]孙军锋,高文杰,王伟,等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河北医药,2012,34(22):3454-3455. [6]戴洪法,廖翠乐,米沛明.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2):48-51. [7]林炜,邱彬玮,吴炽勇.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术对小儿肺炎合并肺不张的诊疗作用.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6):109-112. [8]于静,胡姬婷.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并肺不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首都食品與医药,2018,25(21):22-23. [收稿日期:2019-12-10] 作者单位: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