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人文素养是高中语文立德树人的核心
范文

    摘 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人文素养是学生以后发展的道德基础、学习基础。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拥有人文底蕴的语文育人思想,在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增强学生人文底蕴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人文素养;高中语文;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27?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0-0029-02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普通高中立德树人就是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就是要把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作为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高中生要想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都应该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语文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更应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1.个体发展的需要

    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人的最低需要,人在满足最低需要以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人文素养。“性相近,习相远”,每个生命个体的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生活、学习、工作实践中产生的。人文素养对个体的终身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一个缺乏人文素养的人,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是難以想象的;一个缺乏人文素养的人,能够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具有服务社会的本领,也是难以想象的。教师采用符合学生高中阶段年龄特征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迫切需要。

    2.语文教学的需要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不计其数。在普通高中学校,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各种德育活动及学生的社会实践,都有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尤其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过程等更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向人文性。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内容含有大量的人文素材,教科书中选取的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语文课程教学实施建议要求教学过程及其方法具有人文性。其次,教学过程应彰显人文性。语文教学是以文本为本,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形式,以情感、思想的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形式。无论是课堂导入,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抑或是课后阅读、写作等,都伴随着思辨的语文思维、高雅的审美情趣:语言美雅、交流亲切、互动有礼、书写美观、情感充沛、思想健康。语文教学有语文独特的味道,无论是古典、现代的味道,还是豪放、婉约的味道,每一味的形成都彰显着人文之美。只要我们的语文课上出了语文味,那教学过程就会彰显着人文性,这是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所不具备的。因此,语文教学既树人又立德,处处富有人文性。

    3.立德树人的需要

    立德树人就是要培育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能力,就是改进育人方式、完善教育内容、改革课程实施办法,以及培养学生发展需要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素养和能力。而人文底蕴是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增强公民意识、主动担当责任的基础。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具有实践创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意识和智慧。因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立德树人应有的价值追求,是高中语文立德树人的必然选择,是立德树人在高中语文学科落地生根的有效路径之一。

    4.社会和谐的需要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更加需要和谐的关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和谐意识,方可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世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社会才能够和谐、高速发展。因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世界和谐发展的需要。

    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人文素养的“人文”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的方面,它代表了一种理想的人性,即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什么样的人性让我们活着有意义,否则活着就没有意义;另一个是“文”的方面,它代表了人作为人的智慧,是人的内在美德得以养成和外在善行得以自觉表现的媒介[1]。人文外在表现为人文素养,就是对人类真善美永恒追求的人文精神。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人文精神是对学生人生的终极关怀和现实关切,帮助学生形成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文化精神和学校生活方式;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稳定的内在精神品质,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品质。人文素养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的意志品质、审美情趣、行为规范、价值伦理等意识行为为外界特征,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关乎人性和智慧的稳定的内在精神品质。这些正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每个环节需要渗透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不断探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1.制定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要有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设计。目标对实践行为具有导向性作用,有的放矢,方得始终。在课堂学习的目标设计中,教师要把“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出来。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施教对象不同,因此,提升人文素养的具体目标也不同。学生人文素养目标的自我实现要与教师人文素养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贴合教学内容,且自然、合理,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需要。

    2.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走向人文素养的提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关键,因此,很多教师较为重视课堂导入的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导入的侧重点因教学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是不能舍弃语文教学的根本,那就是要围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来设计课堂导入,要把学生导向人文素养提升到活动中去,生动表达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导入新课不仅仅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开端,更是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向。在语文课堂导入中,要融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更加关注有关人文素养的学习内容,把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自觉行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要利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提升人文素养的内容和要求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行动。

    3.教学过程有机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可空谈,必须要落到实处。课堂的走向取决于教师的“导”。也就是说,能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在充满师生互动的诸多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引导学生关注语文学习中的人文素养部分。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语文教学中教材、课堂生成等出现或者隐含的可以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那么学生自然会进行人文知识的学习。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主动关注人文素养的内容,进而主动学习,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因此,在师生互动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是教师的主导思想、引导契机、教导行为。

    语文读写活动中涵泳人文之道。王维的“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道出了佛家悟道参禅的意志、品质、恒心,道出了修行要洗心尘,佛理道经要自悟,要静心、专一、深入,方能理解透彻而无惑。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如此。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吸收人文知识,并通过静心“涵泳”,把语文学习中获得的人文知识转化成自身的人文修养。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课内、课外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不断积累、不断拓展人文知识,在读中思、思中读、写中悟、悟中写,逐步涵泳人文之道、提升人文素养。

    4.学科评价中导向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学科组应该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围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制订评价标准。合理的评价标准是有效评价的保障。学科组全体教师在研究语文教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可以先进行“量”的考量,将评教、评学相互结合,定性、定量相结合。评教注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时间、环节的量的多少。评价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哪些情境、花费了多少时间、借助了哪些教学内容助力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为了让评价更具有针对性,学科组要对教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学生自己提升人文素养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调查调整评价指标,依据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需要开展有关人文活动。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中的自我评价、人文活动中的自我展示及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都应该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高考的要求,注重评价的反馈、活动的总结和过程的反思。

    教学评价具有教与学指向的功能。教师把握评价学生人文素养的正确方向,有利于学生追求更高的人文境界。教师应当以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为评价内容,围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指标体系,侧重于教与学过程的评价。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学习效度的测评,还是各种活动的评价,都应该包含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评价。比如,教学目标是否包含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设定;教学内容是否含有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环节、措施;作业设计中是否含有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内容;期中、期末试题是否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等。教师还要综合考查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情境,综合运用诊断、形成、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考查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情况。教师要依据教学的实际,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测试、观察、交流、分享、反思等评价,进而在语文教学中引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向。

    结 语

    要培养实现中国梦的接班人,教师就必须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牢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担负起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培养路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发展人文素养,进而为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智慧的发展、修养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楊明.语文人文素养课程内容的探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80-82.

    作者简介:张达(1991.10—),女,辽宁葫芦岛人,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研究方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07:39